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生物黑炭对新疆灰漠土肥力与玉米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31 16:08

  本文关键词:施用生物黑炭对新疆灰漠土肥力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生物黑炭作为改良剂与堆肥等其他生物质改良剂相比对新疆低产土壤———灰漠土的改良和玉米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施入20t·hm-2和40t·hm-2的生物黑炭,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提高了22.77%和49.80%,明显高于秸秆还田、羊粪和腐植酸有机肥等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效果。施用生物黑炭提高了玉米单穗重、千粒重、产量以及生物量,降低了玉米的根冠比,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而追施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施用生物黑炭能够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灰漠土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生物黑炭 灰漠土 有机质 玉米产量 根冠比
【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3003)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A4B03)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最近5年多来,农业废弃物生物黑炭转化和农业应用作为一种农业增汇减排和提高土壤生产力技术途径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其技术开发和田间试验研究日益活跃[1-5]。生物黑炭是由生物质体热裂解转化形成的复杂有机质混合物,在土壤中稳定性较高,具有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燕;袁玲;;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2 崔权仁,王世济,刘小平,刘国庆,朱怀邦,武家美;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磷含量状况与烤烟合理施磷[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3 朱林,彭宇,袁飞,张春兰;几种有机物料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4 李孝良,汪建飞;营养条件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5 李万才,赵庚星;废水污泥对花生植物酶活性及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6 唐庆峰,吴振廷,金涛,王学林,吴尚澧;不同饲养基质对中华真地鳖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7 陈超,卢荣安,孙彦伟;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8 梁运江;许广波;;水肥管理对辣椒枯萎病发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9 段素梅;黄义德;杨安中;朱小茜;郭静;;钼酸铵喷施时期和浓度对大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10 谢嘉霖;刘荣华;叶启芳;曹维凑;徐秋华;;无土栽培基质电导率和pH值测定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良;戴其根;王建武;张洪程;霍中洋;凌励;王显;张军;;施硅量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胜文;林东教;罗健;刘士哲;;磁化活水对甜椒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吕品;于志民;马献发;;腐植酸物质对盐碱化中低产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影响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宗抗;张新明;缑武龙;赵兰凤;张志红;李华兴;;生物复混肥的速效氮磷钾养分释放规律研究[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晓娟;;太谷县蔬菜及其相应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7 包秀荣;红梅;李金霞;兴安;敖登高娃;;半荒漠土壤退化过程中化学性质分析[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8 兴安;红梅;李金霞;高娃;包秀荣;;不同退化半荒漠土壤物理性质分析[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9 张连云;孙智;索全义;岳素清;安靖;;春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变化规律的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10 孟根花;张瑞;李重祥;张宇;乌恩;;典型草原不同类型禾本科牧草养分含量与土壤速效养分相关性的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罡;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特征及受损恢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2 任华中;水氮供应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曾昭海;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及田间鉴定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王继永;乌拉尔甘草栽培营养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5 张国红;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黄雅曦;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控制机理及堆肥利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文科;丛枝菌根真菌的土壤生态适应性及其功能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忠宽;不同放牧压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何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生活垃圾快速降解及其生物脱氮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何绪生;保水型包膜尿素肥料的研制及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民杰;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2 魏立华;毛白杨种群对土壤重金属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瑾;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征的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4 黄国涛;巴西橡胶树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影响——生理生化特性[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5 吴荣兰;浙北丘陵山地梨—旱稻复合生态系统氮、磷元素循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林仁漳;酸化紫色土中镉的生物有效性调控及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7 张琴;汞、镉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分泌作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勇;丛枝菌根真菌离体培养及其对葡萄微繁苗生长效应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化全县;无机包膜(裹)肥料生产工艺及养分释放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10 贺文爱;菜心低富集硝酸盐营养液配方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2 王绍强,周成虎;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J];地理研究;1999年04期

3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J];第四纪研究;2004年02期

4 王绍强,刘纪远;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5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6 潘根兴,赵其国;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任京辰;张平究;潘根兴;宋林华;;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8 彭佩钦;刘强;黄道友;汪汉林;唐国勇;苏以荣;;湖南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演变趋势[J];环境科学;2006年07期

9 凌启鸿;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J];科技导报;2004年03期

10 潘根兴;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J];科技通报;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琪;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水利,王讲利;灰漠土速效养分测定方法的选择[J];新疆农业科学;1993年05期

2 李贵华;不同施肥条件下灰漠土肥力的变异与肥效的研究[J];土壤肥料;1994年05期

3 朱树秀,姚鹰,贾静贻;新疆灰漠土对~14C-辛硫磷的吸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5期

4 许咏梅,王讲利,刘骅;应用综合评分法评价新疆灰漠土土壤质量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5年04期

5 沈兵,姜涛;灰漠土老菜地施用生物钾肥和化学钾肥的比较[J];中国蔬菜;1997年03期

6 周斌;乔木;王周琼;;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7 张树勤;第一个“国家灰漠土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建成[J];土壤肥料;1990年05期

8 冯燕燕;蔡继红;侯振安;危常州;冶军;赵思峰;彭振宝;;多菌灵对新疆灰漠土壤中六种酶活性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曲环,赵秉强,陈雨海,刘骅,李秀英,张夫道;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1期

10 赵吴琼;李菊梅;徐明岗;周连仁;;长期不同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磷组分的变化[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万里;王讲利;刘骅;赵秉强;张夫道;;灰漠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定位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骅;王讲利;毛端明;桂真;赵秉强;张夫道;;长期定位施肥对灰漠土磷肥肥效与形态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付明鑫;向敏超;许咏梅;王慧;;北疆灰漠土棉区棉花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许咏梅;马兴旺;杨涛;刘骅;王斌;;HA(Humic acids)对灰漠土钾素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李中阳;李菊梅;徐明岗;;长期不施磷肥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及速效磷的变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周娟;颜增光;关亮;蒋金炜;汤清波;李发生;;我国典型土壤中外源镍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会民;徐明岗;;长期施肥下钾肥农学效率演变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曾胜和;付明鑫;张磊;高志建;何帅;夏东利;张荣;;滴灌小麦棉花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初报[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菁菁;;HCB和DDT在土壤不同粒径级份中分布的时间效应[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会民;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钾素演变特征及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絮花;施肥制度与土壤可持续利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佟小刚;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曹宁;基于农田土壤磷肥力预测的我国磷养分资源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丽;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磷素有效性影响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2 李中阳;我国典型土壤长期定位施肥下土壤无机磷的变化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于荣;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4 解丽娟;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分布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周娟;我国典型土壤中铜和镍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毒性效应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世杰;泥浆反应体系中零价铁还原硝基苯的过程与机理探索[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王锐;提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氨氮去除效果的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施用生物黑炭对新疆灰漠土肥力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409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