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质砂岩油藏地质特征与酸化优化技术
【图文】:
由于文献记录的灰质砂岩储层案例较少,调研含有一定碳酸盐矿物或具盐胶结物的储层作为参考,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碳酸盐胶结的砂岩储层渗透较差(见表 1.1),大多数属于致密油层[3-9],根据贾承造等人[10]对致密油藏,认为属于陆相致密砂岩油藏。其中:胜利 Z 区块储层的碳酸盐含量差异大,方解石胶结见图 1.1(a),平面上、渗透率差距大,,属于非均质性较强的中低渗储层。大庆油田高台子致密油架成分主要为石英,由于沉积环境,长石以及钙质含量较大,主体岩性是岩砂岩。经过自然环境的酸性流体溶蚀,形成长石溶孔,见图 1.1(b)。图 1.1(粒间孔单偏光图,其中川西地区须二段油藏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长石、白云解石等的胶结对储层原生孔隙以及次生孔隙造成堵塞,使砂岩孔隙度、渗透步降低。陕甘宁盆地,地质上称鄂尔多斯盆地长 6-8 段,砂岩储层中方解石图 1.1(d),在成岩过程中,减小了围压对储层的影响,在压实作用下,孔受压变形减少,但是由于胶结物质不断增加,其自身对孔隙的堵塞增大,储变差。a b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欣;;辽河油田向水驱砂岩油藏要油[J];石油钻采工艺;2012年S1期
2 左献琼;;中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讨论[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3期
3 任明达,徐海鹏,潘懋,张绪定,李树德,杨秀森,唐世荣,贡东林;模式分析与低渗透块状砂岩油藏开发——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J];科学通报;1989年10期
4 杨秀森;唐世荣;贡东林;任明达;徐海鹏;张秀莲;潘懋;徐建红;;玉门老君庙油田M层低渗透块状砂岩油藏开发沉积相[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9年06期
5 刘立之;朋兴亚;张紫檀;;致密砂岩油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效应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J];化工管理;2014年29期
6 杨林江;谢勇智;魏然;杨林建;赵燕华;;间歇注水在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24期
7 马斌;;闵桥油田阜三段砂岩油藏调整潜力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5期
8 石立华;喻高明;袁芳政;薛颖;;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测定方法及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3期
9 周广慧;;砂岩油藏排砂采油工艺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5期
10 陈元千,刘雨芬,毕海滨;确定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建军;刘先贵;胡雅衽;张盛宗;;低渗裂缝性砂岩油藏流固耦合分析[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胡书勇;张烈辉;姚恒申;;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的随机模拟[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杨满平;贾玉梅;;低渗透滑塌浊积砂岩油藏储层特征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杜向前;马岩峰;胡克剑;李冰岩;雍硕;杜宁波;路勇;;低渗透砂岩油藏多氢酸深穿透酸化工艺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峰;;低渗透储层裂缝描述方法及分布规律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李耀南;张红梅;赵文涛;张凯文;;谱分解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刘冬明;刘晓;侯书扬;杨阜林;;水驱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注水井细分界限初探[A];《采油工程》第2卷第1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军;辽河油田向水驱砂岩油藏要油[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朱大军 本报通讯员 张春娜;这里有个“八连冠”[N];中国石油报;2001年
3 记者 何宏芳 通讯员 李熹微;华北:老探区收获砂岩百吨井[N];中国石油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杨建晖;破译底水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密码[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苏颂成;中原油田砂岩油藏剩余油监测水平国际领先[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林毅邋高永进;滩坝砂岩油藏助力胜利油田稳产[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周宏;非均质砂岩油藏克星:多层细分注水工艺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刘建华;分层注水提高砂岩油藏产量[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周宏;高压充填防砂工艺砂岩油藏显威力[N];中国石油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苏华 通讯员 张智高 刘传家;高效开发新区块 深度挖掘老井潜力[N];中国石油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炯;低渗透砂岩油藏剩余油整体监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孙业恒;史南油田史深100块裂缝性砂岩油藏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庆胜;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评价与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何湘清;弱胶结砂岩油藏出砂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5 岳江河;高孔高渗非均质砂岩油藏酸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6 周翔;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低孔渗砂岩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婷;灰质砂岩油藏地质特征与酸化优化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齐晶;酸性压裂液在胜利油田灰质砂岩油藏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3 王莉莎;冀中砂岩油藏调剖效果评价及适应性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4 黄文欢;盐间砂岩油藏精细地质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高笑然;砂岩油藏低效循环场的识别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强;高孔高渗砂岩油藏氟硼酸深部酸化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7 刘国良;塔中4油田TZ402井区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璐琦;JA致密砂岩油藏压裂前后注水与注气优选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刘欣;高孔高渗砂岩油藏堵酸联作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10 李龙飞;海上砂岩油藏注水井微粒伤害模拟与实验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74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7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