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容积-标准差算法的非接触式实时心率测量

发布时间:2022-02-16 12:19
  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技术已成为智慧医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重要关注技术,因此,对于非接触式心率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心率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生理参数,可以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侧重于因环境光线突变而引起像素值噪声方面,开展了对光电容积脉搏波提取算法的研究。在传统的心率测量算法上,本文的主要的创新和研究有如下几点:(1)针对环境光线突变引起的误差问题,研究了较稳定的脉搏波提取算法。本文采用光电容积描记法,建立了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模型,提出了关于标准差的非接触式心率测量算法,该方法提取感兴趣区域的标准差信号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解决了环境光线突变对脉搏波影响的问题,提高了非接触式心率测量的准确率,在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2)针对心率信号的滤波问题,研究了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滤波算法。本文采用正逆傅立叶变换方法,建立滤波模型,提出将脉搏波的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后再转化到时域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解决了脉搏波的噪声问题,降低了脉搏波的噪声影响,提高了准确率。在实际场景应用...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光电容积-标准差算法的非接触式实时心率测量


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分布(图片来源: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192797734_99895030)

心率,心电图机,图片,来源


第一章绪论3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方式的出现能弥补传统接触式测量的不足,解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实现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是心率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图1-2通过心电图机检测心率(图片来源:康泰网http://www.contecmed.com.cn/index.php?page=shop.product_details&flypage=flypage.tpl&product_id=22&category_id=32&option=com_virtuemart&Itemid=637)图1-3通过手环检测心率(图片来源:环球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212162599861247)

心率,图片,来源


第一章绪论3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方式的出现能弥补传统接触式测量的不足,解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实现非接触式心率测量是心率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图1-2通过心电图机检测心率(图片来源:康泰网http://www.contecmed.com.cn/index.php?page=shop.product_details&flypage=flypage.tpl&product_id=22&category_id=32&option=com_virtuemart&Itemid=637)图1-3通过手环检测心率(图片来源:环球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2121625998612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健康与智慧医疗的创新与发展[J]. 龚旭蛟,洪佳.  科技传播. 2017(13)
[2]基于扩展Haar特征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J]. 颜学龙,任文帅,马峻.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5(09)
[3]Shi-Tomasi角点区域的拷贝图像检测[J]. 吴坤,王小华,姚金良.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4(03)
[4]朗伯-比尔定律和光[J]. 薛云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3)
[5]基于临床病例回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 李小茜,何建成,黄品贤.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05)
[6]基于改进SURF和P-KLT算法的特征点实时跟踪方法研究[J]. 蔡佳,黄攀峰.  航空学报. 2013(05)
[7]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在术后肢体血液循环监测中的应用[J]. 姚路英,胡贝,方志平.  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0)
[8]扩展Haar特征检测人眼的方法[J]. 甘玲,朱江,苗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02)
[9]无线传输在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监测中的应用[J]. 金海龙,王作君,郑成博,郑世科.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01)
[10]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及其应用[J]. 杨丽娟,张白桦,叶旭桢.  光电工程. 2004(S1)

硕士论文
[1]基于视频的非接触式心率测量研究[D]. 陈丹丹.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心率检测技术的研究[D]. 徐光.武汉理工大学 2014
[3]用于多普勒干涉测振的光学系统研究[D]. 李丽艳.长春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2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362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f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