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11:17
  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智慧学习环境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学习环境中的高级形态,探究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造力的系统观认为,创造力产生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大学生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创新思维水平的现状是什么?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如何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是否有效?文章首先回顾了创造力的构成理论,根据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大学生创造力现状调查问卷”、“创新思维问卷”和“创新知识问卷”,将分析结果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在“大学生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要素”基础上,结合活动设计理论提出了面向大学创造力培养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理论模型。以高校的公选课《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为例,构建了基于课立方平台的智慧学习环境,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验证数据来自四部分内容:后测调查问卷、学生访谈、课立方学习过程数据和学生创新设计作品。文末对研究进行了总结;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智慧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论文,创造力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绪论76.论文组织结构图2论文的组织结构图由于研究内容比较多,文章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人本主义理论、活动设计理论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对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测试工具、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等内容进行研究综述。第二章,在创造力的构成理论基础上,根据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大学生创造力现状调查问卷”、“创新思维问卷”和“创新知识问卷”,对问卷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结果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及课程教学的前测数据。第三章,文章从内源创造性、外源创造性(包括教师因素)和领域相关知识与技能等角度,研究了“大学生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要素”,并结合活动设计理论,提出面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智慧课程设计理论模型。第四章,选取课立方平台作为课程的智慧学习环境,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公选课《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进行课程设计及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第五章,以“组合法”为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并在智慧环境下开展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课堂观察。第六章,为探究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本章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问卷调查和后测、学习过程分析、学生访谈分析和创新作品评价;之后给出了研究结论与启示。第七章,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展望。

折线图,折线图,学生,创造力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二章大学生创造力及创新思维现状调查23图2.2尤金劳德斯创造力测试结果根据问卷编制部分的等级判定内容,学生的创造力测试结果数据分布在很强、强、一般和弱4个等级,主要集中在“一般”上,占比为60%,其次是强为40人,占比为37%,创造力弱和创造力很强的都较少,分别占2.7%和0.3%,基本呈正态分布。在不同群体学生创造力的比较中,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显著性分别为0.631、0.091均大于0.05所以在统计学上并无差异,在年级上,显著性为0.032小于0.05,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图2.3学生知识差异折线图不同年级的创造力趋势如图2.3所示,呈现递减态势,学生从一年级升入二年级后创造力有明显的下降,与综合问卷所得出的结果相近。总体来讲,选择本门课程的学生创造力水平尚可,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二、三年级学生。需要在创新类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创新知识,并将其与自己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相结合,以便能更好地创造创新产品、完善创新成果。2.3.3创新知识问卷的统计与分析1.信效度分析表2.12综合问卷可靠性统计克隆巴赫Alpha项数010203040506070总体大一大二大三男女理工科文科弱一般强很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OBE的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析——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J]. 于丹,宋晓兵,李迎秋,杨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02)
[2]新时代人才战略与人才评价研究[J]. 张双鼓.  天津电大学报. 2019(03)
[3]面向智能时代“4C能力”培养的创客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STEAM理念的实施路径[J]. 赵慧勤,王兆雪,张天云.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1)
[4]基于微信的韩国语翻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 李贵花.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8(04)
[5]促进初中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实证研究——基于学习活动设计视角[J]. 毕景刚,董玉琦,韩颖.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7)
[6]促进学习投入的混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 马婧,韩锡斌,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3)
[7]学习的未来趋势与高校教学改革[J]. 李蕾.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8]核心素养的“教”与“评”——以创新素养为例[J]. 师保国.  人民教育. 2017(Z1)
[9]基于文献计量的顶尖人才引进需求分析方法——以类脑计算领域为例[J]. 赵吝加,黄园淅.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01)
[10]混合式学习背景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师角色研究[J]. 何彦彬,赵宇,高飞,杨福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02)

博士论文
[1]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 吴淑芳.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团体整合性沙盘游戏治疗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D]. 来顺杰.辽宁师范大学 2017
[2]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状况研究[D]. 周泽西.北京工业大学 2016
[3]学生创造力培养及评价研究[D]. 严孟帅.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84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584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