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
本文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产吩嗪类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年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作用
晋利
【摘要】:由于近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有害藻类水华暴发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健康。利用溶藻细菌除藻成为目前生物控藻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从山东黄岛边某富营养化池塘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溶藻作用的菌株,编号为J1,研究了其对水华常见有害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溶解效果和作用机理,并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合α-萘酚反应、考马斯亮蓝法和定磷法对菌液中溶藻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判定,并通过蛋白酶处理、透析、活性炭吸附与解吸的方法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J1菌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较好溶藻效果,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发现其与多株芽胞杆菌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极高,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 2、按6%的体积比向藻液中加入J1菌液,试验第9d,藻的去除率达87%以上。J1作用初始浓度大于2×107cfu/mL,且在一定的菌液浓度范围内,初始浓度越大,溶藻效果越好。 3、J1菌株属于间接溶藻,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4、J1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效果受到菌株及铜绿微囊藻所处生长阶段的影响,处于生长对数期的细菌具有较好的溶藻效果,而对处于生长稳定期的铜绿微囊藻,该细菌溶藻效果较差。 5、J1菌株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共培养第9d,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下降,最大电子相对传递速率、光能转化效率、潜在活性、实际光合效率分别是对照的0.22%、0.33%、4.37%、5.56%。 6、J1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构成氧化胁迫,并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反应,共培养9d,藻细胞SOD酶活性先升高再降低,MDA含量不断增加。 7、J1菌株胞外溶藻活性成分不是蛋白质和核酸,分子量小于8kD,并且可以被活性炭吸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1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虹漫,冷云;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J];北京水产;2004年01期
2 刘建康,谢平;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3 龚良玉,王修林,李雁宾,张传松,梁生康,祝陈坚;铜绿假单胞菌产吩嗪类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刘晶;潘伟斌;秦玉洁;丘焱伦;黄海伟;;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5 何家菀,何振荣,郭琼林;有毒铜绿微囊藻对鱼和溞的毒性[J];湖泊科学;1997年01期
6 吴刚,席宇,赵以军;溶藻细菌研究的最新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5期
7 彭超,吴刚,席宇,夏燕华,张婷,赵以军;3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J];环境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8 邹华,潘纲,陈灏;壳聚糖改性粘土对水华优势藻铜绿微囊藻的絮凝去除[J];环境科学;2004年06期
9 吴萍;俞志明;;有机改性粘土对赤潮藻絮凝沉降的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7期
10 陈德辉,章宗涉,刘永定,顾林娣,袁峻峰,宋立荣;微囊藻栅藻资源竞争的动力学过程Ⅰ.光能和磷营养的半饱和参数及其生长率动态[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顺玉;溶藻细菌对藻类的生理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进;微囊藻水华的微生物控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伟英;溶藻细菌筛选方法的优化及W5菌株溶藻特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瑞;高效溶藻细菌混合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沈琦;细菌溶藻物质的初步分离生物质能利用项目CDM开发可行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佐荣;;微生物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2 唐宁;张敦林;;白术辐射诱变株系抗氧化酶活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4期
3 黄姿;朱白婢;孙建波;廖文彬;彭明;;赤潮的生物防治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4 袁龙义;江林枝;;不同盐度对苦草、刺苦草和水车前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5 曹小铭;陈惠玲;管铭;郭水良;;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6 胡晓苗;靳宇田;张玉晴;张丹俊;;藤黄微球菌检测氧氟沙星残留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7 武艳;李华;张明;徐亚同;;水生经济植物对虾塘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5期
8 陈光荣;刘娴;应文晔;郭晓彬;钟萍;刘正文;;惠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对生态恢复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9 顾启华;赵林;谭欣;;铜绿微囊藻·螺旋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竞争优势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10 宋关玲;;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慧红;陈菁珏;吴昀;郑日如;常乐;夏宜平;;五种野生宿根花卉的耐阴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王菲菲;李小平;陈小华;程曦;陈无岐;刘晓臣;;长荡湖近15年营养状态指标的时空分布及浮游藻类的营养限制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杨龙元;张健;林琳;吴敬碌;;大气氮磷沉降对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影响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4 解军;贾坤;;水源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其去除技术[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5 张毅敏;;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刘景明;于洋;徐岩;俞晟;王爱辉;;四种填料对自然水体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吕思颖;刘载文;王小艺;崔莉凤;;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水华短期预测模型[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胡传林;万成炎;丁庆秋;潘磊;;我国水库渔业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A];水库养鱼技术问题与发展总集[C];2009年
9 王永平;洪大林;;清淤对太湖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10 徐敏;李应森;郝玉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综合修复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管理与技术研究[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瑛;延迟荧光信息处理技术在植物光合及逆境生理检测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曹春晖;两种赤潮藻对锰的生理生态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付学军;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 Grev)藻胆体中的藻胆蛋白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翟红昌;基于HPLC技术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与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古中博;赤潮灾害及其综合防治的生态、经济与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程曦;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宏;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爱芳;干旱胁迫下白皮松苗木电阻抗及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钱轶超;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素迁移转化特征与生物作用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颜日明;聚球藻7942光自养本征生长动力学及其能量利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福;枳精氨酸脱羧酶基因(PtADC)转化烟草提高抗脱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乔芬;柑橘衰退病和碎叶病新型脱毒方法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罗丽;柠檬形克勒克酵母(34-9)对柑橘意大利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俊英;芸薹属植物对砷胁迫的反应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贝亦江;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蒋伟伟;太湖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动物摄食及群落结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卫卫;耐高温水稻资源高温诱导表达蛋白鉴定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刁百灵;湖北省粗梗水蕨种群、群落结构研究与保护建议[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凤敏;城市生活污水中低温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生理生化机制和降解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隋丰阳;松嫩平原部分地区湖泊、泡沼藻类植物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锦来,石红旗,李光友,王波,韩丽;赤潮灾害的发展趋势、防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3期
2 于虹漫,冷云;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J];北京水产;2004年01期
3 王习达,吴国荣,陆长梅,陈景耀,吴晓慧,沙莎;苯酚对两种微囊藻生长的作用效应[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4 况琪军,谭渝云,万登榜,张家玉;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调查及“水华”成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5 刘建康,谢平;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6 赵传鹏,浦跃朴,尹立红,吕锡武,李先宁;溶微囊藻菌的分离与溶藻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赵传鹏;浦跃朴;尹立红;梁戈玉;吕锡武;李先宁;;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环境假单胞菌属细菌丰度[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董彩霞,田纪春,赵世杰;不同形态氮素对高蛋白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2期
9 杨晓青,张岁岐,梁宗锁,山颖;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5期
10 张秋英,李发东,高克昌,刘孟雨,欧国强;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建明;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的耐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曹西华;有机改性粘土去除赤潮生物的机制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3 史顺玉;溶藻细菌对藻类的生理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红;陈小兰;黄子玥;张岸;;信号分子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诱导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1期
2 史小丽,王凤平,蒋丽娟,周治,杨柳燕,孔志明,高光,秦伯强;温度对外源性~(32)P在水、铜绿微囊藻和底泥中迁移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3 刘振儒,田重威;壳聚糖复合粘土矿凝聚铜绿微囊藻的研究[J];环境工程;2004年03期
4 喻融;周瑞;刘芳遐;罗小虎;张义芳;;一种筛选溶藻放线菌的新方法[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4期
5 张丽霞;朱涛;张雅婷;陈坤;;不同光强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邹鹏;王刚;杨柳燕;肖琳;蒋丽娟;魏钟波;;铜绿微囊藻对金鱼藻生长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7 胡廷尖;王雨辰;陈丰刚;严力蛟;练青平;刘士力;;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0年06期
8 马宏瑞;章欣;王晓蓉;耿金菊;顾雪元;;芽孢杆菌Z5溶铜绿微囊藻特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9 肖慈琼;姜红;程凯;赵以军;;溶藻放线菌AN02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张树林;邢克智;穆祥兆;;三氯异氰脲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J];水利渔业;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赤;阎春仙;R.M.Wilkins;C.Rajenderan;;铜绿微囊藻毒素LR提取的研究[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贾晓会;施定基;马为民;吕中贤;杜桂森;;铜绿微囊藻的光合生态生理学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3 崔莉凤;方群;赵硕;;铜绿微囊藻与混合藻生长动力学参数比较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张树林;;中草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的初步研究[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秦朝阳;刘雪华;赵金博;;不同磷浓度培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高光谱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施定基;贾晓会;冉凌飞;王军成;惠凯林;C.Johnson;;铜绿微囊藻和聚球藻7942受化感抑制的比较[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7 段静波;刘文清;张玉钧;王志刚;肖雪;王欢博;;环境影响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宋东辉;王思思;朱赟;侯李君;童艳;施定基;;小规模提取微囊藻质粒的方法学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玮;艾鹰;毕永红;胡征宇;;温度、光照、营养盐对铜绿微囊藻光合固碳作用的影响[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洪喻;胡洪营;黄晶晶;;不同溶剂提取芦竹化感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效果比较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白剑峰;[N];人民日报;2001年
2 宋长太;[N];湖南科技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田生;[N];西部时报;2004年
4 记者 卜瑜 通讯员 赖南坡 江小燕;[N];广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邓琴;[N];韶关日报;2009年
6 记者 蒋跃 李梅;[N];玉溪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林;中草药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任晶;UV/H_2O_2对铜绿微囊藻抑制特性及其对微囊藻毒素降解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卫民;亚硝酸盐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4 郑宾国;辐照技术对蓝藻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张兵之;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6 母锐敏;溶藻细菌对水华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特性及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崇;基于细胞和群落特征的湖泊水华预警因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翠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杀菌灭藻及其藻毒素去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楠;用于高盐度再生水富营养化控制的蓖齿眼子菜克藻效应与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许海;河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与富营养化控制因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靖天;响应曲面法优化铜绿微囊藻生长条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李艳红;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燕伟;铜绿微囊藻在水环境中生态作用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4 张娟;低价磷酸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5 楼春;17β-雌二醇与酰胺类除草剂和铜绿微囊藻的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江林燕;扰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陈斯芝;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3年
8 朱金余;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铜绿微囊藻和不产毒铜绿微囊藻生长竞争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静;铜绿微囊藻中砷的代谢与生物效应[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高郑娟;扬水曝气混合对铜绿微囊藻分布及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产吩嗪类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赤潮生物生长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15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