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输气管道灾害情景构建与事故后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8 17:59
【摘要】:随着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天然气使用量不断增长,输气管道里程也随之增加。但由于输气管道所处环境恶劣,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发生泄漏事故的可能性不断增高,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灾害后果。因此,对输气管道的泄漏事故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天然气的泄漏扩散规律和燃烧爆炸后果,为输气管道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支持,对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营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场景下的泄漏事故:空旷区域的泄漏事故和人口密集区的泄漏事故,并分别选择相对应的工程实例进行灾害情景构建,并使用FLACS软件对灾害情景进行建模分析,模拟输气管道泄漏扩散、燃烧和爆炸的全过程,分析天然气在大气中以及从地下向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天然气的燃烧后果和天然气在受限空间内的爆炸后果,与实际结果对比分析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模拟结果得出,天然气在空旷区域的扩散范围较小,但由于泄漏速率较大,燃烧热辐射值较高,辐射范围较大。空旷区域的爆炸超压很小,证明了天然气在完全敞开的空间燃烧基本上不会产生显著的超压。天然气在人口密集区的燃烧会危及周围建筑物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受限空间内的爆炸产生的超压值巨大,能够造成楼房倒塌和人员伤亡。本文的模拟结果与事故调查报告结果一致,证明了FLACS软件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为输气管道事故后果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分析所得结果对输气管道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提供支持,对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营和天然气行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88
【图文】:

事故现场图


图 2.2 事故现场图Fig.2.2 Aerial view of accident site looking east2)环境条件发现场周围为野外空旷地区,而且事发区域为不对外开放地区。3)气象条件然气比空气轻,泄漏后向上扩散,遇到明火极易燃烧,密闭空间达到 5时易发生爆炸。当风速为 0~5 米/秒时,天然气最易集聚造成事故,燃烧速率越低。当地常年风速为 2m/s,风向为东南风。4)泄漏、扩散、燃烧和把爆炸模型据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参照地理和气象条件给出不同条件下天散、燃烧和爆炸模型。5)次生与耦合事件炸和燃烧易引起周围邻近管道的破损泄漏和爆炸,以及对桥梁的爆

现场图,天然气


图 2.3 事故发生前后现场图Fig.2.3 scene map before and after the accident(2)环境条件事发现场周围为建筑物聚集地区,建筑物内有供暖系统和民房。(3)气象条件天然气在比空气轻,泄漏后向上扩散,遇到明火极易燃烧,密闭空间达到5%~15%的范围时易发生爆炸。当风速为 0~5 米/秒时,天然气最易集聚造成事故,空气湿度越大燃烧速率越低。当地常年风速为 4m/s,风向为东北风。(4)泄漏、扩散、燃烧和把爆炸模型根据天然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参照地理和气象条件建立燃气管道的泄漏扩散、燃烧和爆炸模型。(5)次生与耦合事件爆炸和燃烧易引起周围邻近管道的破损泄漏和爆炸,以及对楼房和桥梁的爆炸冲击和燃烧热辐射破坏。

天然气管道,墨西哥,三维模型


图 3.2 新墨西哥州天然气管道三维模型图 New Mexico state gas pipeline three-dimensional model运算的基本单元,会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程度和后,要先对模拟区域进行分区,然后对各个区域整,网格的设定既要符合数值模型的要求,也要模拟区域、建立网格后,FLACS 软件要先对几何孔隙率,然后才能模拟运算所构建的事故场景。协调,使每个物体都在网格区域内,保证运算过泄漏口泄漏后迅速与大气混合,泄漏口处压力梯要有足够密度的网格,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散,气体流速逐渐变小,为减少计算时间,在保渐降低网格密度。Mexico 州天然气管道事故场景时,沿着 X、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嘉旭;;天燃气输气管道设计总的常见难点解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22期

2 梁可;谢秋;;长输气管道泄露定位研究及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08期

3 马文忠;;浅谈煤层气输气管道设计的造价优化方案对比[J];科技风;2017年06期

4 骆昌芹;;“激光输气管”——把月球变成人类的第二个家园[J];科学启蒙;2017年06期

5 张兵;在役输气管道安全评价[J];国外油田工程;2000年09期

6 孙永祥,张晶;关于修建中俄输气管道的对策和建议[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7年04期

7 温其富;;用氧化还原法测定输气管道中的含氧量[J];天然气工业;1988年04期

8 张建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冀宁输气管道中的应用[J];石油技师;2013年Z1期

9 ;番禺珠江钢管(连云港)有限公司澳大利亚输气管道项目钢管成功交付[J];钢管;2017年04期

10 张姝慧;;论输气管道阴保技术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朋;;缓蚀剂在输气管道中的监测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宏生;王彦歌;;高压输气管道设计优化浅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3 江丛刚;邵晖;李清军;杨晓军;;某输气管道阀室洪涝灾害原因分析及对策[A];石油天然气勘察技术中心站第二十二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4 李海胜;刘冬欢;尚新春;;浅埋输气管道落石冲击响应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晓辉;赵子龙;;采空区埋地输气管道沉降机理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张建文;雷达;;输气管道泄漏喷射火热辐射危害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林;;关于输气管道线路用管的选用[A];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第九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8年

8 王佐强;刘极莉;李罡珊;周丹丹;;高压海底输气管道塑性断裂止裂研究及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9 李晶;杨建明;贾勇;王磊;;输气管道放空天然气回收方案探讨[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轩;解永刚;黄雪萍;韩东兴;高亮;何彦君;王霞;王蕾;;恒电位仪数字化应用效果评价[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晓芳;我市加快推进濮范台输气管道项目建设[N];濮阳日报;2019年

2 卢彦博 生动 曾义根;青宁输气管道项目获得国家核准[N];中国石化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陕天然气拟定增募资建输气管道[N];中国证券报;2016年

4 记者 史波涛;陕京四线输气管道10月底投产[N];首都建设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霞;伊朗再邀印度与巴共建输气管道[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边龙;庆哈庆齐输气管道通过验收启动运行[N];中国石油报;2009年

7 吕玉宏;二公司阿布扎比项目部完成首条输气管道穿越[N];石油管道报;2009年

8 小凡;中土输气管道开通 无碍俄气公司进中国市场[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9 记者 刘国安;港沧输气管道复线改造工程竣工通气[N];中国石油报;2001年

10 通讯员 路志强 朱洁;沧淄输气管道主体焊接结束[N];中国石油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丽娜;输气管道泄漏的智能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2 张红兵;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事故诊断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张传平;长距离输气管道技术经济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

4 马学峰;输气管道杂散电流测试与排流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5 张晓瑞;基于用气量变化的输气管道非稳态优化运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6 崔钺;含内腐蚀缺陷高强钢输气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7 刘保余;输气管道内检测器设计及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刘翠伟;输气管道泄漏声波产生及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9 朱勇;川渝地区输气管道管控一体化与数据集成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庆军;输气管道灾害情景构建与事故后果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高旭;挖掘荷载作用埋地输气管道动力响应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3 文霞;隧道内输气管道泄漏爆炸数值模拟及对邻管的损伤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4 马群凯;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类型判别及定位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5 汪龙;地区等级升级区输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6 郭繁森;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及其对上覆输气管道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7 王哲;压力波法输气管道水合物堵塞检测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王浩;输气管道安全运行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9 杨建军;涩宁兰输气管道复线工程项目后评价[D];宁夏大学;2015年

10 郭昱;基于可靠性的输气管道设计系数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D];长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1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61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