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生物炭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毒素作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棉秆生物炭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毒素作用的影响
【摘要】:棉花黄萎病难以防治的根源在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在土壤中形成的微菌核能抵抗不良环境,并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将棉秆加工成生物炭施入棉田,可克服棉秆直接还田的缺点,从源头上防止黄萎病菌进入土壤。为探索棉秆生物炭还田对棉花黄萎病原菌的影响机理,采用液态摇床培养及平皿固态培养法研究生物炭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萌发的影响;通过平皿内棉花和甜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生物炭对大丽轮枝菌毒素的减毒作用。结果表明:液态培养条件下,棉秆生物炭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在固态培养下对菌丝体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生物炭能减慢微菌核的萌发速率,但对最终萌发率无影响;液态培养中加入棉秆生物碳对大丽轮枝菌毒素有较强的减毒作用。在摇床培养中期,加入2.0 g·L-1生物炭处理与对照棉种在培养12天时的发芽率分别为53.3%与33.3%(P0.05);前期、中期及后期加入0.5 g·L-1生物炭处理的棉花幼苗总长度分别为对照的4.9、2.1倍及3.2倍;加入棉秆生物碳处理甜瓜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及总苗长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棉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微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弱,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有较强的减毒作用。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物碳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毒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65)
【分类号】:S435.621.2
【正文快照】: 作物秸秆富含多种养分。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生物有效性,增加作物产量。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主产棉区棉花连作现象十分严重,个别地区连作年限长达20年以上,棉花秸杆还田量已达400~500 kg·667m-2[1]。带病菌的棉花秸秆就地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占发,刘大群;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现状及展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郑重,赖先齐,邓湘娣,戴志刚;试论新疆棉区的秸秆还田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0年02期
3 刘占国,马峙英,张桂寅,吴立强;发病时间和发病速度对棉花黄萎病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年01期
4 陈宝梁;周丹丹;朱利中;沈学优;;生物碳质吸附剂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8年06期
5 林玲,张爱香,陈志石,顾本康,王跃;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6 朱荷琴,简桂良,宋晓轩;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型群落结构研究[J];棉花学报;2004年03期
7 李晓宇,胡明,朱宝成,马平;氨基酸铜对棉花黄萎病株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4年03期
8 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及最新进展[J];棉花学报;1998年01期
9 周尊隆;吴文玲;李阳;孙红文;;3种多环芳烃在木炭上的吸附/解吸行为[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余向阳;应光国;刘贤进;Rai Kookana;张兴;;土壤中黑碳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研究[J];土壤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赵鸣;马惠;夏晓明;;不同级别黄萎病对棉花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2 姜涛;褚栋;姜德锋;陶云荔;刘国霞;范仲学;;烟粉虱刺吸诱导转Bt+CpTI基因棉苯丙氨酸解氨酶和氧保护酶系活性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3 张子俊;张元亮;;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LC105菌株的发酵条件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4 李淑英,吴德祥,路曦结,产焰坤;棉花黄萎病致病机理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5 艾天成;王传金;周世寿;;棉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6 戴必胜;;多菌灵15%+福美双15%可湿性粉剂对九重葛插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7 张莉;马慧宁;陈文霞;吴旭双;李国英;;石河子地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监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8 高灵路;王长彪;汪保华;;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9 韩进;孔火良;龚帅帅;何娇;凌婉婷;;成型表面改性生物质环境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水中多环芳烃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20期
10 曲波;张微;翟强;李楠;王丽霞;卢雁;李天来;;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特征初步分析[J];草业科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陈再明;陈宝梁;;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万鹏;孔令甲;金利容;喻大昭;黄民松;黄薇;;棉花黄萎病菌的休眠结构及变异体的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娇;孔火良;韩进;高彦征;;制备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用于处理水中多环芳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5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6 赵鸣;周玉;马惠;夏晓明;薛超;武军;;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智培;李十中;;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华兰;何炼;叶鹏盛;李琼芳;张瑜;;棉花品种抗病虫性鉴定评价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华兰;何炼;叶鹏盛;张瑜;李琼芳;;棉花品种抗病性鉴定评价[A];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学;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2 谢成建;棉花在黄萎病菌侵染早期的蛋白质组及表达谱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坤;海岛棉ERF族B3和B1亚组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田李;大丽轮枝菌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及分泌蛋白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缪卫国;转hpa1_(Xoo)基因棉花抗病虫防卫反应与全基因组转录谱分析及棉花角斑病菌hpa_(Xm)基因的功能[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崔立强;生物黑炭抑制稻麦对污染土壤中Cd/Pb吸收的试验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俊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忠;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野生茄子托鲁巴姆的响应机制及病程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陈定虎;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和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10 柴友荣;植物抗大丽轮枝菌受体类蛋白基因及甘露糖结合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基于SSR、ISSR和RAPD对大豆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认辉;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谢梦醒;环嗪酮·敌草隆在甘蔗、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敌草隆的土壤吸附行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翠芳;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体系的优化和抗性机制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罗玲;黑碳对五氯苯酚(PCP)的吸附—解吸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6 元妙新;固定化细菌增强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飞;生物有机肥和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赵鸣;山东省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周进亭;水环境固相物质典型组分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特征[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晗芝;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明,吕金殿,商鸿生,俞征;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酯酶同工酶的测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陈华林,张建英,陈英旭,许云台,沈梦蔚;五氯酚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迟滞行为[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吴蔼民,夏正俊,傅正擎,顾本康;培养条件对棉花黄萎病菌毒素产生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1999年02期
4 顾本康,李经仪;棉花黄萎病菌实针接种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1984年01期
5 林玲,张爱香,陈志石,顾本康,王跃;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6 孙广宇,张雅梅,张荣;突脐孢属Brn1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及系统发育研究[J];菌物学报;2004年04期
7 叶波平;贾阳阳;许婷婷;刘冰;李明月;;来自红海榄根际土壤的曲霉属真菌F7菌株及其生物活性分析[J];菌物学报;2010年02期
8 李明月;常敏;张庆华;何仁发;叶波平;;木榄内生真菌菌株ZD6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J];菌物学报;2010年05期
9 霍金仙,刘会娟,曲久辉,茹加,刘海宁,李国亭;三油酸甘油酯复合吸附剂去除狄氏剂和异狄氏剂的研究[J];科学通报;2005年18期
10 茹加;刘会娟;曲久辉;王爱民;代瑞华;;新型三油酸甘油酯-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性能表征及吸附行为[J];科学通报;2005年2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昭庆,贾军伟,周向军,陈晓亚;大丽轮枝菌分泌糖蛋白的分离及其致萎性研究[J];植物学报;1999年09期
2 张进霞;袁洪水;王士英;韩继刚;朱宝成;;几种氨基酸铜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J];棉花学报;2006年01期
3 田李;陈捷胤;汪佳妮;王金龙;戴小枫;;高效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J];微生物学报;2011年07期
4 陈天子;袁洪波;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农杆菌介导转化大丽轮枝菌的体系优化[J];棉花学报;2011年06期
5 戴富明;王克荣;陆家云;;湿筛法和蔗糖悬浮法分离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效果的比较[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 肖红利;桂月晶;祁伟彦;陈捷胤;李蕾;徐明;戴小枫;;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提取方法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7 王克荣,魏宏根,朱丽萍;大丽轮枝菌混合侵染棉花的研究[J];棉花学报;2001年03期
8 燕海潮;曾来涛;郭晓军;胖铁良;李术娜;朱宝成;;大丽轮枝菌颉颃细菌2-14菌株的鉴定[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04期
9 薛磊;薛泉宏;赵娟;申光辉;唐明;卢建军;;大丽轮枝菌菌体对链霉菌胞外蛋白酶活性及抑菌效果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2年01期
10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J];江苏农业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及其根部定殖观察[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魏锋;余真真;杨家荣;徐向明;胡小平;;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检测与定量[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胡东芳;胡小平;;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表达谱特征[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亚宁;魏艳敏;刘大群;杨文香;张汀;;棉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血清学检测——不同抗原的比较[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程颖慧;章桂明;王颖;徐浪;;黑白轮枝菌和大丽轮枝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陶杰;章桂明;程颖慧;姜子德;;轮枝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冯自力;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朱荷琴;李彩红;刘义杰;王玲飞;;分离自棉花的轮枝菌“种”的鉴定[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立英;黄国红;刘大群;;棉花大丽轮枝菌RAPD遗传多态性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贾芝琪;李颖章;;NO介导棉花悬浮细胞抗大丽轮枝菌毒素抗性反应[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郑晓华;李颖章;;棉花愈伤组织细胞对大丽轮枝菌毒素(VD-toxin)抗性反应的超微结构观察[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海波;综合防治“棉花癌症”[N];农资导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红利;棉花组织诱导体系中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分析及其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Sami Mohammed Adam Mohammed;大丽轮枝菌毒力基因的筛选与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刘实忠;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鉴定和分离大丽轮枝菌外泌毒素中的致萎活性因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柴友荣;植物抗大丽轮枝菌受体类蛋白基因及甘露糖结合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储俊;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质组学及酵母同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苏晓峰;利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进行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相关基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7 李群;钙依赖蛋白激酶和腺苷酸环化酶参与拟南芥响应大丽轮枝菌毒素诱导信号转导过程的实验证据[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文献;大丽轮枝菌蛋白激发子PevD1诱导烟草过敏反应和抗病性功能域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陈相永;大丽轮枝菌不同毒力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重测序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凤轩;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的获得及其在棉花中侵染过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韩绍辉;农杆菌介导的大丽轮枝菌的遗传转化[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Ahmed Abd ElAleem ElSharawy;大丽轮枝菌的遗传多样性和营养亲和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祁伟彦;高致病型大丽轮枝菌特异激酶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5 张进霞;氨基酸铜对大丽轮枝菌的生长及其毒素蛋白的抑制作用[D];河北大学;2006年
6 白应文;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生物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炳楠;大丽轮枝菌蛋白激发子纯化、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柳少燕;高毒力大丽轮枝菌特异分泌蛋白基因VdSSP1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齐希梁;大丽轮枝菌病程相关基因的筛选及棉花GbEDS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10 张兵新;接种绿色木霉和大丽轮枝菌对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生长和根际环境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1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89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