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套作大蒜的生物和生态效应——套播时期对不同品种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02 23:04

  本文关键词:设施番茄套作大蒜的生物和生态效应——套播时期对不同品种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品种 套播期 农艺性状 产量 产值


【摘要】:为探讨利用大蒜的生物和生态效应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并同时生产促成大蒜,试验选用4个大蒜品种,设置3个套播期,重点分析不同套播时期不同大蒜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S1(8月25日)套播比S2(9月9日)和S3(9月24日)套播大蒜出苗时间长,但出苗日期早;S1的大蒜最大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株高、根数和叶片数均比后两个套播时期有优势,品种间最大叶长、叶宽、假茎粗、株高、根数都以G64大于其他3个品种;早播促进大蒜鳞茎膨大,鳞茎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纵径和周长以G64最大,其次是G87;G64的单头重极显著大于其他3个品种,产量最高。以S1套播时,G64比露地大蒜提早上市30—35d,价格提高60%,产值为32614元/hm2。所以,G64和8月25日是试验推荐的设施番茄套作大蒜适宜品种和套播时期。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D79B01) 西安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YF07086)
【分类号】:S633.4
【正文快照】: 大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十分显著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保健蔬菜。然而,由于受栽培季节的严格限制,新鲜蒜头的供应期非常有限。蒜头贮藏技术尚未有根本性突破,因而一年中有半年多时间无新鲜优质大蒜供应市场。进行大蒜促成和反季节生产,是解决新鲜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兴礼;;大蒜水提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J];长江蔬菜;2009年06期

2 杨彬;陈修斌;杨德江;鄂利锋;;辣椒套作大蒜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研究初探[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徐文静;郑陪和;杜茜;周义发;董英山;李启云;;大蒜抑菌成分提取方法及抑菌活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4 周广永;张新谦;李鸿昌;李健文;;苍山大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1999年07期

5 康萍芝;白小军;沈瑞清;张丽荣;;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04期

6 严根元;顾丁元;;大蒜不同播期与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关系[J];上海农业科技;1990年03期

7 李雪梅;李桂林;;浅谈农作物的间作、轮作和套作[J];生物学教学;2009年04期

8 尹晓东;魏松红;刘冰;何智勇;白莹莹;胡莎;;大蒜提取液对番茄两种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孟焕文;程智慧;苏莉;周香君;薛艳;;秋播大蒜不同品种冬春季产品器官生长特性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云帆,王刚,杨生玉,程希,杨之为;大蒜提取物防治黄瓜黑星病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辉;大蒜反季节栽培品种筛选及温光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咸丰;反季节栽培大蒜品种筛选及其发育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佟飞;大蒜植株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和抑菌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华;;生菜柱式立体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与配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2 孟兆明;;6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张满良;;无公害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7期

4 陈华;;旱地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0期

5 马建华;郭永清;宝秋利;;不同浓度硼砂溶液对日光温室油桃坐果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7期

6 王刚;韩艳霞;王云帆;;利用大蒜提取物防治白菜黑斑病研究[J];北方园艺;2006年06期

7 杨和连;沈军;李新峥;;外源铬对两个豇豆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年01期

8 程智慧;张坤;王辉;肖雪梅;;大蒜鳞茎粗提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J];北方园艺;2010年11期

9 王丹;;日光温室间套作栽培模式的现状及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19期

10 马建华;;不同浓度2,4-D蘸花对早春日光温室番茄坐果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琪;刘玉梅;方智远;庄木;杨丽梅;孙培田;张扬勇;;结球甘蓝自交系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齐广平;膜下滴灌条件下盐碱地根—水—盐耦合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2 吕小莲;基于四自由度西红柿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平安;木醋液在农业上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杨阳;分蘖洋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素慧;大蒜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及EM缓解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康厚祥;黄瓜抗黑星病基因Ccu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及黄瓜与黑星菌互作的表达谱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赖荣泉;套种大蒜对烟田生物群落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王倩;不结球白菜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敏;西安地区千禧樱桃番茄中棚栽培密度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赵娟;低温处理对大蒜主要性状及二次生长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张娟;番茄砧木及其嫁接苗抗冷性鉴定与生长发育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4 宋春凤;氮磷钾对芋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素梅;雾培脱毒马铃薯适宜营养液配方和浓度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6 朱建忠;出口种用嘉定白蒜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辉;大蒜反季节栽培品种筛选及温光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咸丰;反季节栽培大蒜品种筛选及其发育调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昱;玉米/大蒜、玉米/蒜苗套作优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高艳;不同干旱条件下的根系分泌物及其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凤娟,刘世琦;大蒜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2 操海群,岳永德,花日茂,汤锋;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侯建伟;张广臣;张晓明;徐维成;;蒜苗需肥规律的研究[J];北方园艺;1992年01期

4 陆帼一;程智慧;杜胜利;高俊平;;大蒜二次生长原因及防止途径[J];北方园艺;1992年02期

5 朱广廉,张建国;对BR促进绿豆上胚轴生长的有关因素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6 陈彬,王艳辉,马润宇;提取大蒜有效成分——有机硫化物[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唐嘉义,杨美林,闻寿,李宗全;BR-120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J];长江蔬菜;1996年02期

8 徐培文;我国大蒜产业化与品种改良[J];长江蔬菜;2003年03期

9 何建文;耿广东;;芫荽对辣椒化感效应的研究[J];长江蔬菜;2007年01期

10 李香菊,吕德滋,李扬汉;小麦对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种子发芽的异株克生作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柳红;百合离体鳞茎形成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1年

2 郭赵娟;低温处理对大蒜主要性状及二次生长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杨顺义;苍耳、狼毒等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4 万丽;大蒜试管鳞茎发生发育和休眠的调控及生理基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秦晓春;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6 唐宏刚;蒜氨酸的高效转化及大蒜复合素改善肉鸡抗热应激性能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庞进平;董云;靳丰蔚;徐一涌;;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种子;2011年07期

2 雷志刚;梁晓玲;阿布来提;丁敏;董志国;;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草食家畜;2011年02期

3 古瑜;韩启厚;;蔓生扁荚菜豆主要农艺性状与总产量的遗传相关性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薛香;郜庆炉;;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灰色关联度[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刘均革;孟宪刚;王能东;王永新;周磊;;高粱不同播期农艺性状差异分析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11年04期

6 崔瑾;;景电灌区陇亚10号播量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7 巩永平;;早熟菜用马铃薯栽培模式与产量产值的关系[J];中国马铃薯;2011年03期

8 刘洋;罗萍;林希昊;窦美安;苏俊波;;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多样性初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6期

9 马淑娟;刘小林;胡金和;;种植密度对黑芝麻农艺性状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陈勇;李向辉;黄科延;鲁艳红;汤海涛;廖育林;;钾肥施用量对早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顺林;袁继超;杨世民;李国培;郝客伟;马均;;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2 杨莉;杨雷;李莉;郝保春;;草莓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A];草莓研究进展(三)[C];2009年

3 段玉琪;杨宇虹;晋艳;王光贤;;不同苗龄漂浮苗移栽后对烟株生长的影响[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4 詹秋文;林平;李娣;李杰勤;赵庆伍;祖敏;董美荣;刘敏;;高丹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雪梅;江汉民;王春国;陈成彬;孙德岭;宋文芹;;花椰菜DH群体中不同农艺性状的DNA甲基化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6 刘义华;周光凡;范永红;王彬;林合清;;茎瘤芥(榨菜)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启燕;王卓仁;吴茜;黄志农;边银丙;;香菇40个菌株农艺性状比较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启燕;王卓仁;吴茜;黄志农;边银丙;;灰色关联分析在香菇菌株综合评价中的运用[A];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晓锋;朱玉英;侯瑞贤;朱红芳;;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肖条军;盛昭瀚;;基于相对能量效率的集团公司最优产量决策模型[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晨;我国光缆产量将年增27%[N];通信产业报;2002年

2 王会东;中国啤酒产量距世界第一只差一步[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新华;韩国中药材产量大幅减少[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龙语;产量减少16% 价格先抑后扬[N];农民日报;2002年

5 仲水;我国水产品对外竞争力总体竞争力强 品种间有差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6 ;今年PDA产量将超1000万[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我光缆产量将以27%速度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记者 郝小爱;去年工业品产量第一谁最多[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张决;去年越南大米产量大幅增长[N];国际商报;2001年

10 玉才;世界禽蛋产量增势明显[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岳芳;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供氮浓度的响应[D];扬州大学;2006年

2 黄冬芬;水稻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响应及其调控[D];扬州大学;2008年

3 刘萍;中国鲜食甜、糯玉米品种试验产量与品质评价体系的建设[D];扬州大学;2007年

4 张志梅;白芷质量性状形成及栽培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温洋;磷钾营养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6 张晓艳;不同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7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王鹏文;栽培措施和生态环境条件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1996年

9 杨正明;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5年

10 宋彦霞;小麦抽穗期及其它农艺性状的QTL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朋飞;郑单958双亲近缘系的生育差异及其在F_1中的遗传表现[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李志坤;低酚棉遗传资源基于农艺性状、SSR和AFLP的遗传多样性[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冯改静;白灵菇孢子紫外线诱变杂交及F1代杂种优势的预测[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冯改静;白灵菇亲本筛选与紫外线诱变、杂交及杂种优势预测[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5 刘向莉;亏缺灌溉提高番茄果实品质风味的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刘建军;大豆磷效率的鉴定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7 莫长明;转sck基因水稻遗传表达与利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8 孙春明;泰兴地区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本超;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蔡瑞国;氮素水平对专用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46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246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