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北部龙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新;李仲东;;大池干井构造带飞仙关组储层特征[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5期
2 王思仪;王兴志;张帆;王一刚;王宪文;;川东高峰场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年01期
3 雷卞军;唐楷;邓超;蔡正旗;王身建;赵永刚;;四川广安市响水飞仙关组剖面特征及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7年01期
4 牟传龙;马永生;谭钦银;余谦;王瑞华;;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J];地质学报;2007年06期
5 罗冰;谭秀成;刘宏;李凌;夏吉文;邹娟;海涛;;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因机制分析[J];沉积学报;2009年03期
6 朱竞;王兴志;谢林;张博文;朱永刚;李勇;王艳梅;;川西北部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研究[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刘璐;刘微;魏小薇;曹雯;陈春竺;;龙岗东部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评价[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2年02期
8 秦媛媛;孟X;;重庆云阳石梁飞仙关组剖面特征及地质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2013年04期
9 吴斌;肖世洪;冯明友;;川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形成与演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黄平;孙巧玲;邹定永;;铁山、双家坝飞仙关组储层预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增业;李剑;吴世祥;杨威;张林;;川西北飞仙关组优质烃源岩的发现及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宋章强;王兴志;许建;张帆;曾德铭;;川西北地区飞仙关组滩相储层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刘柳红;罗平;罗忠;杨式升;;川东北飞仙关组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寻找有利的储集相带[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黄强;李栋富;石元会;;川东鄂西三叠系飞仙关组实钻储层特征及含油气性分析[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陶士振;张宝民;曹宏;杨晓萍;;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成因类型及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强子同;曾德铭;王兴志;吴仕玖;;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胡明毅;魏国齐;扬威;刘满仓;;四川盆地北部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及鲕滩储层预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汪泽成;赵文智;王一刚;;四川盆地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高效气藏形成之我见—探讨成藏三要素耦合作用对高效气藏形成的控制[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9 姜磊;蔡春芳;李开开;;川东北飞仙关组高能滩相储层成岩流体特征及演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罗忠;罗平;刘柳红;苏立萍;杨式升;;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特约记者 裴敬秀;铁北101—X1井飞仙关组八个解释储层获试油验证[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记者 张学斌;大湾102井喜获高产工业气流[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记者 周泽山;飞仙关鲕滩气藏开发方案浮出水面[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刚毅 通讯员 黄毅;江汉油田强化天然气开发研究[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胡德沛;西南油气田勘探形势良好[N];中国石油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周泽山;筑牢希望之基[N];中国石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洋;普光气田三叠系飞仙关组深埋优质白云岩储层成因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新华;川东带建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三段碳酸盐岩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陈更生;大巴山前缘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及控制因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王铜山;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其生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5 胡作维;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安平;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气藏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储昭宏;川东北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黄先平;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综合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沈平;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目标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艺;中上扬子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期岩相古地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胡颖;四川宣汉渡口河剖面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永梅;四川桥亭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正江;云南会泽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泳龙;龙岗气田飞仙关组沉积及储层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曹脊翔;川东北铁山—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晨睿;川东北地区长兴—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8 谷一凡;川东北铁山~龙门地区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及其与储层的关系[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9 唐敬;普光气田长兴—飞仙关组沉积微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10 腾飞;城口—鄂西地区飞仙关组沉积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63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56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