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22 17:03
  两类图像融合是指将两类传感器对同一场景获得的图像内容信息进行融合,获得一幅兼具两幅图像特点的图像。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在军事方面有很多重要应用,并且该类融合技术作为图像融合的一项重要技术,得到很多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以及快速发展。虽然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获取图像的原理以及方式截然不同,但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信息可以互补。红外图像是传感器通过目标场景温度高低获取图像信息,目标的温度和发射频率会影响其成像效果。红外图像成像过程中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视觉效果看红外图像中热目标物非常显著,但是分辨率较低,清晰度较差。相反,可见光图像的分辨率较高,对景物的描述更加具体。但是成像过程中容易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不具备24小时工作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找到一种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通过对源图像的融合得到一幅目标显著、背景清晰、视觉效果好的融合图像。其结果便于后续在军事领域,资源监测等许多方面的应用。本文在对图像融合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两类图像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RPCA和NSCT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主要介绍...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研究与应用


基于像素融合规则Fig.1-1Fusionrulesbasedonpixel如图1-1所示,基于像素点的融合规则是直接对图像像素的计算处理

融合图像,融合规则,红外图像,技术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取法,加权平均法都是直接处理的方式。在早期研究学者将图像多分辨大值选取方法融合图像的子带。该方法在图像融合的过程中缺乏对像素响最终结果,易发生边缘,轮廓等效果不好等现象[26]。区域融合规则某一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点之间都存在一定联系,所以在融合图像的时候素间的相关性。Toet 等人通过研究图像像素之间联系发现一种基于区,相比前面提到的像素级融合,该方法能够考虑到相邻像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像的轮廓等特征提出新的区域图像融合规则,这种融合规则得到好,但是整个融合过程耗时较大[28][29]。基于区域融合规则的主要思路的过程中不仅仅单独考虑单一像素的融合,而是把像素点周围区域内所整体,通过计算区域的能量,梯度等特征得到像素点之间的融合系数。

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差别,传感器


图 2-2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差别2-2 Difference between infrared image and visible多个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多个的不同描述,融合效果从视觉效果与量化指获取的信息相互之间均含有互补和冗余部信息的冗余性即多个传感器采用各自的方相同数据,那么这些从不同的传感器获取的这些信息在不同的图像中的表现方式不同都反应场景中同一景物信息。冗余信息可以靠。信息融合也可降低图像的噪声,使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J]. 颜家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6)
[2]基于视觉显著性和NSCT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J]. 傅志中,王雪,李晓峰,徐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02)
[3]一种新的鲁棒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陈甲英,赵建伟,曹飞龙.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6(01)
[4]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点边缘描述与匹配算法[J]. 朱英宏,李俊山,杨威,张涛,朱艺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3(06)
[5]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自相似性特征的描述与匹配[J]. 李俊山,朱英宏,朱艺娟,苏光伟.  激光与红外. 2013(03)
[6]基于边缘图像和SURF特征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匹配算法[J]. 纪利娥,杨风暴,王志社,陈磊.  红外技术. 2012(11)
[7]基于区域显著性的双波段图像融合方法[J]. 彭海,赵巨峰,冯华君,徐之海,李奇,陈跃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11)
[8]一种基于NSCT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J]. 王跃华,陶忠祥.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2(04)
[9]基于剪切波变换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J]. 郑红,郑晨,闫秀生,陈海霞.  仪器仪表学报. 2012(07)
[10]采用改进梯度互信息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J]. 柏连发,韩静,张毅,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2(01)



本文编号:3046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046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