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7沉积期湖盆边缘相沉积特征及成因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7沉积期湖盆边缘相沉积特征及成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增加、进程加快以及科技快速发展,国内外有关陆相湖盆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更高阶段。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处稳定鄂尔多斯盆地与活动秦祁造山带之间的交接地带,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古湖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以及沉积相带的展布特征研究一直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湖盆晚三叠世边缘构造特征、沉积展布以及盆地边界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以及资源勘探开发都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以及其邻区地层资料的查阅,野外典型剖面的观测,以及野外岩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合沉积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等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三叠世最大湖泛期也就是长7时期湖盆边缘相特征以及物源进行讨论,同时结合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活动对于边缘相的成因做出分析。通过对于具有边缘沉积特征的地层进行寻找以及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7时期主要发育有冲积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以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于长7时期为大范围的湖侵时期,所以边缘相沉积体系受湖盆演化的影响。结合晚三叠世构造活动对湖盆边缘相成因做出分析,认为盆地南缘构造应力以及南缘地层分布特征对于湖盆边缘相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盆地西南特提斯应力源是造成盆地东北翼宽缓,西南翼陡倾的不对称结构和非均衡沉积过程的主因;盆缘的不同构造属性,既形成了盆内组分差异,又导致长7沉降中心向西南偏移。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边缘相 沉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0
- 1.1 选题依据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6-8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8-9
- 1.3.1 研究内容8
- 1.3.2 研究方法思路8-9
- 1.4 完成工作量9-10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10-14
- 2.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10-11
- 2.2 湖盆演化过程11-12
- 2.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构造格架12-14
- 第三章 地层分布及沉积特征14-23
- 3.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分布及特征14-17
- 3.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地层分布17-21
- 3.3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三叠世地层分布21-23
- 第四章 典型边缘相分析23-45
- 4.1 沉积相划分标志23-25
- 4.1.1 岩性标志23-24
- 4.1.2 颜色标志24-25
- 4.2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沉积体系及特征25-31
- 4.2.1 冲积扇相25-27
- 4.2.2 扇三角洲相27-28
- 4.2.3 河流相28-29
- 4.2.4 辫状河三角洲相29-31
- 4.3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展布特征31-35
- 4.4 物源分析35-41
- 4.4.1 母岩分布特征35-36
- 4.4.2 轻重矿物组合36-37
- 4.4.3 锆石定年分析37-41
- 4.5 盆地边界41-45
- 第五章 沉积相影响因素45-52
- 5.1 区域构造应力对边缘相的影响45-48
- 5.2 地形对沉积相的影响48-52
- 结论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川;卢苗安;付志方;刑卫新;;新疆二叠纪泛准噶尔超级湖盆之商榷[J];地质通报;2006年Z2期
2 刘化清;袁剑英;李相博;完颜容;廖建波;;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盆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年01期
3 李景保;近数十年洞庭湖湖盆形态与水情的变化[J];海洋与湖沼;1992年06期
4 郭彦如;银额盆地查干断陷闭流湖盆层序类型与层序地层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06期
5 陈俊仁;雷州半岛田洋火山湖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年01期
6 ;小资料[J];大自然探索;2000年09期
7 王衡鉴;许文治;;湖盆沉积中的小旋回[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年02期
8 ;种碱蓬,压碱尘——拿什么拯救你,查干诺尔(下篇)[J];人与生物圈;2009年06期
9 杨义刚;李鹏;;新湖盆地地层信息获取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3年09期
10 罗建宁;肖永林;苏俊周;邹培馨;;滇池湖盆沼泽化与泥炭堆积的模式[J];岩相古地理;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英民;刘豪;李立诚;齐雪峰;王媛;;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2 金强;朱光有;;咸化湖盆有机质堆积及其烃源岩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罗建宁;肖永林;庄忠海;陈乐尧;苏俊周;邹培馨;;滇池湖盆第四系沉积相、古地磁和孢粉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6)[C];1983年
4 王英民;刘豪;王媛;齐雪峰;;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苏俊周;肖永林;罗建宁;;滇池湖盆第四纪沉积物中的自生菱铁矿[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4年
6 杨俊峰;侯林晓;晁红丽;曾宪友;焦静华;;黄淮平原西南部130ka~13kaB.P.气候环境及盆地演化——以河南信阳胡族铺剖面为例[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图雅;查干诺尔湖3万亩盐碱干湖盆恢复生机[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2 图布兴;关于对贡·宝拉格苏木乌兰淖尔湖盆盐碱地实施生态治理的建议[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3 记者 胡左;专家呼吁:生态恢复与治理莫忘干涸的盐碱湖盆[N];科技日报;2011年
4 王丑龙;唤醒茹湖盆地[N];山西日报;2000年
5 王丑龙;唤醒茹湖盆地[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田荣;新疆魔鬼城惊现远古生命痕迹[N];北京科技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潘少军;干涸盐湖治理谁来管[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刚;压性浅水湖盆层序构成样式与砂体分布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峤;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7沉积期湖盆边缘相沉积特征及成因[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2 唐明明;湖盆裂缝动力学模拟及其储层精细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程燕芳;滇东原上湖盆溶丘区主要盆地视觉景观系统及优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会东;坳陷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岩性-地层圈闭分布[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立军;内蒙古呼日查干淖尔干湖盆碱蓬栽培的土壤适宜性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罗清;洞庭湖及湘江下游第四纪环境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长7沉积期湖盆边缘相沉积特征及成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3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