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珠江口悬浮泥沙与营养盐对生物生长影响的数模分析
本文关键词:夏季珠江口悬浮泥沙与营养盐对生物生长影响的数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珠江口 生态模型 生物生长 悬浮泥沙 营养盐
【摘要】:了解珠江河口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与分布规律,对保护珠江口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一个包含氮、磷循环,并考虑悬浮泥沙造成光衰减的珠江口生态-水动力耦合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生态变量的分布趋势.并且,通过设置数值敏感性实验,分析悬浮泥沙和营养盐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浮泥沙对珠江河口湾内的生物生长限制作用明显,磷酸盐对湾内与湾外的生物生长均有限制作用,在湾外海域限制作用明显;而珠江口水域相对丰富的氮盐对生物生长基本没限制.珠江口湾内水域生物生长主要受泥沙限制,湾外水域受营养盐限制,叶绿素浓度呈现从湾内往湾口递增,湾口往外递减的分布趋势,在湾口出现高值.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珠江口 生态模型 生物生长 悬浮泥沙 营养盐
【分类号】:P734.44
【正文快照】: 珠江为我国第二大河流,随着珠江沿岸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废物量和废水量也相应增加,大量的污染物通过河流或直接排放到珠江口,致使河口水质恶化,原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富营养化、赤潮等环境问题丛生[1-3].珠江年径流量约为3 412亿m3,4—9月为丰水期,10—3月为枯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卫强,李适宇;珠江口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2 黄邦钦,洪华生,柯林,曹振锐;珠江口分粒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6期
3 林以安,苏纪兰,扈传昱,张美,李炎,管卫兵,陈介中;珠江口夏季水体中的氮和磷[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年05期
4 林卫强,李适宇;珠江口水域化学耗氧量、溶解氧、无机磷与有机磷的三维水质数学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5 管卫兵,王丽娅,许东峰;珠江河口氮和磷循环及溶解氧的数值模拟 Ⅱ.模拟结果[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1期
6 蔡昱明,宁修仁,刘子琳;珠江口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3期
7 李孟国;伶仃洋三维流场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年03期
8 黄小平,黄良民;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台湾海峡;2002年04期
9 陈晓翔,丁晓英;利用SeaWiFS数据估算珠江口海域表层叶绿素浓度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景钦;珠江口八大口门营养盐的分布及入海通量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洁,吴仁海;珠江三角洲水环境问题及其调控方略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5期
2 闻建光;肖青;杨一鹏;柳钦火;周艺;;基于Hyperion数据的太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遥感估算[J];湖泊科学;2006年04期
3 刘桦,何友声;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J];海洋工程;2000年02期
4 杨茹君,王修林,韩秀荣,祝陈坚,石晓勇;海洋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及其生物粒径效应研究[J];海洋科学;2003年11期
5 宋金明;徐亚岩;张英;李学刚;袁华茂;;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最新进展[J];海洋科学;2006年02期
6 朱建荣,戚定满,肖成猷,吴辉;径流量和海平面变化对河口最大浑浊带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年05期
7 赵辉,齐义泉,王东晓,王文质;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4期
8 黄邦钦,洪华生,柯林,曹振锐;珠江口分粒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6期
9 彭静,彭期冬;珠江河口三角洲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10期
10 王晓蕾;周勤;;关于珠江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士芳;桩和桩群的水流阻力及其在潮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董壮;三维水流盐度数学模型[D];河海大学;2003年
3 杨茹君;不同环境污染物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粒径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李孟国;海岸河口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及对泥沙运动研究的应用[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5 罗孝俊;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和邻近南海海域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与有机氯农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6 孔令双;河口、海岸波浪、潮流、泥沙数值模拟[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7 满秀玲;小兴安岭北部沼泽湿地植被特征与营养元素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徐明德;黄海南部近岸海域水动力特性及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柴超;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现状与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10 丛丕福;海洋叶绿素遥感反演及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葛明;胶州湾氮、磷营养盐循环收支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庄建山;滇池控制水华示范区(2002-2003)初级生产及其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巧梅;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N的累积、迁移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程华胜;重金属在近江牡蛎体内的动力学及其生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林全泓;强风浪过程中近岸泥沙运动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7 祝云龙;滩塘水体营养盐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和鱼生长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覃超梅;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9 武晋宣;桑沟湾养殖海域氮、磷收支及环境容量模型[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苏柯;大亚湾核电液态排放的潮流污染扩散及海洋生态转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开钦,林诚二,牧秀明,村上正吾,徐保华,渡边正孝;长江干流主要营养盐含量的变化特征——1998~1999年日中合作调查结果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1期
2 贾国东,彭平安,傅家谟;珠江口近百年来富营养化加剧的沉积记录[J];第四纪研究;2002年02期
3 李军,刘丛强,王仕禄,周志华,朱兆洲,肖化云;太湖水体溶解营养盐(N、P、Si)的冬、夏二季变化特征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J];地球与环境;2005年01期
4 魏海燕;罗源湾的营养盐变化趋势和评价[J];能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5 逄勇,李毓湘;珠江三角洲污染物对东四口门通量影响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龙爱民,陈绍勇,田正隆;珠江口及近海水体中铜的含量和形态及其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7 高亚辉,金德祥,程兆第;厦门港微型浮游生物叶绿素的分布和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4年01期
8 焦念志;海洋浮游生物氮吸收动力学及其粒级特征[J];海洋与湖沼;1995年02期
9 沈志良;长江干流营养盐通量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7年05期
10 焦念志,王荣,李超伦;东海春季初级生产力与新生产力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柯东胜;钟思胜;;珠江口海域环境问题与对策[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李丽;吕颂辉;;广东沿海典型赤潮高发区海洋环境生态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梁钢华;监测显示:珠江口海域连续8年污染严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越于;广东启动2010年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监测工作[N];中国海洋报;2010年
3 东霖;珠江口环境质量恶化[N];中国海洋报;2007年
4 王秋蓉;广东海洋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N];中国海洋报;2007年
5 记者 苏稻香 通讯员 郭兴民;广东近海成了巨大的垃圾场[N];南方日报;2007年
6 范舟波 刘有才;珠江三角洲地质环境堪忧[N];中国矿业报;2003年
7 记者 潘虹 通讯员 梁雄伟;广东海监出台新举措遏制违法采砂行为[N];中国海洋报;2010年
8 记者 潘虹 通讯员 王明彪;南海分局启动“908专项”ST07区块水体环境调查与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记者 戴路 徐志良 潘虹 罗茜;科技创新与和谐南海[N];中国海洋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惠玲;寻找“失踪”的海底光缆[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珏;浮游植物时空发展的非线性特点与赤潮的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韩君;黄海物理环境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宋秀贤;我国典型海域营养盐特征对赤潮形成的影响及赤潮防治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4 黄东卫;渤海赤潮生态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根;赤潮藻类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分析及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庞勇;珠江口海区环境特征及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连健;珠江口水域溢油信息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68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76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