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蛟河盆地沉积特征及对石油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0-05-30 16:19
【摘要】:蛟河盆地上覆地层为下白垩统保家屯组、魔石砬子组、乌林组、奶子山组。盆地基础资料少、研究程度较低,地质认识薄弱,现存认识不能满足油田进一步评价的需要。为了研究蛟河盆地沉积特征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特征,本文在综合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地质井岩心、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并总结了盆地沉积相类型与特征,并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对盆地进行了成藏史模拟研究,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新钻地质井蛟地1井,并结合盆地12口煤田井对盆地地层进行分层对比,在此基础上对盆地单井相、平面沉积相分布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蛟南凹陷湖盆发育较小,在魔石砬子组湖盆面积最大,蛟北坳陷湖盆由小变大,之后再萎缩,与蛟地1井层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湖盆分布发育控制了泥岩沉降的范围与规模,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控制了盆地储层的分布范围。盆地各层组都发育有泥岩,通过岩石热解、有机碳测定、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对泥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进行综合评价。明确蛟河盆地发育三套烃源岩,其中保家屯组下部为差烃源岩,魔石砬子组下部为中等烃源岩,乌林组上部发育全区最好烃源岩;烃源岩多数为Ⅲ型,也有部分ⅡB和ⅡA型;烃源岩多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总体来看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蛟河盆地发育两个泥岩沉降中心,蛟北凹陷泥岩沉降中心厚度在500m左右,好于蛟南凹陷350m。三史揭示蛟河盆地基本进入生烃门限,乌林组与奶子山组为主要生油层。结合平面来看,蛟河盆地西南部靠近湖盆中心位置泥岩沉积较厚,烃源岩类型多以页岩为主,类型较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图文】:

技术流程,蛟河


和全面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的蛟河盆地地层特征、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钻井岩心特征,对盆地整体的沉积特征和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新的研究,分析了蛟河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对盆地勘探有利区块进行了预测,对蛟河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和未来勘探具有一定的作用。0.3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针对上述研究的目的与蛟河盆地基本地质特征研究,紧紧围绕研究的内容重点,根据现有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蛟河盆地沉积相类型、平面相展布及沉积和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烃源岩的预测、地化参数分析、生烃热模拟实验,评价辽源、蛟河盆地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生烃量,预测优质源岩的分布。通过储层沉积、成岩、微观结构等方面研究,阐明影响储层类型、物性控因,建立储层分级评价标准,对碎屑岩进行综合评价。对盖层进行评价,阐明盖层类型、封盖能力及有效盖层的分布特征。综合考虑各成藏要素的时空匹配关系以及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综合评价蛟河盆地的勘探潜力,明确下一步勘探方向。其技术流程图(图 0-1)如图所示:

蛟河,盆地,地理位置,拉法


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蛟河盆地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境内[4]。拉法河流经新站、拉法,,在蛟河县城西部注入蛟河。拉法附近盆地狭窄,东侧有拉法砬子,并以此将盆地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北侧的盆地较小,亦称新站盆地,地面覆以较厚的第四系沉,新站镇座落其中。南侧盆地较大,直至拉法河口,蛟河县城位于中部偏北蛟河与拉法河汇合处,受洪水威胁。盆地周围有多级台地和丘陵,台地海拔多在 320到 380 米,相对高度 20 到 70 米,由于溪谷和河流的切割,多呈岗梁状,由白垩系砂砾岩组成,上覆厚薄不一的黄土状土。大地构造位于大山—兴安地槽褶皱区的吉林优地槽褶皱带蛟河—桦甸褶皱系内,盆地北起拉法砬子,南至平安堡,东起乌林沟村,西至河西大断裂,长约40km,宽约 15km,面积 550km2。(如图 1.1)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璞s

本文编号:2688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88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