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叶树人工林生长及生物生产力

发布时间:2017-04-05 11:08

  本文关键词:香叶树人工林生长及生物生产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28年生香叶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香叶树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分别为16.9m、17.8cm和421.484m3.hm-2,林分生物量和乔木层生物量则分别达310.58和303.67t.hm-2,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干(63.47%)根(17.86%)枝(14.41%)叶(4.25%);活枝和叶主要分布在12m以上;与杉木相比,香叶树与同龄杉木生长过程有所不同,前期生长较慢,中期变化强烈,后期较为平稳,成熟龄较长.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
【关键词】香叶树 生物量 生产力 生长过程
【基金】: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2001J038)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0F004)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分类号】:S792.99
【正文快照】: 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为樟科山胡椒属的常绿乔木树种,具有适应性强、干形良好、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特点;木材淡红褐色,结构细致,坚重,耐腐,是农具、家具、车辆和细木工板用的优良木材;叶和茎皮可用于跌打、疮用和外伤出血等;种子含油53%,是制皂、甘油、油墨等化工原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宗垲;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杨玉盛,林先富,俞新妥,邹双全;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的结构与生物量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3 张思玉,潘存德;天山云杉人工幼林相容性生物量模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马祥庆,康述海,黄勇,林开敏,范少辉;花岗岩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的多代效应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郑燕明;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邹春静,卜军,徐文铎;长白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育合,陈永聪,郑肇快;正红菇依存森林的群落学特征[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2期

2 杨玉盛,,王启其,邹双全,杨伦增;杉木油桐仙人草复合经营模式生物量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程煜,洪伟,吴承祯,王新功;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改进模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吴承祯,洪伟,姜志林;杉木人工林自疏过程密度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量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廖成章,余翔华;分形理论在植物根系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柳江,洪伟,吴承祯,何东进,毕晓丽,闫淑君;天然更新檫木林竞争规律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毕晓丽,洪伟,吴承祯,闫淑君;改进单纯形法在林分结构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宋永俊;思茅松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与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1期

9 周新年,郭建钢;伐区采育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6期

10 洪伟,吴承祯;邻体干扰指数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J];林业科学;2001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波;樟子松人工林结构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刘盛;森林生态效益模型及GIS空间分析系统开发[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梁万君;吉林省西部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陈世品;糙花少穗竹遗传分化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5 张正雄;闽西北人工林生态采运作业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何东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尹守东;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生态学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刘金福;格氏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9 谭伟;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决策支持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陆道调;马占相思工业人工林林分经营规划及管理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栋元;封育沙地土壤水分生态特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2 杜彦超;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特征及其生产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3 钟羡芳;连栽对杉木人工林碳贮量及土壤易变碳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海燕;亚热带山地突脉青冈种群生态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5 吴庆标;广西岩溶区生态恢复模式与可持续经营[D];广西大学;2003年

6 李春明;抚育间伐对人工林分生长的影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7 黄从德;四川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及经营数表编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李生;福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评价与栽培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9 廖成章;黄茵岭生态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10 杨主泉;马尾松造纸原料林成熟龄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宗炜;陈楚莹;张家武;王开平;赵吉录;高虹;;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J];林业科学;1982年02期

2 张家贤,袁永珍;海南五针松人工林分生物量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88年01期

3 杨玉盛,林先富,俞新妥,邹双全;杉木套种山苍子模式的结构与生物量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郑燕明;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5 杨玉盛,林先富,邹双全,俞新妥,庄孟能;杉木—山苍子套种模式土壤物理性质和短期收益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6 陈辉,任承辉,郑丽萍,阮传成,廖正花;楠木人工林生物产量模型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7 蒋文伟,姜志林,愈益武;湖州不同林型建群种生物量格局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张思玉,杨辽,陈戈萍;生态用水的概念界定及其在西北干旱区实施的策略[J];干旱区地理;2001年03期

9 张思玉;火生态与新疆山地森林和草原的可持续经营[J];干旱区研究;2001年01期

10 张其水,俞新妥;连栽杉木林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气浩;;防护林带下插种树种—格木[J];热带农业科学;1980年03期

2 吴运翔;;山苍子及其油的蒸馏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1年02期

3 徐军;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种的生态位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00年04期

4 张思玉,郑世群;笔架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种内种间竞争的数量研究[J];林业科学;2001年S1期

5 徐军;贵州紫云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物群落的种群分析[J];贵州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6 沈立新;野生香叶树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经济林研究;2001年03期

7 谢双喜,丁贵杰,刘官浩;贵州贞丰县兴北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1年05期

8 谢双喜,彭贵;贵州喀斯特山地灌丛香叶树群落及种群结构的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2年01期

9 绮育;;香树盆景的制作与养护[J];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08期

10 徐耀庭,邱润生,魏斌,王亚娟,邵春荣;香叶树播种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文;香味植物家族概览[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2 华文;香味植物[N];中国特产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郭亚林 于进 马川军;泸定桥畔两代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华再清;夏溪艺林园变身精品植物园[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5 王润生 王卫军;安福:三项活动促进园林绿化[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本文关键词:香叶树人工林生长及生物生产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86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