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偃松生物量和生长过程

发布时间:2017-06-17 10:13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偃松生物量和生长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偃松(Pinus pumila)是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树种之一,也是松树中罕见的灌木状小乔木,在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研究偃松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法调查了山脊和谷底偃松的生长状况,包括径向的直径和年轮宽度生长以及纵向的伸长生长。参考乔木树种直径和树高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数据特点,拟合了偃松树干伸长生长和直径生长模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程,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另外,还使用轮生枝法对偃松树干伸长生长进行了研究,使用年轮条分析了年轮宽度随时间的变化,并与树干解析法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为了了解偃松单株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使用嵌套回归法对偃松伐倒木或者活立木进行调查,利用异速生长模型拟合了偃松单株各组分的生物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容性处理。并以大兴安岭满归地区的偃松矮曲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年轮分析,结合单株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估算了偃松矮曲林的地上生物量及其生长量。结果显示:使用树干解析法得出的单个年轮的平均宽度、年轮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略高于使用年轮条分析的结果,分别高了3.70%、4.88%和3.70%。故在分析树干倾斜生长树种的年轮生长时,使用树盘是较为理想的样品。无论是在谷底还是山脊,偃松伸长生长均呈二项式变化。在谷底和山脊,直径生长分别以幂函数和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较好,茎长-基径最优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项式模型。山脊处的偃松伸长生长、直径生长和年轮生长均较谷底的快,这不仅与树种自身生长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关。偃松单木各组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显著,决定系数均大于0.80。偃松矮曲林地上生物量为62.54 t·hm-2,木质部、树皮、枝条和针叶生物量分别为33.98、5.04、14.90和8.63 t·hm-2。矮曲林近五年地上生物量生长量为3.51t hm-2 yr-1,较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包括内蒙古和黑龙江省部分)偃松矮曲林的地上总生物量为1105万t,以含碳率为50%为准,其固碳量为551万t,碳密度为31119thm-2。在北方严寒地区,偃松矮曲林的生物量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关键词】:嵌套回归 生长模型 相容性生物量模型 生长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7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 生物量和生长10-11
  • 1.2.1 生物量10
  • 1.2.2 生长10-11
  • 1.3 偃松研究现状11-17
  • 1.3.1 偃松国内研究进展11-14
  • 1.3.2 偃松国外研究进展14-17
  •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21
  • 2.1 研究内容17
  • 2.2 技术路线17-18
  • 2.3 研究特色18-21
  • 3 研究地区概况21-25
  • 3.1 地理位置21
  • 3.2 自然条件21-22
  • 3.2.1 地貌21
  • 3.2.2 气候21-22
  • 3.2.3 土壤22
  • 3.3 森林资源概况22-25
  • 3.3.1 森林植被概况22-23
  • 3.3.2 偃松林分布与结构23-25
  • 4 研究方法25-33
  • 4.1 生长过程研究25-28
  • 4.1.1 径向生长调查25-27
  • 4.1.2 树干伸长生长测定27
  • 4.1.3 生长过程模型建立27-28
  • 4.2 生物量调查28-33
  • 4.2.1 样地调查28-29
  • 4.2.2 单木生物量模型建立29-30
  • 4.2.3 偃松矮曲林地上生物量和生长量估算30-33
  • 5 结果33-49
  • 5.1 偃松生长过程33-40
  • 5.1.1 树干结构33
  • 5.1.2 偃松年轮生长33-34
  • 5.1.3 偃松直径生长34-36
  • 5.1.4 偃松树干伸长生长36-39
  • 5.1.5 树干长度与基径的关系39-40
  • 5.2 偃松地上生物量40-49
  • 5.2.1 偃松树干基径分布和树皮率40-42
  • 5.2.2 树干生物量模型42
  • 5.2.3 枝条生物量模型42-43
  • 5.2.4 针叶生物量模型43-44
  • 5.2.5 单株相容性生物量模型44-45
  • 5.2.6 偃松单木生物量及其分配45
  • 5.2.7 满归地区偃松矮曲林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45-47
  • 5.2.8 偃松矮曲林地上生物量生长量47-49
  • 6 讨论与结论49-57
  • 6.1 偃松生长过程49-52
  • 6.2 偃松单木生物量52-53
  • 6.3 偃松矮曲林生物量53-55
  • 6.3.1 偃松矮曲林地上生物量53-54
  • 6.3.2 偃松矮曲林地上生物量生长量54
  • 6.3.3 偃松矮曲林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估计54-55
  • 6.4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7
  • 个人简介67-69
  • 导师简介69-71
  • 研究成果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王金牛;石福孙;高景;吴宁;;青藏高原东缘野生暗紫贝母生物量分配格局对高山生态环境的适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3年03期

2 黄丽铭;薛立;王相娥;谢腾芳;任向荣;曹鹤;;不同密度下大叶相思幼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格局[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解蕊;李俊清;赵雪;李楠;;林冠环境对亚高山针叶林下缺苞箭竹生物量分配和克隆形态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6期

4 林晓明;徐程扬;王奇峰;王连军;;氮、磷对107杨苗木生物量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刘瑞;靳虎甲;马全林;王耀琳;李银科;孙涛;宋德伟;朱国庆;;甘肃景电灌区不同栽植年限枸杞生物量分配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2年10期

6 尹刚强;田大伦;方晰;项文化;邓湘雯;;湖南会同4种退耕还林模式幼林生物量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杨莹;王传华;刘艳红;;光照对鄂东南2种落叶阔叶树种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22期

8 王仁忠,祖元刚,聂绍荃;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9 王俊峰,冯玉龙;光强对两种入侵植物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10 田大伦,盘宏华,康文星,方海波;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梅;唐赛春;刘明超;岑艳喜;蒲高忠;韦春强;;水分对三叶鬼针草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陈香;胡雪华;陆耀东;黄伟;鞠建文;郭永久;;铝胁迫对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马长明;刘广营;王广海;张立民;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马长明;刘广营;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马长明;张燕华;王树峰;徐郑周;;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周晓兵;张元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类型一年生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氮素增加的响应差异[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7 杨同辉;达良俊;;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生物量[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丹凤;刘苑秋;黄国贤;柳恒饶;;能源树种晚松生物量及其能源利用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吴平;李保国;郭焱;张智才;;根系结构生长发育通用模型的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贵周;蔡传涛;罗媛;刘宝;孙成逊;;不同混农林种植模式下灯台树生物量和生长规律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五星;兼性金属型植物齿果酸模生物量分配变异及其机制[D];武汉大学;2011年

2 蔡烁;金沟岭林场三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谭骏珊;会同杉木人工林连栽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范娟;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时空格局及其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宁波;樟子松人工林结构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谢永宏;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黄兴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赵新华;播期与氮素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氮积累分配和棉铃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北京地区刺槐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开;八种落叶树种的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范小莉;长白山地区云冷杉林和近原始林林下灌草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杨洪国;四川巨桉纸浆原料林幼龄生物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5 裴雅茹;北京山地人工林生物量测定与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樊维;土壤氮素对克氏针茅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黎如;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陈国荣;闽南山地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王天博;福建将乐马尾松人工林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张丽琼;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偃松生物量和生长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458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