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生长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7-07-20 07:06

  本文关键词:宁夏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生长及生物量分配对放牧干扰的响应


  更多相关文章: 荒漠草原 生物量分配 放牧强度 甘草 牛心朴子


【摘要】:于2011年植物生长旺季(8月)在围封禁牧(NG)、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区分别随机选取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各15株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生长特征、各植物构件生物量及生物量资源分配差异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为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甘草株高和地径、牛心朴子株高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且均在轻度放牧条件下最高,重度放牧时则显著降低。(2)甘草和牛心朴子的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不同放牧强度间差异显著;甘草和牛心朴子根系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加强变化趋势不同。(3)甘草和牛心朴子生物量分配的总体格局为:根叶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甘草根生物量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茎生物量比呈下降的趋势,叶生物量比呈上升趋势,而牛心朴子根生物量比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认为,不同放牧强度下两种植物形态可塑性和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差异反映出植物生态适应策略的不同。
【作者单位】: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大学
【关键词】荒漠草原 生物量分配 放牧强度 甘草 牛心朴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125,310002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5B01)
【分类号】:Q948
【正文快照】: 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银川750021)植物生物量作为草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对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性作用[1-2]。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每一种植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都影响草原群落的发生和发展,影响程度因不同植物种类而不同[3]。植物在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红;闫训友;史振霞;;豆科甘草属植物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7年07期

2 张继,姚健,丁兰,郭守军,杨永利;甘草的利用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00年02期

3 陈绍淑;何生虎;;牛心朴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7期

4 米海莉,许兴,李树华,何军,魏玉清,王具宏;干旱胁迫下牛心朴子幼苗的抗旱生理反应和适应性调节机理[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4期

5 张克斌,李瑞,侯瑞萍,乔锋,杨俊杰;宁夏盐池县不同荒漠化治理措施植物多样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04期

6 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周瑞莲;放牧胁迫下沙质草地植被的受损过程[J];生态学报;2003年08期

7 胡继超,姜东,曹卫星,罗卫红;短期干旱对水稻叶水势、光合作用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8 李金花,李镇清,刘振国;不同刈牧强度对冷蒿生长与资源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3期

9 汪诗平;草原植物的放牧抗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红,杨允菲;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地羊草种群有性生殖数量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娟;周勋波;陈雨海;杨国敏;徐德力;杨荣光;;冬小麦群体不同分布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孔郑;李秋娜;蒋晓燕;;合肥地区高校春季草坪杂草调查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3 张清云;赵久顺;李绍先;蒋齐;李明;;不同栽培因子对甘草产量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5期

4 吴三林;罗利群;刘瑞峰;陈封政;;乐山城区结缕草草坪杂草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5 王岩春;干友民;李志丹;;亚高山退化草甸土壤性状分析及评价因子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6 刘强;罗军;曹社会;;陕南牧草引种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7 申亚梅;童再康;蔡建国;吴家森;张素雅;;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8 付春晓;陶莉;郭景山;吴琼;刘贵德;;冬小麦叶水势变化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9 封建民;李晓华;孟艳;;沙漠化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以通辽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10 王林学;杨义;刘帮银;杨丽军;杨剑虹;;施氮量对玉米植株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泳;王光辉;李伟;孟博;宁国鹏;王德成;;我国草地的机械改良技术发展分析[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2 李伟;王光辉;尤泳;孟博;袁洪方;王德成;;草地破土切根机检测方法的研究[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瑞显;王友华;陈兵林;郭文琦;周治国;;花铃期干旱胁迫下氮素水平对棉花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任新茂;李金才;孙红春;刘灵娣;刘连涛;李存东;;干旱胁迫下棉花光合产物在下部“铃-叶系统”中运转分配规律研究[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曾日秋;洪月云;洪建基;卢劲梅;;牧草蔗新品系的生产性能及品质分析[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马莉;;略论草原生态旅游的法律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方元平;袁宝妮;项俊;;磷胁迫下蕹菜幼苗生长的适应性反应[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樊华;李素云;张安;;黄羊滩小流域不同植被建设措施对沙化土地理化性质的影响[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9 朱首军;邓民兴;周米京;;志丹黄土丘陵区优良牧草引种试验研究[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余华;陈芳;;甘草酸的粗提工艺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鱼小军;牦牛粪维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机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焦婷;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雷妮娅;拟南芥表型可塑性及其代际传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荣华;鸭茅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鲁为华;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颜日明;聚球藻7942光自养本征生长动力学及其能量利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戴开结;滇中云南松适应低磷环境的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陆燕元;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郝文芳;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廖艳;我国典型低温区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土壤呼吸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杨;川芎化学成分分离提取及结构鉴定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舒君;甘草中黄曲霉和赭曲霉毒素的累积规律对其质量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3 曾娟;石见穿抗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成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周鑫玉;石榴皮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杰;甘草降糖分散片有效化学成分及醛固酮样毒副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吴秀丽;陈靖;段海婧;秦路平;刘成;;老瓜头内生真菌LGT-L4代谢产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汪诗平,王艳芬,李永宏,陈佐忠;不同放牧率对草原牧草再生性能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3 韩国栋,李博,卫智军,杨静,吕雄,李宏;短花针茅草原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的研究──Ⅰ.植物净生长量[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4 杨利民,王仁忠,李建东;松嫩平原主要草原群落放牧干扰梯度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5 贾树海,王春枝,孙振涛,李绍良,陈有君,靳存旺;放牧强度和时期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压实效应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9年03期

6 刘伟,王启基,王溪,周立,李有福,李发吉;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J];草地学报;1999年04期

7 张继,姚健,丁兰,郭守军,杨永利;甘草的利用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00年02期

8 王无怠;孟宪政;;甘肃省甘草资源及开发研究[J];草业科学;1989年01期

9 李希来;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10 王艳芬,汪诗平;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及品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达能太;曹敏慧;刘图雅;李国忠;苏依勒其其格;;阿拉善左旗草地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铭;薛立;王相娥;谢腾芳;任向荣;曹鹤;;不同密度下大叶相思幼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格局[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马兰涛;陈双林;邹跃国;庄裕根;;Guadua amplexifolia现存生物量分配和竹材物理结构研究[J];广西植物;2009年02期

3 解蕊;李俊清;赵雪;李楠;;林冠环境对亚高山针叶林下缺苞箭竹生物量分配和克隆形态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6期

4 刘瑞;靳虎甲;马全林;王耀琳;李银科;孙涛;宋德伟;朱国庆;;甘肃景电灌区不同栽植年限枸杞生物量分配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2年10期

5 杨昊天;李新荣;刘立超;贾荣亮;王增如;李小军;李刚;;荒漠草地4种灌木生物量分配特征[J];中国沙漠;2013年05期

6 刘贵周;蔡传涛;罗媛;刀祥生;;两种萝芙木生物量分配与估测模型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9年01期

7 杨莹;王传华;刘艳红;;光照对鄂东南2种落叶阔叶树种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22期

8 王仁忠,祖元刚,聂绍荃;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9 丁建林;韩越;包维楷;向双;;岷江百合的生物量分配对策及其海拔效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年02期

10 王俊峰,冯玉龙;光强对两种入侵植物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玉梅;唐赛春;刘明超;岑艳喜;蒲高忠;韦春强;;水分对三叶鬼针草形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陈香;胡雪华;陆耀东;黄伟;鞠建文;郭永久;;铝胁迫对入侵植物北美车前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马长明;刘广营;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马长明;刘广营;王广海;张立民;杨飞;王欣;;燕山山地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马长明;张燕华;王树峰;徐郑周;;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周晓兵;张元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类型一年生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氮素增加的响应差异[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7 杨同辉;达良俊;;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生物量[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丹凤;刘苑秋;黄国贤;柳恒饶;;能源树种晚松生物量及其能源利用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吴平;李保国;郭焱;张智才;;根系结构生长发育通用模型的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贵周;蔡传涛;罗媛;刘宝;孙成逊;;不同混农林种植模式下灯台树生物量和生长规律研究[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五星;兼性金属型植物齿果酸模生物量分配变异及其机制[D];武汉大学;2011年

2 蔡烁;金沟岭林场三种森林类型生物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谭骏珊;会同杉木人工林连栽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宁波;樟子松人工林结构动态及生物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谢永宏;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黄兴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7 赵新华;播期与氮素对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生物量、氮积累分配和棉铃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北京地区刺槐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开;八种落叶树种的当年枝形态学特征与生物量分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范小莉;长白山地区云冷杉林和近原始林林下灌草生物量预测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杨洪国;四川巨桉纸浆原料林幼龄生物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5 裴雅茹;北京山地人工林生物量测定与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6 樊维;土壤氮素对克氏针茅群落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黎如;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丽琼;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胡莎莎;新疆典型森林类型生物量监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10 陈国荣;闽南山地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6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566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