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探析虚拟场景模型面片数对VR眩晕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4 07:05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越发趋于商业化和产品化。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生成虚拟环境,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三维信息。虚拟现实需要尽可能多地模拟我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人在接收到这些感官刺激时同时给予相应地反馈,这种真实的交互过程是通过集成硬件与软件实现的。目前,虚拟购物、虚拟度假、虚拟社交、虚拟教育、虚拟医疗等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大众生活,伴随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将会逐步渗透到生活各个角落,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是,不管虚拟现实能提供给用户多么惊艳的沉浸体验,使用时出现的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即虚拟现实晕动症,仍然是推广虚拟现实技术的瓶颈。目前,针对虚拟现实晕动症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展开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虚拟场景由空间和物体(模型)组成,人直接和虚拟场景产生交互,为了能让用户降低眩晕感,本研究从虚拟场景设计角度入手,从视觉上研究场景类别与场景的细节呈现会对VR眩晕造成什么影响。综合考虑到场景设计中场景类型、场景复杂度、场景精度、以及场景资源问题等因素,将模型面片数作为唯一实验操作指标,意在找到场景设计中模型面片数与眩...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虚拟现实晕动症??
?西南石油大学专业硕士研宂生学位论文???的成像方式。我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摆脱现实世界的限制、重新审视和塑造自己。虚拟??现实设备带给了我们突破现实世界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们可以跨越现实维度的和他人交??流,不受地点限制的完成学习和工作,同时也享受沉浸式的娱乐活动[13]。??图1-1虚拟现实商业化??但佩戴VR产品时出现了眩晕、恶心、眼睛疲劳等症状,如图(1-2),导致VR产??品难以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同时使用VR设备还会导致睫状肌处于非自然的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其白主调节能力,极大可能导致近视114]。经过Hwang等人研究发现,立体M??示设备比传统的平面显示设备更容易引起视觉诱发的晕动症。其中根据Alex等人进行??的研'究表明,感知的不稳定性是立体观影诱发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15]。Tam等人详细分??析了造成视觉不适的原因,其中包括了聚焦与视差的冲突、视差分布、深度值、双丨丨立??体匹配等因素[16][|7]。??图1-2虚拟现实晕动症??3??
?基于机器学习探析虚拟场景模型面片数对VR眩晕感的影响???图2-1?PPG/BVP无线血容量脉搏传感器??2.7.2?DS卜24/Dry?Electrode?EEG?Headset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蓝??脑电波采集设备采用DSI-24/Dry?Electrode?EEG?Headset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盔,??如图(2-2)所示。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盔具有16个采样通道,300Hz采样频率,搭??载了?21个头部传感器。实验将通过该设备帮助采集Cz、Fz两通道下20-28HZ的高频率??Beta?波。??该设备与PC端相连,通过头皮或皮层用双极或单级电机记录,从而来反应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利用在头皮上安放的电级将脑细胞的电活动引出来,得出有一定波形、波??幅、频率和相位的图形、曲线,即为脑电图。后续实验指标的数据处理需要观察Cz、??Fz两通道下20-28Hz的高频率Beta波的频率分布情况。??图2-2?DSI-24/Dry?Electrode?EEG?Headset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盔??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直接标准化[J]. 李嘉琛,余灿清,吕筠,李立明. 中国卫生统计. 2018(01)
[2]基于Unity3D与VR头盔的虚拟现实体感游戏开发[J]. 张阳,杨长强,郑慧平. 软件导刊. 2017(08)
[3]解决VR眩晕的关键技术综述[J]. 黄德胜. 福建电脑. 2017(06)
[4]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 赵楠,冯爱华,吴俊锋. 经营管理者. 2017(11)
[5]虚拟现实的技术瓶颈[J]. 曹煊. 科技导报. 2016(15)
[6]大公司争抢的新宠——VR产业[J]. Alet. 商业文化. 2016(13)
[7]三维心率变异性[J].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02)
[8]增强现实混合跟踪技术综述[J]. 罗斌,王涌天,沈浩,吴志杰,刘越. 自动化学报. 2013(08)
[9]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研究[J]. 黄韬,刘胜辉,谭艳娜.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07)
[10]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J]. 陈靖,王涌天,郭俊伟,刘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S1)
博士论文
[1]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火灾场景计算与仿真研究[D]. 周德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虚拟现实中视觉诱导晕动症评估初步研究[D]. 贾瑞双.重庆大学 2017
[2]BP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在信用评级上的应用与模型对比[D]. 勾婷婷.重庆大学 2017
[3]场景内、外物体与场景的关联机制研究[D]. 王松楠.天津大学 2016
[4]观看3D影像所致不适感的脑电信号初步研究[D]. 尹杰.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5]皮肤电信号的情感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研究[D]. 周钰婷.西南大学 2012
[6]思维脑电的采集和特征提取方法初探[D]. 佟安时.东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54816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虚拟现实晕动症??
?西南石油大学专业硕士研宂生学位论文???的成像方式。我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摆脱现实世界的限制、重新审视和塑造自己。虚拟??现实设备带给了我们突破现实世界前所未有的体验。我们可以跨越现实维度的和他人交??流,不受地点限制的完成学习和工作,同时也享受沉浸式的娱乐活动[13]。??图1-1虚拟现实商业化??但佩戴VR产品时出现了眩晕、恶心、眼睛疲劳等症状,如图(1-2),导致VR产??品难以进一步推广和使用。同时使用VR设备还会导致睫状肌处于非自然的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其白主调节能力,极大可能导致近视114]。经过Hwang等人研究发现,立体M??示设备比传统的平面显示设备更容易引起视觉诱发的晕动症。其中根据Alex等人进行??的研'究表明,感知的不稳定性是立体观影诱发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15]。Tam等人详细分??析了造成视觉不适的原因,其中包括了聚焦与视差的冲突、视差分布、深度值、双丨丨立??体匹配等因素[16][|7]。??图1-2虚拟现实晕动症??3??
?基于机器学习探析虚拟场景模型面片数对VR眩晕感的影响???图2-1?PPG/BVP无线血容量脉搏传感器??2.7.2?DS卜24/Dry?Electrode?EEG?Headset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蓝??脑电波采集设备采用DSI-24/Dry?Electrode?EEG?Headset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盔,??如图(2-2)所示。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盔具有16个采样通道,300Hz采样频率,搭??载了?21个头部传感器。实验将通过该设备帮助采集Cz、Fz两通道下20-28HZ的高频率??Beta?波。??该设备与PC端相连,通过头皮或皮层用双极或单级电机记录,从而来反应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利用在头皮上安放的电级将脑细胞的电活动引出来,得出有一定波形、波??幅、频率和相位的图形、曲线,即为脑电图。后续实验指标的数据处理需要观察Cz、??Fz两通道下20-28Hz的高频率Beta波的频率分布情况。??图2-2?DSI-24/Dry?Electrode?EEG?Headset干性电极脑电波采集头盔??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直接标准化[J]. 李嘉琛,余灿清,吕筠,李立明. 中国卫生统计. 2018(01)
[2]基于Unity3D与VR头盔的虚拟现实体感游戏开发[J]. 张阳,杨长强,郑慧平. 软件导刊. 2017(08)
[3]解决VR眩晕的关键技术综述[J]. 黄德胜. 福建电脑. 2017(06)
[4]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 赵楠,冯爱华,吴俊锋. 经营管理者. 2017(11)
[5]虚拟现实的技术瓶颈[J]. 曹煊. 科技导报. 2016(15)
[6]大公司争抢的新宠——VR产业[J]. Alet. 商业文化. 2016(13)
[7]三维心率变异性[J].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6(02)
[8]增强现实混合跟踪技术综述[J]. 罗斌,王涌天,沈浩,吴志杰,刘越. 自动化学报. 2013(08)
[9]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研究[J]. 黄韬,刘胜辉,谭艳娜.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07)
[10]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J]. 陈靖,王涌天,郭俊伟,刘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S1)
博士论文
[1]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火灾场景计算与仿真研究[D]. 周德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虚拟现实中视觉诱导晕动症评估初步研究[D]. 贾瑞双.重庆大学 2017
[2]BP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在信用评级上的应用与模型对比[D]. 勾婷婷.重庆大学 2017
[3]场景内、外物体与场景的关联机制研究[D]. 王松楠.天津大学 2016
[4]观看3D影像所致不适感的脑电信号初步研究[D]. 尹杰.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5]皮肤电信号的情感特征提取及分类识别研究[D]. 周钰婷.西南大学 2012
[6]思维脑电的采集和特征提取方法初探[D]. 佟安时.东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54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4548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