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部雨果顿湾石炭纪物源体系演化及对珠江口盆地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图 1.1 美国大陆晚古生代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古落基山系、大峡谷、雨果顿湾研究区(红色矩形)及阿科玛陆架野外路线及取样区位置(蓝色矩形)。其中古落基山系包括:阿马里洛奇托隆起(图中 AW=Amarillo-Wichita)、中盆台地(图中 CB=Central Basin platform)、弗岭(图中 FR=Front Range)、佩德纳尔隆起(图中 Pd=Pedernal)、派尤特隆起(图中 Pi=Piute肯帕格里(图中 Un=Uncompahgre)、祖尼-迪法恩斯(ZD=Zuni-Defiance)、内马哈隆起( Ne=Nemaha Uplift)。(底图以及古落基山系位置据 Dickinson and Lawton,2003;Gehrels et a2011;Xie et al., 2016a 修改)。总之,基于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对雨果顿湾石炭纪碳酸盐沉积背景下两套切谷充填体系进行物源研究,在区域上,可以作为纽带,理清在时间与空间上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7纪晚期,中央大陆仍然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但克拉通内部盆地中碎屑物的注入开始改变大陆中部的沉积面貌。逐渐频繁的周期性海平面升降,低位下切与高位充填在伊利诺伊盆地(Illinois Basin)与雨果顿湾(Hugoton Embayment)形成了典型的下切谷充填沉积(Smith and Read, 2000)。到晚石炭宾夕法尼亚纪,海平面变化愈加频繁,下切谷充填沉积广泛,成为科罗拉多州与堪萨斯州西南部重要的油气产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敬贺;夏少红;孙金龙;徐辉龙;;珠江口盆地北部断裂构造特征对比及其地质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5期
2 丁原章;珠江口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的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J];中国地震;1994年04期
3 饶春涛;李平鲁;;珠江口盆地热流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1991年06期
4 陈铜台;;珠江口盆地石油(气)勘探开发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海洋平台;1992年02期
5 黄奉初;珠江口盆地又打成一高产油并[J];石油钻采工艺;1986年01期
6 段威武,黄永样;珠江口盆地海相上渐新统[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年02期
7 刘宗惠;海洋高分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及应用[J];石油物探;1988年04期
8 邱燕;地震层序划分对比中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以中国珠江口盆地新生界为例[J];石油物探;1988年04期
9 赵柳生;;珠江口盆地油气藏形成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1期
10 彭善环;;文昌9-2-1井首次在珠江口盆地获得油气流[J];天然气工业;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卿;蔡军;;珠江口盆地文昌15-1油田珠江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鑫;;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珠江组地震沉积分析[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聂逢君;王华;李思田;朱伟林;;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储层及输导体沉积学特征[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孙美静;彭学超;聂鑫;刘杰;;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上新世以来陆架边缘沉积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5)[C];2015年
5 孙龙涛;陈长民;孙珍;詹文欢;;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构造演化机制模拟与生烃[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天然气重大发现[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7 杨玉卿;张聪慧;;珠江口盆地文昌15-1油田珠江组含油储层分布预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杨兴业;朱俊章;施洋;;珠江口盆地A构造恩平组砂岩致密化成因及其与油气充注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4)[C];2015年
9 舒誉;施和生;杜家元;;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勘探新领域[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振五;;珠江口盆地区域工程地质调查的声波地震勘查[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中海油在南海再获重大深水天然气发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安蓓;合作勘探珠江口盆地油气[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专家支招珠江口盆地封存二氧化碳[N];南方日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慧;海上油气勘探开拓记[N];中国矿业报;2017年
5 卢轶;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可燃冰[N];广东科技报;2013年
6 记者 操秀英;我首次在珠江口盆地钻获高纯度新类型天然气水合物[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左朝胜 通讯员 陈惠玲;珠江口“海马冷泉”家底摸清[N];科技日报;2016年
8 周宁;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海洋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惠玲;中国,要在南海实现找油突破[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记者 张立 吴昊;中国地调局首次发布“海马冷泉”科考成果[N];中国矿业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美国中部雨果顿湾石炭纪物源体系演化及对珠江口盆地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SANI.A.M.BACHIR;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番禺低凸起热史模拟及油气运移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3 吴昌荣;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内幕结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BOUBACAR HAMIDOU LEYLA;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转换伸展构造与异常沉降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5 吴娟;珠江口盆地珠—坳陷油气富集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6 严锐涛;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低渗透油藏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7 赵芳;南海北部陆缘裂后期岩浆活动及海底滑坡事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8 王有功;断圈聚油机理及含油气性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李云;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珠江组深水沉积学[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春明;珠江口盆地油气运移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军;珠江口盆地二次地震勘探采集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2 高雁飞;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碳酸盐岩分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保青;珠江口盆地鹤山凹陷古近系伸展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4 田媛媛;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中新统丘形反射的成因探讨[D];西北大学;2012年
5 胡润;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田冬梅;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7 赵撼霆;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8 敬嵩;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裂谷期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9 王玉龙;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新统珠江组海绿石的成因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10 陈骏;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断裂系统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3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