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关联规则挖掘的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2 20:43
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许多行业在信心技术出现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开始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存在。为了减少网络运行状况恶化带来的损失甚至避免其损失,网络运营者希望可以随时了解网络的运行质量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网络运行态势正是一个对网络运行状况综合客观的评估结果。网络运行态势是整个网络是否正常运转、网络中各个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网络用户能否正常使用网络服务的综合体现。网络运行态势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网络在运行时间内的运行态势结果和变化情况,以便网络管理员能够直观的理解复杂网络的运行状况的好坏与稳定。关联分析能够挖掘节点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反映网络内部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从网络整体出发评估与预测网络运行态势,并采用模糊技术解决网络运行分析及评估中不确定性问题。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将模糊理论技术与关联规则挖掘相结合,形成模糊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分析与预测网络运行态势,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建立了网络运行态势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的系统框架,并设计了数据预处理的具体流程;2.采用模糊聚类提出网络运行态势特征,并对特征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建立了描述节点...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FCM算法流程图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出错情况和流量。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之间也有鲜明的逻辑关系,都是从网络的不同特征出发考量得到的指标,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覆盖。这些指标同样也能通过时间反映网络每个特征的变化状况,也是可比、可操作和可量化的。而误差率在现实网络中测量复杂,量化操作困难只好舍弃。所以选取这些指标是能够综合反映网络节点运行状况的。再依据通信行业标准YD/T1170-2001和YD5200-2011相关文件提出的上述性能参数指标[26],里面对上述指标作了明确的解释,清晰了各个指标代表的意义。我们选取下面四个网络性能指标建立网络运行态势的评估指标体系,如图3-1所示。(1)时延:网络处理和传输数据所用的时间反映了网络的速率;(2)时延抖动:时间的波动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一个网络的稳定情况;(3)丢包率:从网络出错的角度考量,我们肯定希望一个网络的错误为零;(4)吞吐量:动态地反映网络的流量变化情况。图3-1网络运行态势评估指标体系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数据预处理及模糊化模块、模糊关联分析及评估模块及态势预测模块,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3-2所示。图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出错情况和流量。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之间也有鲜明的逻辑关系,都是从网络的不同特征出发考量得到的指标,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覆盖。这些指标同样也能通过时间反映网络每个特征的变化状况,也是可比、可操作和可量化的。而误差率在现实网络中测量复杂,量化操作困难只好舍弃。所以选取这些指标是能够综合反映网络节点运行状况的。再依据通信行业标准YD/T1170-2001和YD5200-2011相关文件提出的上述性能参数指标[26],里面对上述指标作了明确的解释,清晰了各个指标代表的意义。我们选取下面四个网络性能指标建立网络运行态势的评估指标体系,如图3-1所示。(1)时延:网络处理和传输数据所用的时间反映了网络的速率;(2)时延抖动:时间的波动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一个网络的稳定情况;(3)丢包率:从网络出错的角度考量,我们肯定希望一个网络的错误为零;(4)吞吐量:动态地反映网络的流量变化情况。图3-1网络运行态势评估指标体系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数据预处理及模糊化模块、模糊关联分析及评估模块及态势预测模块,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3-2所示。图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始聚类中心优化的加权最大熵核FCM算法[J]. 许友权,吴陈,杨习贝.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08)
[2]网络运行态势感知技术及其模型[J]. 柏骏,夏靖波,钟赟,陈珍.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3]基于智能Agent的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J]. 蒋诚智,余勇,林为民. 计算机科学. 2012(12)
[4]网络态势感知研究[J]. 龚正虎,卓莹. 软件学报. 2010(07)
[5]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J]. 李雷,罗红旗,丁亚丽.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2)
[6]网络态势感知中的指标体系研究[J]. 王娟,张凤荔,傅翀,陈丽莎. 计算机应用. 2007(08)
[7]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研究综述[J]. 王慧强,赖积保,朱亮,梁颖. 计算机科学. 2006(10)
[8]基于最大最小距离法的多中心聚类算法[J]. 周涓,熊忠阳,张玉芳,任芳. 计算机应用. 2006(06)
[9]网络化系统安全态势评估的研究[J]. 陈秀真,郑庆华,管晓宏,林晨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04)
[10]集成化网络安全监控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 张慧敏,钱亦萍,郑庆华,董世杰,管晓宏. 通信学报. 2003(07)
硕士论文
[1]基于聚类有效性指标的模糊分类评价问题研究[D]. 倪俊芳.浙江工商大学 2014
[2]基于相关兴趣度的关联规则挖掘[D]. 王枭翔.兰州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10720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FCM算法流程图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出错情况和流量。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之间也有鲜明的逻辑关系,都是从网络的不同特征出发考量得到的指标,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覆盖。这些指标同样也能通过时间反映网络每个特征的变化状况,也是可比、可操作和可量化的。而误差率在现实网络中测量复杂,量化操作困难只好舍弃。所以选取这些指标是能够综合反映网络节点运行状况的。再依据通信行业标准YD/T1170-2001和YD5200-2011相关文件提出的上述性能参数指标[26],里面对上述指标作了明确的解释,清晰了各个指标代表的意义。我们选取下面四个网络性能指标建立网络运行态势的评估指标体系,如图3-1所示。(1)时延:网络处理和传输数据所用的时间反映了网络的速率;(2)时延抖动:时间的波动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一个网络的稳定情况;(3)丢包率:从网络出错的角度考量,我们肯定希望一个网络的错误为零;(4)吞吐量:动态地反映网络的流量变化情况。图3-1网络运行态势评估指标体系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数据预处理及模糊化模块、模糊关联分析及评估模块及态势预测模块,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3-2所示。图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出错情况和流量。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之间也有鲜明的逻辑关系,都是从网络的不同特征出发考量得到的指标,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覆盖。这些指标同样也能通过时间反映网络每个特征的变化状况,也是可比、可操作和可量化的。而误差率在现实网络中测量复杂,量化操作困难只好舍弃。所以选取这些指标是能够综合反映网络节点运行状况的。再依据通信行业标准YD/T1170-2001和YD5200-2011相关文件提出的上述性能参数指标[26],里面对上述指标作了明确的解释,清晰了各个指标代表的意义。我们选取下面四个网络性能指标建立网络运行态势的评估指标体系,如图3-1所示。(1)时延:网络处理和传输数据所用的时间反映了网络的速率;(2)时延抖动:时间的波动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一个网络的稳定情况;(3)丢包率:从网络出错的角度考量,我们肯定希望一个网络的错误为零;(4)吞吐量:动态地反映网络的流量变化情况。图3-1网络运行态势评估指标体系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网络运行态势分析与预测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数据预处理及模糊化模块、模糊关联分析及评估模块及态势预测模块,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3-2所示。图3-2网络运行态势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始聚类中心优化的加权最大熵核FCM算法[J]. 许友权,吴陈,杨习贝.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4(08)
[2]网络运行态势感知技术及其模型[J]. 柏骏,夏靖波,钟赟,陈珍.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3]基于智能Agent的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J]. 蒋诚智,余勇,林为民. 计算机科学. 2012(12)
[4]网络态势感知研究[J]. 龚正虎,卓莹. 软件学报. 2010(07)
[5]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J]. 李雷,罗红旗,丁亚丽.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2)
[6]网络态势感知中的指标体系研究[J]. 王娟,张凤荔,傅翀,陈丽莎. 计算机应用. 2007(08)
[7]网络态势感知系统研究综述[J]. 王慧强,赖积保,朱亮,梁颖. 计算机科学. 2006(10)
[8]基于最大最小距离法的多中心聚类算法[J]. 周涓,熊忠阳,张玉芳,任芳. 计算机应用. 2006(06)
[9]网络化系统安全态势评估的研究[J]. 陈秀真,郑庆华,管晓宏,林晨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04)
[10]集成化网络安全监控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 张慧敏,钱亦萍,郑庆华,董世杰,管晓宏. 通信学报. 2003(07)
硕士论文
[1]基于聚类有效性指标的模糊分类评价问题研究[D]. 倪俊芳.浙江工商大学 2014
[2]基于相关兴趣度的关联规则挖掘[D]. 王枭翔.兰州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10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2107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