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有效烃源岩评价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s of tight oil in Yanchang formation of Triassic in Ordos Basin,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tight oil reserves and the thickness of source rocks in Chang 7 formation have been found in Yanchang Oilfield. The super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C) and hydrocarbon expulsion intensity plane distribution map is carried out, and the lower limit of effective source rock evaluation index is counted, and then the rock pyrolysis parameters and logging data of more than 100 coring wells are analyzed. The evaluation chart of effective source rocks in Chang 7 member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relationship of three parameters, the lower limit range of effective source rocks evaluation parameters is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er limit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s in Chang 7 member are mutually compensated rather than a fixed value.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source rocks of tight oil in Yanchang formation.
【作者单位】: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常规油气富集机制与地球物理甜点识别”(U1562215)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进功;卢龙飞;丁飞;樊馥;;烃源岩中黏土与可溶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2 汤丽娜;;烃源岩测井识别在渤海湾石油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1年21期
3 刘芳;陈恭洋;李光来;;模糊聚类分析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3年01期
4 畅斌;;吴起地区延长组裂缝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5 黄同超;焦龙进;王平;;延长组(群)的沿革[J];陕西地质;2013年01期
6 朱卫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王蕙;;原油孢粉分析及对延长组油源问题的探讨[J];石油学报;1980年02期
8 彭蜀安;陕北延长组浅油层勘探开发近况[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1期
9 曹寅;钱志浩;张渠;;烃源岩评价分析项目的优化组合[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3期
10 王宗礼;李君;罗强;邵丽艳;李向阳;;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烃源岩[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一涛;王忠;;潍北凹陷烃源岩的评价及原油的生成、运移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张利;;利用不同测井模型评价烃源岩的研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吉利明;徐金鲤;宋之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蓝藻及其油源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4 赵玉婷;黄党委;单玄龙;;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烃源岩地化特征[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张明峰;妥进才;张小军;吴陈君;陈茹;郭力军;;柴达木盆地乌南—绿草滩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6 韩双彪;张金川;Brian Horsfield;唐玄;Nicolaj Mahlstedt;;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陆相延长组页岩油气生成及相态演化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7 王淑芝;俞萱;;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姜振学;庞雄奇;金之钧;周海燕;王显东;;门限控烃作用及其在有效烃源岩判别研究中的应用[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9 罗静兰;刘小洪;张三;李博;林潼;白海强;;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陈全红;李文厚;张道锋;郭艳琴;冯娟萍;高永祥;崔军平;梁积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付绪凯 陈涛;宁东油田延长组喜获工业油流[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尤克;烃源岩评价与油源对比[N];中国石化报;2013年
3 江其勤;南方海相有效烃源岩研究取得新成果[N];中国石化报;2003年
4 江其勤 饶丹;东部有效烃源岩研究取得新认识[N];中国石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忠文;陕北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祁昭林;青藏高原东部囊谦—昌都地区烃源岩特征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前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3 苗建宇;新疆北部主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沉积环境与生烃特征[D];西北大学;2001年
4 郭艳琴;富县探区延长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高鹏鹏;延长油田延长组深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D];西北大学;2013年
6 毛光周;铀对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7 马海勇;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油藏控制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庞军刚;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史家畔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冯娟萍;陕北姚店油田北区延长组沉积相及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李克永;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延长组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密欧;青海省南祁连盆地木里地区二叠纪烃源岩特征及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陈哲;济源凹陷中生界油气成藏时间确定[D];长江大学;2015年
3 徐云龙;普光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薛伟霞;伊通盆地伊69井区成藏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许丞;致密油形成机理与烃源岩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曾秋楠;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陆相页岩储层特征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虎啸;索尔库里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16年
8 吴琳;东北地区东部盆地群白垩系烃源岩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9 宋文强;安达—卫星地区青一段有效源岩分布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10 方艳梅;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油气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87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48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