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出处:《海洋科学》200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 ,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 ,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 ,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 ,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 ,光亲和系数Ks 为238.29μmol/(m2·s) ,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μmol,光生物反应器中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80022号。
【分类号】:Q178.53
【正文快照】: 螺旋藻 (蓝藻 )是高光效光合自养微藻。在微藻的光合作用中 ,光能是通过电子传递及其偶联的光合磷酸化作用转化成化学能携带在NADPH和ATP上 ,然后再利用它们去同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固定途径中的许多酶 ,包括辅酶Ⅱ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果糖 1 ,6 二磷酸酶、核酮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明芳,李贻玲;钝顶螺旋藻在LED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研究[J];海洋科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虎森,李德全,韩亚琴;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0年03期
2 徐明芳,李贻玲;钝顶螺旋藻在LED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研究[J];福建水产;1999年04期
3 施桦,赵南明,唐崇钦,匡廷云;光照下叶绿素a分子对两种磷脂结构的影响:脂在光系统Ⅱ光破坏过程中的可能行为[J];自然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4 陈必链,江贤章,王娟,王明兹,陈小兰;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培养条件的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晋隆;水稻(Oryza sativa)光抑制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秀丽;大田牡丹光合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英云;不同光强下结球莴苣光保护机制和营养成分形成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刘伟;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工艺的构建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明芳,郭宝江;高效培养螺旋藻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结构单元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年02期
2 邢建民,查丽杭,李佐虎,刘大陆,叶和春,李国凤;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物反应器研制概况[J];生物工程进展;1997年05期
3 顾雪松,陈章良,朱玉贤;光敏色素与光调控[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青;;螺旋藻——食用蛋白资源[J];生命世界;1984年03期
2 黄立峰;;介绍一种鱼饲料——螺旋藻[J];今日科技;1985年10期
3 杨娜,李明仁,卞伯仲;青岛海边数种螺旋藻(Spirulina spp.)的分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4 韩鲁佳;崔引安;;螺旋藻的适宜生态环境与工程措施[J];中国农业气象;1991年01期
5 周光正;螺旋藻的物理-化学因素和营养物对其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1994年06期
6 商树田;螺旋藻的培养与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4年10期
7 韦成礼,李永健,,计玲华;国内外螺旋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94年04期
8 郑学玲;我国螺旋藻研究与开发的进展[J];科技导报;1994年07期
9 马贵武;螺旋藻的功能和应用──精细化学品的新课题[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10 左绍远;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J];生命的化学;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少雄;刘光东;肖建春;;酶法制取螺旋藻水解物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陈小萍;郑丽红;林国斌;陆苏闽;;闽产螺旋藻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林国斌;陈小萍;赵道辉;;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螺旋藻中的γ-亚麻酸[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祝寿芬;殷凤;;猴头多糖、螺旋藻对20例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5 王元勋;;对螺旋藻和维生素C-螺旋藻合剂提高运动耐力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杨荣鉴;欧阳敏;黄来法;万定良;刘燕玲;;高蛋白食物——螺旋藻(摘要)[A];江西省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及优秀作品评选目录汇编[C];1989年
7 孟桦;王丽群;;螺旋藻护肤系列产品疗效初探[A];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8年
8 胡亚芹;蔡跃飘;姚倩;;螺旋藻研究现状[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莫建光;黄岛平;;HPLC法测定螺旋藻中松果体素的含量[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张镜源;廖惠珍;;螺旋藻中胡萝卜素半衰期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畦;海水螺旋藻养殖将风靡福建[N];中国海洋报;2000年
2 余仁 史华;螺旋藻,人体健康的卫士[N];中国水利报;2000年
3 冀东;云南施普瑞螺旋藻产品增值十倍[N];光明日报;2000年
4 易新宇 张宪华;充满阳光与绿色的事业[N];经济日报;2000年
5 马夫侠;糯玉米与螺旋藻的复合饮料[N];江苏科技报;2000年
6 黄维益 蒋国华 周青松 徐国昕;天目湖托起绿色啤酒[N];江苏科技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昌淑;绿色银瀑啤酒再铸辉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8 记者 马上;新型保健绿色食品亮相[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9 林辛;优化生命内外环境之宝[N];中华新闻报;2000年
10 张建国;螺旋藻饵料带旺蟹苗生产[N];中国海洋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燕清;光固定化生物材料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晋楠;螺旋藻种质与形态重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金姐;节旋藻藻蓝蛋白操纵子、Rubisco基因及节旋藻和螺旋藻分子系统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张少斌;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1)的原核表达及其藻荧光探针的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晓辉;双向氢化酶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其在节旋藻和螺旋藻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6 张青;UASB-磁化—生物复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赵方庆;螺旋藻基因组结构分析和藻胆蛋白的适应性进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8 薛林贵;增强UV-B胁迫下蓝细菌NO信号的产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邓中洋;葛仙米、地木耳的大量培养及葛仙米形态生理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10 徐建祥;螺旋藻的藻种选育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强;钝顶螺旋藻中活性成份的提取、分离与纯化(Ⅲ)[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善文;极大螺旋藻和微小小球藻对UVB增强及有机质增富的响应[D];暨南大学;2001年
3 柯珍恋;钝顶螺旋藻转化与表达系统的建立[D];厦门大学;2001年
4 庞飒;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杨心宁;碘对螺旋藻的生理生化效应及富碘螺旋藻的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刘华;螺旋藻光合生理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7 马美萍;螺旋藻高产多糖种质与生产条件优化研究及分子机理初探[D];浙江大学;2003年
8 贺鸿志;Se、Te胁迫对极大和钝顶两种螺旋藻生长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3年
9 董斌;螺旋藻藻蓝蛋白与多糖的一步法提取[D];四川大学;2001年
10 王金霞;利用藻类生物反应器生产试剂级藻蓝蛋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11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31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