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7-14 09:23

  本文关键词:棉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年

棉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马云艳  

【摘要】: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病害。本研究以棉秆生物炭为材料,探索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原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微菌核萌发、毒素作用及拮抗放线菌的影响;研究了棉秆生物炭对棉花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棉秆生物炭对棉花生长及诱导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棉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微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弱,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有较强的减毒作用。液态培养条件下,棉秆生物炭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在固态培养下对菌丝体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生物炭能减慢微菌核的萌发速率,但对最终萌发率无影响;液态培养中加入棉秆生物碳对大丽轮枝菌毒素有较强的减毒作用。在摇床培养中期,加入2g/L生物炭处理与对照棉种在培养12天时的发芽率分别为53.3%与33.3%(P0.05);前期、中期及后期加入0.5g/L生物炭处理的棉花幼苗总长度分别为对照的4.9、2.1及3.2倍;加入棉秆生物碳处理甜瓜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及总苗长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棉苗浸泡试验表明,生物炭能减轻大丽轮枝菌毒素对棉花的毒害。在大丽轮枝菌发酵液浸泡24h时,生物炭加入量为1g/L和2g/L处理的棉苗根系活力分别较大丽轮枝菌毒素对照提高43.0%和41.6%,而1g/L生物炭处理棉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大丽轮枝菌毒素对照分别降低25.2%和14.7%。 2.棉秆生物炭对放线菌的拮抗作用无明显影响。 3.棉秆生物炭对棉花连作土壤中微生物区系有一定影响。单施25.0g/kg和50.0g/kg生物炭,使B/F、B/A分别增加186.0%、195.5%和44.9%和37.8%,且土壤中优势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与生防菌剂配施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的数量且改变了优势微生物数量和比例,尤其提高了细菌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100.0g/kg生物炭与菌剂配施使土壤中链霉菌的数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但使小单孢菌的数量降低;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生物炭都增加了接入生防菌的检出量;在3个不同生物炭浓度处理中都分离到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到,但在对照土壤中未检出。 4.向棉花连作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对棉花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①单施生物炭处理:50.0g/kg生物炭使棉苗根系鲜重、干重和长度分别较对照增加33.0%、3.7%和41.9%,,而100.0g/kg生物炭使棉苗总鲜重、地上鲜重、根系鲜重分别较对照降低48.9%、49.7%、37.8%;100.0g/kg生物炭和对照在12d时出苗率分别为20.0%和90.0%,(P0.05)。)②生物炭与生防菌剂配施处理:25.0g/kg和50.0g/kg生物炭对棉花幼苗出苗率、生物量及生物性状物无显著影响,100.0g/kg生物炭使棉苗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和根系鲜重分别较对照显著减少了42.0%、29.3%和36.2%。 5.盆栽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棉花生长、诱导酶活性及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①3周时,施炭处理棉花幼苗出苗率和真叶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79.6%~111.1%和24.7%~27.7%。在棉花生长21周时,50.0和100.0g/kg生物炭处理棉花总鲜重较对照分别增加33.0%和40.3%,25.0和100.0g/kg生物炭处理分别使棉花根系鲜重和须根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0.6%和37.9%。②生物炭处理棉花叶片、根系防御酶活性及根系活力较对照略有降低。③生物炭处理棉花叶片胞间CO2浓度较对照降低19.2%~48.8%(P0.05);100.0g/kg生物炭使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32.8%(P0.05)。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435.621.2;S5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瑞;史加亮;杨秀凤;;棉花抗黄萎病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2 王法宏,王旭清,刘素英,王晓理;根系分布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1997年04期

3 杨玉锋;;不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4 管珺;杨文革;王瑞荣;胡永红;沈飞;;蜡样芽孢杆菌CMCC63305的促生·抑菌及杀虫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5 姜占发,刘大群;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现状及展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王江柱,董金皋,王玉真;非寄生专化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致病机制研究现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7 吴凤芝,赵凤艳;根系分泌物与连作障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郑重,赖先齐,邓湘娣,戴志刚;试论新疆棉区的秸秆还田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0年02期

9 安增莉;侯艳伟;蔡超;薛秀玲;;水稻秸秆生物炭对Pb(Ⅱ)的吸附特性[J];环境化学;2011年11期

10 陈宗泽,殷勤燕,戴秉丽,王旭明,邹永久,杨振明;连作大豆土壤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伟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昭英,孙小镭,刘世琦,高俊凤;乙烯在黄瓜体内分布及周年变化动态研究初报[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2 梁太波,张淑香,史春余,王汝娟,杨馥成;活力素对菠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3 曹世彪,陈双臣,李志娟;土壤调理剂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4 叶宝兴,毛达超,刘学春;超级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力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5 孙慧敏;于振文;颜红;史桂萍;;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磷量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6 高群;孟宪志;于洪飞;;连作障碍原因分析及防治途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7 萧蓓蕾;李德全;胡晓丽;;盐胁迫对转ZmPP2C2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8 于文艳;刘世琦;梁庆玲;郝树芹;;大蒜二倍体与四倍体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9 周玉;赵鸣;马惠;夏晓明;;不同级别黄萎病对棉花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10 李凯;杨建平;马宁;殷昭平;冯其伦;;低温处理对裸仁南瓜幼苗抗寒性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艺梅;郑琳;华平;胡秋丽;黄霞;;糙米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变化的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科卷)[C];2005年

2 裴孝伯;解静;余纪柱;;不同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果实Vc、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影响[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丽平;赵方贵;李敏;杨延杰;陈宁;;几种蔬菜根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7 李婷婷;张秀新;吕英民;;盆栽芍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筛选[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8 孔佩佩;杨树华;贾瑞冬;葛红;;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切花月季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9 许瑛;陈煜;陈素梅;张海平;陈发棣;管志勇;蒋甲福;;低温处理对菊花叶片SOD酶和CAT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10 房晓君;王奎玲;刘庆超;刘庆华;;铃兰耐阴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霞;榛子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与良种选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春波;草莓枯萎病菌对多菌灵及戊唑醇的抗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庆莲;苹果多胺和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陈业兵;银胶菊化感潜力及其潜在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俊忠;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冯福学;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种培芳;荒漠植物红砂、白刺和沙拐枣抗旱指标及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振东;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杨江山;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培英;新疆草坪用野生偃麦草种质资源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方;柑桔—糯米汁混合发酵酒的研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福存;发酵鸭血肠生产工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丹华;冷榨油茶籽制备油茶籽粕蛋白及多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吟;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的相关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保鲜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敏;基于SSR、ISSR和RAPD对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余洋;卤制甲鱼加工工艺及贮藏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雷莹;柑橘果实化渣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郑芳;茶树接种VA菌根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郭春艳;海洋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DM09在油菜中的定植及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罗丽;柠檬形克勒克酵母(34-9)对柑橘意大利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清和,吴洵耻,吴传德,潘大陆,胡茂荣;山东省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一)——鉴定技术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1980年01期

2 封海胜;张思苏;万书波;隋清卫;左学青;;花生连作对土壤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3年01期

3 张子俊;张元亮;;棉花黄萎病拮抗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4 管珺;杨文革;王瑞荣;胡永红;沈飞;;蜡样芽孢杆菌CMCC63305的促生·抑菌及杀虫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5 范镇基;氨基酸农药的新进展[J];氨基酸杂志;1992年03期

6 徐玉恒,陈香艳,孔令国,卞建波,张永涛,徐忠臣,田英欣,彭金海;花生白绢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05期

7 宋裕忠;茄子白绢病菌及其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10期

8 张存松,霍治邦,李相涛;瓜类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北方园艺;2002年03期

9 庄敬华,刘淑花,王传世,付波;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的防治效果[J];北方园艺;2005年05期

10 霍建勇,孙立春,孙孝和,李好琢,刘顺;番茄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2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窦道龙;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工程研究和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克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河;林振衡;付娅琦;王宏海;康全德;尤希凤;;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何绪生;耿增超;佘雕;张保健;高海英;;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3 何绪生;张树清;佘雕;耿增超;高海英;;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5期

4 谢祖彬;刘琦;许燕萍;朱春悟;;生物炭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向[J];土壤;2011年06期

5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2年01期

6 张千丰;王光华;;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J];土壤与作物;2012年04期

7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8 张伟;;生物炭创造“技术土壤”[J];农业知识;2013年23期

9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1期

10 姜玉萍;杨晓峰;张兆辉;陈春宏;王良军;;生物炭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清;;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苹;潘波;焦杏春;;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9 陈再明;陈宝梁;;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李程;李小平;;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刘霞;[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靖瑄;[N];沈阳日报;2012年

3 白云水;[N];江苏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晔;[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班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罗冰;[N];粮油市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郝晓明;[N];科技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李瑞林 通讯员 程晓云;[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2 姜志翔;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郑浩;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刘国成;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张振宇;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6 殷大伟;生物炭改良白浆土的初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7 苗微;生物炭陈化对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8 刘祥宏;生物炭在黄土高原典型土壤中的改良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9 徐振华;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的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鹏;生物炭对西唯因与阿特拉津环境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噁唑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明月;生物炭对土壤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郭文娟;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环境影响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唐行灿;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5 李际会;改性生物炭吸附硝酸盐和磷酸盐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王群;生物质源和制备温度对生物炭构效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白旭佳;污泥基生物炭制备及其保肥效能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马云艳;棉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及棉花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颜永毫;黄土高原地区石灰性土壤添加生物炭的温室气体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丹丹;半干旱区生物炭的土壤生态效应定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棉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7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