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西峰东侧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6 23:35
【摘要】:本论文以西峰东侧地区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薄片观察与鉴定、及扫描电镜、孔渗测试、X-衍射、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大量岩心资料显示:西峰东侧长8油层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中粒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夹薄层煤或煤线的岩性组合。根据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等沉积相标志,确定西峰东侧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可划分为4个亚相及12个微相。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峰东部地区长8砂岩总体具有较高的长石含量,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少量为长石砂岩;孔隙类型较多,残余原生粒间孔隙是最为重要的储集空间,次为次生溶孔及微裂缝;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自生矿物充填作用等;长8_1及长8_2油层组孔隙度主要在4%~12%,而渗透率主要在0.01~0.5×10~(-3)μm,两者均较低且相关性总体较差,结合其储集空间的特征,确定其主要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长8砂体主要发育4种砂体结构类型,砂体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存在密切联系,连续叠置的厚层砂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孔渗,而透镜型砂体一般因钙质胶结而致密化。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其中沉积相主要控制砂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砂岩原始物性的好坏,而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则对储集砂岩进行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储层最终性质。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为关键,其中压实作用、自生矿物充填作用及除绿泥石环边以外的胶结作用均对储层有一定破坏性,而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则属于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与构造作用相关的破裂作用能够形成大量微裂缝,特别是在研究区南部大量微裂缝为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储层评价结果表明:发育连续叠置砂体的主河道发育区通常是最为有利的沉积相带。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图文】:

路线图,路线图,主要技术


图 1-1 主要技术路线图实物工作量论文,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西峰东部地区长 8 油层组以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中的岩心观察以及样品的采峰油田岩心库,对宁 141 井、庄 256 井、城 86 井等 32 口井岩心观察描述以及采样。样品经过挑选和研磨等前期处理,析、铸体薄片分析,X-衍射全岩及粘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汞分析等分析测试,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依据。表 1-1 主要工作量 主要工作内容 完成数量 完成方 收集资料以及查阅文献 80 余篇 独立完成,图件为课题 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分析 各 70 件

鄂尔多斯盆地,位置图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盆地上部,具有多旋回性和叠合1985,1986;胡见义,1986;赵重远,1990;田在艺,俊杰,2002;廖一,2010;刘琪,2011)。其地理地位于东纬 35o~40o30′,盆地周边分别以太行山、吕梁山、陇山六盘山、阴山及大青山为界,地跨我国宁夏、甘肃、内总面积超过 32 万平方千米(图 2-1),是我国第二大沉积地,具有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我国战略地和重要能源基地(廖光明 等,2018)。另外,鄂尔资源也很丰富,因具有国家级资源基地的区际优势,被

构造图,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图,位置图


的小 2.资源外,其铀矿预测资源量约 8.6×105t(张慧,的一部分,是古特提斯洋、古亚洲洋、古祁连洋因此其形成和构造-沉积演化与华北板块密切相叠加、复合决定了其现今叠合盆地的性质(刘庆 等,2014)。底断裂带与周缘构造单元相连,盆地边缘发育断构造单元(图 2-1、2-2),其中伊陕斜坡分布面元,伊陕斜坡地层倾角一般<1°,地层平缓,图 2-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图及西峰东侧地区位置图(据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料改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昌;林承焰;何金先;牛海瑞;;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运移特征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彭晓清;龚福华;冯毓品;刘亚;李飚;;志靖安塞地区化子坪长2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3 李康;康胜松;尚婷;王俊超;李军;罗宝莉;;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年04期

4 刘显阳;邓秀芹;赵彦德;张雪峰;韩天佑;;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J];岩性油气藏;2011年05期

5 思玉琥;;化子坪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J];矿业快报;2008年01期

6 王贝贝;;定边油田东仁沟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描述[J];石化技术;2017年05期

7 张新印;杨荣国;;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古环境分析[J];非常规油气;2017年04期

8 吴云飞;;红河油田川口条带延长组长6油层组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年06期

9 刘犟;郑荣才;王海红;侯长冰;王昌勇;;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分析与砂体预测[J];中国地质;2015年02期

10 任剑;张刚;刘万明;王薇;屈红军;董治斌;李敏;;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双物源对石油分布的控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静;陈全红;朱静;王若谷;刘溪;;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点[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朱绪峰;于志龙;柯钦;郭波;张元场;杨淑华;郭继茹;;地震沉积学在提高储层预测纵向分辨率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北部江桥地区萨一油层组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3 贾德生;李文厚;;陕北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油层组的浊积岩[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士祥;楚美娟;黄锦绣;郭正权;;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砂体结构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刘广林;姚泾利;马爽;张文选;李继宏;王亚玲;李士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异常低压形成原因初探[A];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6 李文厚;梁积伟;王起琮;赵虹;王岚;刘昊伟;;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1油层组浊流沉积与油气的关系[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周仲礼;郭科;龚灏;;基于随机模拟的堡子湾长6期油层组砂体展布[A];地球资源环境定量化理论与应用——2009年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吴迪;;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环境的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谢伟;王延锋;李红;;鄂尔多斯盆地永宁油田长2油层组油气富集规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10 陈贺贺;朱筱敏;陈纯芳;;鄂南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定量化研究[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方亮 任德强;辽河锦采地质大队油层资源评价效果显著[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许新 本报记者 蒙辉;着眼精准开发 助力龙江振兴[N];黑龙江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龙;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2 张云龙;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7油层组储层形成机理[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3 高金栋;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天然裂缝识别与建模[D];西北大学;2018年

4 刘犟;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罗庞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藏控制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谢正温;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朱世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吴少波;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油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朱童;镇北—环江地区长4+5油层组砂体分布、成因及有利区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昌勇;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长8~长6油层组沉积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爱荣;低渗、超低渗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亚;沧东凹陷枣园地区孔二段4油层组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2 滕骥;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3 马茗茗;西峰东侧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4 冯凯龙;鄂尔多斯盆地城华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5 余威;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致密油产层岩相特征及沉积相空间展布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6 王俊雷;古龙南地区古693—敖18井区葡Ⅰ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7 王世璐;吴起油田A井区长6油层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8 刘鼎;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延长组长7中下段砂岩储层含油富集区优选[D];西北大学;2019年

9 李国雄;鄂尔多斯盆地肖家河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0 王育强;鄂尔多斯盆地上畛子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及储层评价[D];西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83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83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9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