坡向、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坡向、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摘要】: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阔叶用材树种,研究其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研究在帽儿山地区水曲柳中龄人工林不同坡向、坡位设置样地,进行胸径、树高的测定,并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计总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分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林分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坡向对林分平均胸径和优势树高的影响要大于坡位,但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仅坡向对优势树高有显著的影响(P0.05)。总体而言,西向坡林分生长状况好于东向坡,而且坡下与坡上林分生长状况的优劣,强烈地受到坡向的影响,并且在不同坡向上表现出相反的关系。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分类号】:S792.41
【正文快照】: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地自然概况研究地点位于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127°30′~127°34′E,45°21′~45°25′N),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年均气温2.8℃,1月平均温度-19.6℃,7月平均温度20.9℃。年平均降水量723mm,年平均蒸发量1094mm。无霜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尹立辉;孙亚峰;;水曲柳研究进展和展望[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周晓峰 ,王义弘 ,赵惠勋 ,金永岩;关于三大硬阔的适生条件[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3 李俊清,周晓峰;东北山区主要造林树种适生立地条件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4 王乐祥,张同余,吕玉臣;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营造技术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5 刘笑平;;水曲柳人工造林与培育技术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6 苏含英,林代斌;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建元;马明呈;;不同处理对旱柳扦插育苗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2 郑继超;守前飞;;红叶石楠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3 谢风;潘斌林;胡松竹;胡冬南;;光皮树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4 张兴钰;蔡永立;;不同处理对旱柳扦插繁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班越非;;海城市矿区与贫瘠地绿化现状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6 王方芳;傅松玲;黄成林;;皖南歙县石灰岩山地天然次生林群落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郭振锋;姚忠臣;张贯臣;朱瑞琪;董利萍;;黄连木育苗技术探讨[J];北方园艺;2009年02期
8 马万里,荆涛,Joni Kujansuu,罗菊春,孙波,王广发;长白山地区胡桃楸种群的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赖娜娜;沈方;宋恺;;北海团城古渗井的集水原理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北京园林;2003年04期
10 李淑艳;;浅谈“大树移植”的重要措施——以通辽市近年来城市绿化中的“大树移植”为例[J];才智;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智;李红丽;贾志军;甄宝艳;;坝上高原退耕还林区沙棘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2 赖娜娜;沈方;宋凯;;北海团城古渗井的集水原理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雄;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露双;长白山典型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安玉艳;杠柳适应黄土丘陵干旱环境的生理生态策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4 陈云明;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文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孙慧珍;东北东部山区主要树种树干液流动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6 李霞;环境因子对黄檗幼苗生长及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夏富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彭金年;杜仲叶中杜仲胶含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9 魏志刚;白桦长纤维性状分子标记的分析和鉴定[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杨玲;花楸种子生物学和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浦孝;山东沙质海岸防护林主要树种适应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项广瑞;塞罕坝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容器苗培育基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林娜;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针叶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东娜;胡桃楸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雪;浑善达克沙地榆天然更新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妙伶;准噶尔盆地南缘主要荒漠灌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蒸腾耗水特征[D];石河子大学;2011年
7 李宝辰;天津市垂直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及其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马丽媛;黄连木雌、雄株的主要形态和生理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崔俊茹;深州杨(暂定名)特性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尹立辉;水曲柳大小孢子发生、配子体发育及受精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亚光,尹立辉,刘雪梅,张桂芹;水曲柳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孙艳玲,鹿振友,何龙;水曲柳木材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研究( 英文)[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0年02期
3 周晓峰 ,王义弘 ,赵惠勋 ,金永岩;关于三大硬阔的适生条件[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4 周晓峰;生态林业中的适应与边缘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S4期
5 王乐祥,张同余,吕玉臣;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营造技术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6 付玉嫔;水曲柳苗木抗寒性培育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3年03期
7 饶久平,谢拥群,曾钦志;水曲柳薄木贴面中密度纤维板加工工艺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1年06期
8 迟长义,腾贵波,申新春,满志宏;红松透光抚育林下天然水曲柳大苗造林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9 张惠君,罗凤霞;水曲柳未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研究[J];林业科学;2003年03期
10 徐立英,毕守法,李俊清;红松幼苗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J];林业科技;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荣;孙海龙;余鑫;谷加存;;坡向和坡位对水曲柳中龄林生长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林文锋;黄林青;;卷荚相思在福建五台山林场的生长表现[J];广东林业科技;2007年01期
3 王勇;王志强;;不同坡位和坡向条件下柠条水分特征试验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10年03期
4 陈淑容;;不同立地因子对楠木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黄亮;;草珊瑚林间套种栽培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周萍;刘国彬;侯喜禄;;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及坡位草本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1期
7 答竹君;艾应伟;宋婷;郭培俊;王倩;李伟;;道路边坡土壤水分空间和季节变异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8 佘雕;吴发启;宋娟丽;包耀贤;张志强;;柠条林地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2期
9 詹旋常;;生态公益林下套种草珊瑚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08年02期
10 何立平;居解语;王铧之;陈红跃;连辉明;周丽华;蔡燕灵;;4年生黎蒴栲工业原料林的地形因子效应[J];福建林业科技;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永会;郭树平;;紫椴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李淡清;黄二忠;郑行生;曾德贤;;橙江桉树种子园直干桉结实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3 江莎;山本福寿;;赤霉素及稀效唑对水曲柳幼苗的向性及木材形成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程文亮;陈健亚;;丽水山区脐橙优质丰产的适栽立地条件及相应技术措施[A];浙江省园艺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继志;陈晓波;刘喜仁;吴为群;;水曲柳优良种源选择[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楼枝春;兰红星;;生态经济林杨梅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A];浙江省第二届林业科技周科技与林业产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刚;;安吉县早园竹林立地因素与淡竹笋夜蛾发生程度的关系及可持续调控措施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8 应尚蛟;陈军晓;陈秀英;;困难地绿化设计与施工——以五指岩水库绿化设计为例[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余娜;王正;陈红跃;;不同立地和造林密度对黎蒴生长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志新;孙镜明;;吉林省冬部山区杨桦林经营方向的探讨[A];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华;普通地板换“洋名”白蜡木原是水曲柳[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柯建中;小说出租店的立地条件[N];经理日报;2004年
3 梁素梅;家具市场纠纷多[N];天津日报;2008年
4 尹宪军;一个承诺,他坚守18年[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齐联;宁夏白蜡嫁接水曲柳获得成功[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6 高明波;房县新机制让“绿化禁区”有了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7 刘秀清;吉林局组织地质勘探会战[N];中煤地质报;2008年
8 高天鹤;赵希海 从伐木能手到植树大王[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刘亮明;一位老伐木工对大山的承诺[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亮明;69岁赵希海:17年播下一片绿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不定芽发生体系与发育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于水强;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寿命的估计[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郭澎涛;紫色土丘陵区农田土壤不同坡位取样单元确定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文波;凋落物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活化及对水曲柳生理和生长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梅莉;水曲柳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周转与碳分配[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史建伟;施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动态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陈玉娟;水曲柳化学成分预测及靶向分离[D];吉林大学;2008年
8 贾淑霞;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呼吸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9 任军;水曲柳根系呼吸特性及其对土壤氮素反应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林金国;福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质与林学因子关系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广松;山西太岳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王宇;几种外源物质对水曲柳幼苗生理特性低温响应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王伟玲;钾、钙、水杨酸等物质对水曲柳苗木抗寒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刘艳;不同取材时期水曲柳合子胚DNA甲基化及体胚发生状态[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高璐璐;坡度、坡位、坡向对红松针叶内部分酶活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金盛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景观位置下农田土壤质量分异[D];兰州大学;2007年
7 张爱花;水培条件下氮对水曲柳幼苗根系呼吸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贾淑霞;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张巍;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自然化经营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王红梅;水曲柳离体根培养体系的建立[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26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22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