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选育过程中根冠比值和异速生长关系的演化

发布时间:2020-10-20 16:24
   农作物在一万年前已经开始被不断地驯化和选择。小麦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原来的二倍体和四倍体,到现在的六倍体小麦,小麦植株个体大小、基因数目、形态结构、繁殖分配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长期驯化下,小麦籽粒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收获指数的提高为籽粒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根冠关系等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比例的调整与籽粒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毫无疑问,根冠等植物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关系是影响籽粒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衡量植物器官之间关系的常用参数是比值。然而研究表明,器官之间的比值是动态的,常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并随植株个体大小而变,也就是说,异速生长关系是个体大小依赖的,实际上它无法用比值关系来准确描述,比值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忽略了作物群体中的个体大小差异,因而有些观察到的结果无法用比值关系进行解释。 异速关系模型可以定量研究植物的资源分配策略,较之比值关系具有明显的分析优势。本文将从小麦品种演化的角度,通过比值和异速关系两种方法研究了小麦的生物量分配,初步探讨了异速生长理论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研究了甘肃早作农业区不同年代小麦产量表现的相关特征。在雨养条件下,从1949年到2010年,籽粒产量平均每年增加0.45%,在灌溉条件下籽粒产量平均每年增加0.69%。六倍体品种的根冠生物量与二四倍体相似,但是,产量高于二四倍体品种,主要是由于六倍体品种的平均收获指数高于二四倍体约50%。通过偏相关分析,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六倍体小麦的产量与地上生物量同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与根冠比显著负相关。籽粒产量与根系生物趋于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产量的增加,根冠比降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不是根系生物量的下降,而且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并不是以根系的下降为代价。由此,作物育种选择了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和较高的收获指数,根系生物量没有下降。地上生物量的增加无疑会导致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量也会随之增加。 第二部分研究了甘肃旱作农业区近60年来不同年代选育出来的小麦品种生育期内根冠生物量分配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小麦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根冠比逐渐下降。不同品种根系生物量在低墒下有显著差异,古老品种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系,而不同品种地上生物量在低墒下没有显著差异,在高墒下有显著差异。花期到收获期是保证产量的关键时期,尽管现代品种在两种水分条件下都有较高的产量,但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生活史策略不同。在高墒下,花期到收获期间,现代品种根系生物量下降的比例值比古老品种高出13%-46%,而古老品种和现代品种的地上生物量在花期到收获期间增加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这个结果表明,在高墒下花期到收获期间根系生物量下降较高比例可能是现代品种获得较高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低墒下,花期到收获期间,现代品种根系生物量下降的比例值比古老品种低出6%-18%,但是现代品种花期到收获期间地上生物量增加的比例值比古老品种高13%-20%,这个结果表明,在低墒下,地上生物量在花期到收获期间增加较高比例可能是现代品种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干旱年份,现代品种获得较高产量可能主要是由于花期到收获期间地上生物量比例较大。在丰水年份,现代品种较高的产量主要是由于花期到收获期间根系生物量下降的比例较大。虽然有研究表明较低的根冠比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我们更应通过小麦整个生活史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第三部分研究了不同倍体小麦在苗期成苗阶段根冠异速生长关系。不同倍性染色体小麦个体在苗期30天的生长过程中,古老基因型(二四倍体)的根冠异速指数的95%置信区间包括1,这与自然界植物根冠发育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基因型(六倍体)小麦的根冠异速指数95%置信区间的上限小于1。相对于古老基因型,现代基因型在苗期个体生长的过程中降低了对根系生物量的分配,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上部分,主要归结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农田环境优于自然界的野生环境,现代基因型较小的根系即可满足小麦对于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是,生物量更多的分配到地上,有利于小麦最终地上生物量的积累,为最终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提供保障。现代小麦基因型根冠分配特征其实就是在长期驯化作用下小麦适应进化的结果。 第四部分研究了不同倍体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速率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异速关系。四个古老基因型的ML vs.MN(ML为叶片生物量干重,MN为非光合生物量干重)之间的异速指数在生长发育的三个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和花期)都符合等速生长关系,然而四个现代基因型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拔节期和孕穗期)帆vs.MN之间的异速指数符合等速,但是花期的时候出现了下降。在花期,四个现代基因型小麦间的平均异速指数显著低于1,与0.75没有显著区别,也就是说在花期现代基因型小麦群体中,随个体大小的增加叶片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对花期穗重与个体大小之间的异速关系分析发现,古老基因型异速指数接近或者包括1,而现代基因型异速指数大于1,也就是说,在花期现代基因型小麦群体中,从小个体植株到大个体,穗重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亦即,驯化作用下,在花期小麦种群中,现代基因型小麦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穗重个体中比例的增加导致叶重在个体中比例的在下降。 第五部分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六个基因型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体生物量之间的异速关系。密度变化造成个体大小变化和繁殖输出的差异,营养生物量能够解释92%籽粒生物量的变化。DM31和HST的籽粒产量和营养体生物量之间异速指数显著(P0.001)小于1,MO1的异速指数显著大于1,其它三个基因型的异速指数与1没有显著区别。从种群水平分析不同密度和不同基因型的收获指数,结果没有显示明显的规律,除了最高密度的收获指数低于第二高密度下的收获指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基因型和密度对收获指数的影响都不明显(variety:SS=0.006,df=5,P=0.70;density treatment:SS=0.012,df=5,P=0.14).当营养生物量与和繁殖生物量之间的异速指数与1有显著区别的时候,收获指数将会随着个体大小不同而变化,这种情况下讨论一个或者几个基因的收获指数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应该通过异速的方式来理解和重新认识收获指数,育种学家将会受益于从异速的角度分析个体生物量和收获产量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依靠收获指数。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S5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军;脱落酸对不同基因型小麦抗旱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傅兆麟;;小麦超高产基因型的株型结构问题[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王肃威,许长成,白克智,张其德,李良璧,匡廷云,李继云,李振声;两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光抑制特性的比较(英文)[J];植物学报;2000年12期

4 毕瑞明;王洪刚;;小麦成熟胚的组织培养[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5 张阔;胡洪林;夏艳龙;何晓华;高锦荣;;培养基对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效率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09年09期

6 雍立华;李树华;许兴;朱林;董建力;袁汉民;严奉坤;王娜;;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抗旱生理、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7年02期

7 王晓丹;刘录祥;赵林姝;;农杆菌转化小麦的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4期

8 于洪涛;郭长虹;;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黑麦异代换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4期

9 ;生长发育[J];麦类文摘;1995年01期

10 刘学军;张福锁;毛达如;吕世华;;耕作施肥措施对水旱轮作土壤小麦缺锰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晓梁;小麦选育过程中根冠比值和异速生长关系的演化[D];兰州大学;2013年

2 徐芳杰;过氧化氢作为信号分子在小麦耐铝性中的作用及机理[D];浙江大学;2011年

3 赵春华;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姊妹系基因组差异及1RS遗传效应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4 闻珊珊;乳糜泻病人耐受的小麦新品系的培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杰;小麦AvS/Yr8中全生育期抗性基因Yr8和HTAP抗性基因的分子作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小莉;大气氨营养对不同氮效率小麦和玉米基因型根冠特征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

7 许海霞;小麦Na~+/H~+逆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闫海霞;小麦赤霉病菌DON毒素及其降解基因Tri101的克隆和遗传转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存福;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繁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郭伟;盐碱胁迫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腐植酸调控效应[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旋;小麦转基因体系建立及耐旱新品系培育[D];河南大学;2011年

2 蒋思丝;抗坏血酸对不同耐铝性小麦基因型铝毒胁迫的缓解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别晓敏;果聚糖合成酶基因在烟草和小麦中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朱峰;不同温度特征小麦光合物质生产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姚有华;叶色倒置小麦的一些生物学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马兰兰;长武134小麦GAPDH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景涛;小麦TaPHR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胡阳杰;1BL/1RS和7DL.7Ag易位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蔡琳;小麦组织培养体系优化及抗冻基因KN2转化小麦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唐如春;小麦ramosa2的克隆、表达及转基因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84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