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探讨寄生蜂在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替代B型烟粉虱的过程中是否起作用,我们在实验室条件(温度27±1℃,光周期16L:8D,相对湿度RH70%~80%)下,观察了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寄生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行为,研究了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选择性、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取食数量及个体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浅黄恩蚜小蜂体外检测时间在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间差异不显著,而寄生Q型烟粉虱若虫时的体内检测和产卵时间(190.2±14.6s)显著高于寄生B型时所用时间(140.0±7.5s)。在非选择条件下,浅黄恩蚜小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的数量(8.1±0.5头)及总产卵量(9.3±0.6粒)显著高于仅提供Q型烟粉虱的寄生数量(6.3±0.5头)及总产卵量(7.0±0.6粒);而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选择性条件下,该蜂寄生B型烟粉虱若虫量(3.1±0.4头)、总产卵量(3.8±0.5粒)及被寄生若虫单头着卵量(1.2±0.1粒)都显著高于寄生Q型烟粉虱时的情况(1.8±0.3头、1.8±0.4粒、0.7±0.1粒)。被寄生蜂取食的B型与Q型烟粉虱数量间差异不显著,但对于同一生物型而言,交配过的雌蜂能够取食更多的烟粉虱若虫。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雌蜂卵-黑蛹(7.2±0.1d)、黑蛹-羽化(5.2±0.1d)的发育时间与以Q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的相应发育时间(7.3±0.1d,5.6±0.1d)间无显著性差异。以B型烟粉虱为寄主时寄生蜂的羽化率(73.55%±1.42%)与以Q型烟粉虱为寄主时的羽化率(68.42%±13.01%)间差异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虽然浅黄恩蚜小蜂发育时间、羽化率在烟粉虱2种生物型间无显著差异,但该小蜂倾向于B型烟粉虱若虫作为寄主,而且,以B型烟粉虱若虫为寄主时,小蜂的产卵量和寄生若虫数量均增加。但田间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是否有助于Q型烟粉虱成为B型和Q型混合种群的优势种群,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关键词】: 浅黄恩蚜小蜂 烟粉虱 生物型 寄生行为 寄主选择
【基金】: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11920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S476.3
【正文快照】: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生物型种类多样,其中B型和Q型是2种危害最严重的生物型(Li,2006;万方浩等,2009)。20世纪80年代以来,B型烟粉虱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相继在美国、中国及其他国家暴发成灾(Brown et al.,1995;DeBarro et al.,1998;罗晨等,2002;Liu et al.,2007)。Q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郑琼华,傅建炜,黄蓬英,古德祥;粉虱寄生蜂种类的调查与鉴定[J];华东昆虫学报;2000年02期
2 万方浩;张桂芬;刘树生;罗晨;褚栋;张友军;臧连生;纠敏;吕志创;崔旭红;张丽萍;张帆;张青文;刘万学;梁沛;雷仲仁;张永军;;B型烟粉虱的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2期
3 罗晨,姚远,王戎疆,阎凤鸣,胡敦孝,张芝利;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J];昆虫学报;2002年06期
4 褚栋;刘国霞;陶云荔;张友军;;烟粉虱复合种内共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意义[J];昆虫学报;2006年04期
5 李元喜;罗晨;周长青;周淑香;张帆;;烟粉虱两种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及寄主竞争关系研究[J];昆虫学报;2008年07期
6 李元喜,刘树生;拟寄生昆虫中的过寄生现象[J];昆虫知识;2001年03期
7 邱宝利,任顺祥,林莉,王兴民;广东省烟粉虱蚜小蜂种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J];昆虫知识;2004年04期
8 褚栋,张友军,丛斌,徐宝云,吴青君;云南Q型烟粉虱种群的鉴定[J];昆虫知识;2005年01期
9 陈庭慧;张帆;贾栋伟;李元喜;;一种标定烟粉虱若虫位置及判断若虫发育阶段的方法[J];昆虫知识;2009年06期
10 张世泽,郭建英,万方浩,张帆;丽蚜小蜂两个品系寄生行为及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选择性[J];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鹏,谢明,岳梅,许维岸;温度对B型烟粉虱试验种群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2 纠敏;汪伦记;李西波;段毅;;入侵B型与Q型烟粉虱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3 宋建军;刘红宵;仇燕;田鹏;;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10年07期
4 张学卫;吴丽欣;高宝嘉;;松毛虫mtDNA PCR反应体系优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联德;黄建;;烟粉虱的为害及其生物防治策略[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黄建;王利华;;福建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莫圣书;王玉洁;赵冬香;;中国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8 陈奕磊;蔡冲;;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选择性的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9 郑宇;赵建伟;何玉仙;黄建;;福建省烟粉虱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和ISSR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2年05期
10 张爱红;刘帅;邸垫平;孙茜;苗洪芹;;番茄黄化曲叶病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晨;;烟粉虱的种下变异和我国的分布现状[A];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昆虫保护、利用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褚栋;张友军;Brown JK;丛斌;徐宝云;吴青君;朱国仁;;Q型烟粉虱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我国[A];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昆虫保护、利用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褚栋;张友军;万方浩;;美国对Q型烟粉虱入侵的应急措施及其启示[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4 林克剑;张永军;吴孔明;梁革梅;郭予元;;入侵种烟粉虱寄主选择机制和扩散能力的研究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5 娄蕴萍;张友军;吴青君;徐宝云;朱国仁;;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遗传分化的影响[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6 张丽萍;张友军;张文吉;张贵云;;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7 陈利纳;张永军;李瑞军;林克剑;郭予元;;抗性B型烟粉虱三种代谢酶变化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部分序列突变[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于江南;王登元;邓菲菲;陈丹;李杰;;温度对棉花上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9 吴永汉;许方程;胡彬彬;;10%烯啶虫胺水剂等防治黄瓜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A];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集[C];2008年
10 虞国跃;符悦冠;贤振华;;海南、广西发现外来双钩巢粉虱[A];“回眸六十年,再创新局面”——北京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联德;蜡蚧轮枝菌毒素及其对烟粉虱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2 谭周进;烟粉虱(Bemisia tabaci)内共生菌分子变异、传毒相关groEL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3 戴小枫;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4 任翔;水稻抗褐飞虱基因遗传分析与分子功能图谱构建[D];武汉大学;2003年
5 贺虹;中国麦红吸浆虫地理种群遗传变异及基因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张丽萍;外来入侵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对噻虫嗪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王海鸿;B型烟粉虱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与胁迫耐受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罗宏伟;小黑瓢虫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杨海元;两个野生稻来源的抗褐飞虱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马德英;B型和Q型烟粉虱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进化和抗药性治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冲;烟粉虱生物型鉴定、抗药性监测、杀虫剂的配方筛选及其增效生化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万珊;柑橘粉虱对柑橘叶片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其遗传分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永汉;温州地区B型烟粉虱发生与防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孙地冰;两种入侵烟粉虱之间的竞争取代及其行为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蕊蕊;媒介虫口密度、植株苗龄及温度对烟粉虱传播台湾番茄曲叶病毒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6 黄蓬英;粉虱寄生蜂种类调查与分类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7 李中新;茶翅蝽沟卵蜂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8 陈倩;B型烟粉虱种群动态及丽蚜小蜂生物学特性和简易繁蜂方法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9 林晓佳;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线粒体DNA COⅠ基因遗传差异及其PCR鉴定试剂盒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刘建文;中国网翅蝗科部分种类线粒体D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荣,杨木林;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85年03期
2 韩宝瑜;茶园黑刺粉虱天敌名录及对该害虫的制约[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01期
3 张芝利;关于烟粉虱大发生的思考[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4 罗晨,张君明,石宝才,张帆,张芝利;北京地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调查初报[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5 石宝才,罗晨,张君明,宫亚军,路虹,张芝利;12种药剂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田间药效试验[J];北京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6 阎凤鸣;粉虱的形态变异[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7 张桂芬;付守三;;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个体发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8 杨志信;黑刺粉虱的两种重要寄生蜂[J];中国柑桔;1995年02期
9 黄建,郑琼华,傅建炜,黄蓬英,古德祥;粉虱寄生蜂种类的调查与鉴定[J];华东昆虫学报;2000年02期
10 林莉,任顺祥;变叶木品种对B型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丽萍;外来入侵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对噻虫嗪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王海鸿;B型烟粉虱热休克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与胁迫耐受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崔旭红;B型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热胁迫适应性及其分子生态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仙;杨秀娟;翁启勇;黄建;王利华;;福建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武淑文;王震宇;吴益东;;B和Q型烟粉虱种群竞争与抗药性的关系[J];昆虫知识;2010年06期
3 胡雅辉;孙书娥;高阳;;长沙市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生物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陈冲;马娟;王欣茹;覃春华;李建洪;;湖北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J];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01期
5 潘长虹;马玉萍;陶小祥;孔令军;陈永凡;彭理;;烟粉虱的识别与鉴定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2期
6 高长生;褚栋;刘国霞;陶云荔;;Q型烟粉虱种群微卫星位点BEM06的变异检测[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7 饶琼;罗汉钢;汪细桥;周国珍;张宏宇;罗晨;;武汉地区烟粉虱的危害及其生物型鉴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褚栋;毕玉平;张友军;娄蕴萍;;烟粉虱生物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12期
9 邱宝利;任顺祥;温硕洋;S.N.MANDOUR;;中国3种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种群DNA多态性研究(英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Muhammad Z.AHMED;沈媛;金桂华;任顺祥;杜予州;邱宝利;;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烟粉虱的种群及寄主分化(英文)[J];昆虫学报;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琼;张宏宇;罗晨;;湖北省烟粉虱生物型调查及入侵型B型和Q型的扩散[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邱宝利;沈媛;刘丽;杜予州;任顺祥;;烟粉虱在我国的生物型分化及其抗药性差异形成机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小玺;彭伟录;任顺祥;邱宝利;;国内三种不同生物型烟粉虱的杂交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胡雅辉;;长沙市烟粉虱种群动态及生物型[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5 谭永安;肖留斌;孙洋;季英华;柏立新;;江苏地区烟粉虱的为害及地理种群遗传分布[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继红;张帆;李元喜;;B型和Q型烟粉虱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7 王继红;李元喜;张帆;;浅黄恩蚜小蜂对烟粉虱生物型的寄生行为的选择[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8 刘树生;万方浩;;烟粉虱的入侵生物学和持续治理[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袁莉民;周福才;杜予洲;;环境扫描电镜在烟粉虱生物型分型鉴定上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任顺祥;邱宝利;吴建辉;沈斌斌;;烟粉虱灾变规律及其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靖;罗晨:治小虫,成大事[N];科技日报;2010年
2 省植保总站 刘光涛 姜京宇;警惕烟粉虱对秋菜的危害[N];河北科技报;2007年
3 胡善斌 段甲珍;湖北枣阳加大防治烟粉虱力度[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常熟市植保植检站供稿;立足预防,,控制烟粉虱越冬虫源[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5 扬农;防治大棚烟粉虱刻不容缓[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6 河北省植保站 姜京宇;今秋烟粉虱暴发警报[N];河北农民报;2007年
7 苏恒山 丁志宽;大棚蔬菜烟粉虱重发原因及防治[N];河南科技报;2007年
8 松蔬;减轻秋冬作物烟粉虱危害[N];东方城乡报;2007年
9 陈宝宽 丁志宽;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10 水清;烟粉虱危害可致棉花大幅度减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琼;我国烟粉虱生物型、遗传分化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震宇;烟粉虱吡虫啉抗性的监测与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郭建洋;烟粉虱卵黄发生、卵黄蛋白及其受体基因序列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潘慧鹏;烟粉虱Q型替代B型的生态学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李萌;烟粉虱—双生病毒—寄主植物互作及植物防御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刘佰明;B型和Q型烟粉虱竞争取代的取食行为学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何玉仙;烟粉虱种群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8 阮永明;浙江B型和非B型ZHJ-1烟粉虱共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徐冉;大豆抗烟粉虱的鉴定与遗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臧连生;B型对浙江本地非B型烟粉虱的竞争取代及其行为机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冲;烟粉虱生物型鉴定、抗药性监测、杀虫剂的配方筛选及其增效生化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艳敏;温度锻炼与交互胁迫对Q型烟粉虱存活及生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利锋;外来入侵生物-B型烟粉虱对噻虫嗪抗药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4 周隆;B和Q型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适应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大山;不同寄主植物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和取食行为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彭露;B型烟粉虱与温室粉虱唾液酶系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丛林;B型烟粉虱对高温胁迫的生殖和行为响应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欧阳智刚;双生病毒的检测及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孙地冰;两种入侵烟粉虱之间的竞争取代及其行为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姚远;不同药剂对烟粉虱防治效果及阿维菌素应用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烟粉虱生物型对浅黄恩蚜小蜂寄主选择及个体发育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49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