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区玄武岩发育土壤中的生物硅及其发生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7 14:06

  本文关键词:热带地区玄武岩发育土壤中的生物硅及其发生学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运用重液分离法对海南岛北部不同喷发期玄武岩发育的7个土壤剖面生物硅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发现生物硅的含量变幅为2.9~54.0 g kg-1,其中最小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长的HE11剖面的B2层,最大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短的HE09剖面的表层。生物硅的剖面分布特征和有机碳、总氮比较相似,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在0~40 cm范围之内这种现象更明显。生物硅和总硅之间极显著相关性表明生物硅土壤硅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随着风化强度的提高,黏粒含量的增加,土壤pH逐渐降低,土壤中的生物硅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认为:在土壤发育的初期阶段,来自原生矿物的直接风化释放的溶解硅有利于生物硅在土壤中保存和积聚。而随着土壤的进一步发育,原生矿物的逐渐被分解,土壤的pH下降和黏粒含量进一步增加,土壤中的生物硅也会被溶解、利用,结果是其含量逐渐下降。至发育的高级阶段,土壤中的硅进一步淋失,pH和黏粒含量逐渐趋于稳定。在陆地生物"泵"作用下,生物成因硅会被植物循环利用并维持在一个含量相对稳定的状态。
【作者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玄武岩 土壤发生 生物硅 植硅体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6250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09)资助
【分类号】:S154
【正文快照】: 硅(Si)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第二丰富元素,约占其重量的28·8%[1]。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来看,全球硅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的硅库[2-4]:原生硅库和次生硅库。原生硅库是指大陆和海洋地壳岩石中的含硅矿物;次生硅库是指岩石经风化过程产生的含硅组分,主要包括溶解态硅(D issolv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子同,杨德涌,黄成敏;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生研究 Ⅱ.铁氧化物特征[J];土壤学报;2002年04期

2 黄成敏,龚子同;成土年代系列土壤的铝硅氧化物变化特征[J];土壤;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宁婧;何腾兵;林昌虎;颜德宏;舒英格;陈祖拥;;黔北碳酸盐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与诊断特性及系统分类[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王立东;何忠俊;王晶;;三江并流区土壤氧化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3 陈政;张辉;孙庆业;;铜陵铜尾矿废弃地中氧化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4 王旭刚;孙丽蓉;曾芳;李芳柏;;五氯酚在土壤胶体界面的还原转化[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5 王旭刚;孙丽蓉;;土壤剖面胶体中铁氧化物及其厌氧还原特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6 黄成敏,龚子同;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生研究 Ⅲ.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土壤学报;2002年05期

7 杨社锋;方维萱;胡瑞忠;王思德;魏宁;;老挝南部Antoun地区花岗闪长岩风化壳中常量和稀土元素分布[J];土壤学报;2009年02期

8 杨艳芳;李德成;胡锋;Bruce Velde;张甘霖;杨金玲;;热带地区时间序列土壤中伊利石类矿物的演化——P.Barré假设在热带地区土壤中也存在吗?[J];土壤学报;2010年01期

9 邓艳;蒋忠诚;罗为群;陆瑞群;曾玉和;黄红慧;;不同岩溶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比较——以广西弄拉和弄岗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岩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刚;李芳柏;;红壤胶体界面五氯酚还原转化活性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丽;亚热带典型土壤铁锰胶膜的微形态与化学特性[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2 杨蕾;珠江磨刀门河口的沉积化学环境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王旭刚;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孙丽蓉;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宁婧;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石灰土发生特征与诊断特性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2 郑顺安;渭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质量演变[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崔英;太白山南坡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刘梦云;半干旱山区植被恢复中的土壤质量演变[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何小琴;六盘山林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及其土壤肥力的演变[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6 常征;镜泊湖全新世玄武岩台地土壤养分特征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同明,陈文寄,徐行,李大明,樊利民,李齐,文思郁,王昕;雷琼地区第四纪地磁极性年表——火山岩钾-氩年龄及古地磁学证据[J];地球物理学报;1989年05期

2 冯锦江,胡碧茹;琼北第四纪玄武岩化学风化速率的初步研究[J];地质科学;1992年S1期

3 张效年;李庆达;;华南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J];土壤学报;1958年03期

4 龚子同,陈志诚,骆国保,张甘霖,赵文君;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J];土壤;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妍;黄文川;姚政权;宫希成;王昌燧;;安徽滁州何郢遗址的植硅体分析[J];农业考古;2005年03期

2 吴妍;黄文川;王昌燧;杨益民;王峰;姚政权;;安徽霍邱堰台西周遗址的植硅体分析[J];农业考古;2007年01期

3 胡雪峰,龚子同;土壤发生学与第四纪研究[J];土壤与环境;1998年03期

4 高拯民;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J];生态学杂志;1982年01期

5 陈静生,洪松,邓宝山,潘懋;中国东部花岗岩、玄武岩及石灰岩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纬向分异[J];土壤与环境;1999年03期

6 吴妍;姚政权;龚明;赵志军;王昌燧;;三维图像重建在植硅体研究中的应用[J];农业考古;2006年01期

7 刘良梧,茅昂江,P.Becker-Heidman,H.W.Scharpenseel;栗钙土的年龄[J];土壤学报;1989年02期

8 张兴国,程方叙,何俊彦,李建华;中江丹参土壤发生学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7期

9 王丹;姚政权;王昌燧;胡耀武;陈国庆;张全超;;赤峰上机房营子遗址的植硅体分析[J];农业考古;2007年01期

10 魏秀国;;河流有机质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春;;玄武岩自然铜矿床的特征——以美国密歇根州基维诺半岛为例[A];峨眉地幔柱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C];2003年

2 朱弟成;潘桂棠;莫宣学;廖忠礼;江新胜;赵志丹;王立全;段丽萍;;藏南色龙二叠纪玄武岩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张甘霖;;第四章 土壤发生学的发展和未来方向[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4 李咸;;天然绿色建材—宁安多孔玄武岩[A];非金属矿物材料与环保、生态、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泉;;关于国际植硅体分类命名进展的介绍[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吕厚远;廖淦标;;植硅体在海岸带环境和飓风沉积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泉;徐德克;吕厚远;;竹亚科植硅体形态学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郝守玲;赵群;张明;;玄武岩物理模型实验及资料处理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正伟;朱炳泉;张乾;朱笑青;常向阳;胡耀国;;滇黔相邻地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与铜矿化关系初探[A];峨眉地幔柱与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C];2003年

10 李仁成;;湖北麻城考古遗址的植硅体组合特征及意义[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管理 集约利用[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记者 蒋中意;横店集团成功转化863成果[N];金华日报;2005年

3 群芳;海底封存碳废料 量大安全花费多[N];科学时报;2008年

4 刘富宏;戴存武玄武岩研发获“中华知名专家”称号[N];大同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迎鑫邋通讯员 向启林;宜昌闪长岩成功替代玄武岩铺路[N];三峡日报;2008年

6 杨刚 记者 吕晓明;宁安农民初尝“循环经济”甜头[N];牡丹江日报;2007年

7 刘惠英 王耀鹏 毛春武 记者 吴连祥;柳河玄武岩产业利润可观[N];吉林农村报;2009年

8 高龙;喀尔喀玄武岩石林地质公园开园[N];黑龙江日报;2009年

9 余兆禄;海底兵马俑[N];闽南日报;2007年

10 漳浦 施毅平;漳澎缘 两岸情[N];闽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红梅;水库对乌江河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岳可芬;中国东部地幔岩中的金、钼、钨、锡含量及其与成矿关系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范斌;植硅体记录的巢湖流域环境变化及其灾害事件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崔银祥;碎裂岩体用作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的可能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朱俊;水坝拦截对乌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李军;长江中下游地区浅水湖泊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7 周洪福;深覆盖宽河床多种复杂岩体作为重力坝建基岩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郑建斌;峨眉山玄武岩PGE富集机理——兼论陆海玄武岩PGE成矿作用差异[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陈志勇;内蒙古固阳-满都拉地区中元古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10 陈天虎;苏皖凹凸棒石粘土纳米尺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曦雯;胶州湾中生物硅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2年

2 田丽艳;马里亚纳海槽热液活动区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于航;中太平洋CL海山区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李虎;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高拱坝坝基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特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吕伟香;东、黄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林培梅;北部湾海域硅的分布与赋存形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陈永栓;华北、华南地区岩石圈地幔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8 徐杰;浙江沿海富营养化与赤潮历史的沉积记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夏建强;单一制图单元内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和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吕莹;珠江口内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累积和迁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本文关键词:热带地区玄武岩发育土壤中的生物硅及其发生学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0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290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