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直升机平台及其支撑结构强度研究
【图文】: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海上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光转向海洋[1]。海洋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不含美国)海洋待发现石油资源量(含凝析油)548 亿吨,待发现天然5 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待发现油气资源量的 47%和 46%。因此,全球储量潜力巨大[2],开发前景良好。统计,近 10 年来,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约 50%来自海洋,2010 年甚至达到域油气储量十分可观,而且勘探开发还处于早中期,工业化前景广阔。海洋油气资源能增强石油自给能力、有效缓解国内油气供需缺口,同时海洋强国意义重大。因此,海洋工程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对我国能源事业要。人类迈向海洋时代的今天,海洋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针对各种作业条装备应运而生,尤其针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如下图 1.1),它们种类繁,主要有导管架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O)等等。
(如下图 1.2),平台可以依靠桩腿升降,通移动式平台,通常用于深度为 400 英尺(120 平台上装载动力、钻井机械、居住设备、器作业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及平台上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同时对桩腿预压,从井后平台下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优点是所需钢材较少行钻井作业。井平台作业逐步走向深水化。并且随着技术平台必将在钻井能力、工作水深、可变载荷将来在一些水域取代造价昂贵的半潜式钻井因此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当今海洋资源开发过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针的研究对象就是国内某船厂研发的 JU 某型自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平;王林;;LS-DYNA软件对某半潜式海洋平台发生碰撞的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2 王进锋;张琴涛;顾艺;;穿梭油轮直升机平台结构设计[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5年04期
3 张鹏飞;于兴军;栾苏;杨双业;宋涛;;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15年03期
4 孙贤胜;刘佳;;关于中国石油跨进海洋的战略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09期
5 吴南;周炳;;某自升式平台直升机甲板结构评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6期
6 张谭龙;高学静;王寿军;;半潜起重平台的直升机平台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J];船舶;2013年03期
7 刘超;李范春;;有限元仿真在船舶碰撞研究中的运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8 林一;李陈峰;田明琦;;船舶碰撞下自升式平台结构强度及主要撞击参数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9 程正顺;胡志强;杨建民;;半潜式平台结构抗撞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4期
10 黄如旭;刘刚;黄一;李勇;;自升式钻井平台上层建筑与直升机平台结构强度计算载荷分析[J];船海工程;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国宝;冰区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加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2 智广信;船舶与浮式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力响应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3 金梦菊;船舶与自升式平台碰撞的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胡永利;海洋平台结构碰撞分析及安全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5 何进辉;深水钻井船动力定位能力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6 福萍;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响应与结构损伤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高嵩;小型艇舷侧耐撞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卫文;民机机身舱段适坠性仿真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效东;海洋工程结构物碰撞失效准则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艳贞;船舶与海上风电站碰撞的数值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9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1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