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时间域谱激电法地-井观测响应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8-04-28 20:13

  本文选题:谱激电法 + 时间域 ; 参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地面激发-井中观测方式所得时间域谱激电响应开展研究.应用Gaver-Stehfest(G-S)逆拉氏变换法对Cole-Cole模型进行频率-时间转换,对比解析解与数字滤波解验证有效性,计算不同时刻和谱参数条件的极化电阻率;基于等效电阻率原理,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不同充电时刻地下激电场的数值模拟;建立含有典型极化体的三维地电模型,对不同参数条件的地-井方位观测方式所得时变响应进行正演模拟和视物性参数换算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变化的地-井观测响应及视电阻率、视充电率换算结果可反映目标体在不同观测时间的极化状态,不同谱参数的目标体所产生的时变响应存在差异;适当物性前提和观测条件下,通过时变响应曲线剖面和数值可识别不同类型极化体;改善观测条件可获得更强的异常响应,以更好的反映时间谱特征.
[Abstract]:The time domain excitation response of the ground excitation - well observation method is studied. The Gaver-Stehfest (G-S) inverse Lagrangian transform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frequency - time conversion of the Cole-Cole model. The validity of the analysis and digital filtering is compared, and the polarization resistivity of different time and spectral parameter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resistivity,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derground electric field at different charging times, and a three-dimensional geoelectric model with typical polarizable body is set up. The time-varying response of the ground well azimuth observation mode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in forward simulation and the conversion of visual property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ponse and view of ground well observation and view varying with time The resistivity and the conversion of apparent charge rate can reflect 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the target body at different time of observation. The time-varying response of the target body with different spectral parameters is different. Under the appropriate physical condi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conditions, different types of polarizable bodies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profile and value of the time-varying response curv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conditions can obtain a stronger difference. Often respond to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spectrum.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4082)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4403011)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BJ201604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590731)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联合项目(2015D-5006-0304)
【分类号】:P6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和平;孟庆鑫;;地-井时域激电拟牛顿法反演问题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2 吕玉增;阮百尧;彭苏萍;;地-井方位激电观测异常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鑫;胡祥云;周峰;辛麒;;时间域谱激电法地-井观测响应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2 吕玉增;赵荣春;韦柳椰;吴玉玲;戴咸毅;;巷道激电三维超前探测技术正演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3 赵荣春;吕玉增;凌嘉宣;;层状介质中垂直磁偶极子的地-井电磁场响应[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曹秋义;王志宏;山亚;;应用地—井TEM方法勘查铀矿[J];物探与化探;2016年05期

5 陈汉波;熊彬;;地-井与井-地及井-井时域激电异常响应特征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03期

6 郭博;潘和平;杨怀杰;姚静;;地-井方式激电确定矿体空间位置[J];物探与化探;2015年06期

7 黄俊革;李林杰;农观海;闫怀超;高文利;林振洲;;基于径向剖分的井地三维有限元电阻率与极化率模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8 田忠涵;朱德兵;杨益成;;井中渐进阵列式电法超前探测系统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5期

9 杨振威;许江涛;赵秋芳;李晓斌;;复电阻率法(CR)发展现状与评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2期

10 刘云龙;熊彬;黄业中;;地—井、井—地IP有限体积2.5维异常响应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玉增;阮百尧;彭苏萍;;地-井方位激电观测异常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2 周峰;潘和平;文国军;李志华;;基于有限差分的井中激发极化三维正演[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沈平;强建科;李永军;阮百尧;;井间视电阻率的几何成像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潘纪顺;葛为中;折京平;;地面/井地/井间超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长伟;阮百尧;吕玉增;段长生;杨庭伟;王建历;;点源场井-地电位测量三维有限元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6 黄俊革;阮百尧;王家林;张家峰;吕玉增;;钻井-地表电极联合电阻率观测装置的异常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7 孙向阳;聂在平;李爱勇;罗曦;;用高阶叠层矢量有限元法计算随钻测井的三维电磁响应[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8 柯敢攀;黄清华;;井地电法的三维正反演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孙向阳;聂在平;李爱勇;罗曦;;用于电磁感应建模的一种快速有效计算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周峰;潘和平;吴国平;徐健;陈滢;;井中激电地-井方式井旁球体正反演[J];物探与化探;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建新,何继善,张宗岭,黄俭合,贾培乾,李彦国;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示范区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1年03期

2 丁华;模糊数学在激电异常与富水评判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2年05期

3 罗延钟,张胜业,熊彬;天然场源激电法的可行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4 高军强,李书忠,李油建;激电法找油的原理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3年01期

5 陈蜀雁;刘永明;;双频激电法在阿勒泰山区快速找矿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武炜;杨进;;时域激电谱有限元数值模拟[J];物探与化探;2007年01期

7 刘国辉;王天意;徐国志;吕继东;;大功率激电在内蒙古扎鲁特旗某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8 李建华;林品荣;郭鹏;;磁激电方法技术试验研究[J];地震地质;2010年03期

9 张先年;徐遂勤;刘海军;;大功率激电中梯在某金矿勘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6期

10 刘凤山;;浅谈激电中梯在吉林和安河金矿区的应用效果[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延钟;吴之训;;谱激电法中视频率相关系数的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崔燕丽;白宜诚;;多频组双频激电数据的去耦校正[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儒军;何继善;罗维炳;颜良;朱德兵;;精密多频激电接收机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礼钊;冯兵;周祥文;;参考点激电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何继善;李大庆;汤井田;;双频道频谱激电的非线性效应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游学军;;双频激电法在四川汉源-洪雅地区富锌矿资源评价中的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7 谢维;柳建新;许金城;;双频激电法在福建某钼多金属矿带的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8 李山坡;刘宝宏;王庆周;;双频激电法在老龙窝铅锌矿区普查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9 温佩琳;;频谱激电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杨志宏;;北岔沟门激电异常特征及效果[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原;地质大调查又多新手段[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徐丽萍;攀钢直流复激电机全数字改造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智;井中激电正反演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刘春明;伪随机激电多参数谱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杨晓弘;频率域激电参数的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柳建新;西部特殊地貌景观区双频激电法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屈有恒;井地电阻率法及双频激电三维数值模拟与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刘海飞;直流激电反演中的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波帆;云南省金平县老集寨铅多金属矿区激电异常推断解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俊杰;云南某铜多金属矿激电找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陆茂欣;西藏多龙矿集区激电中梯方法有效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飞;含电磁耦合效应的频谱激电一维正反演[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5 毛一铮;双频激电法在福建某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4年

6 汪洋;井中激电法探测金属矿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刘涛;全空间域三维激电探测盲矿体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张丹杰;新型激电侦测系统的电路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何欢;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福建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勇;频域激电相干检测嵌入式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6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816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