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和沧东凹陷孔店组为例
本文关键词: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和沧东凹陷孔店组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细粒沉积岩 岩相 储集空间 脆性指数 可压裂性 东营凹陷 沧东凹陷
【摘要】:以渤海湾盆地南部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和沧东凹陷孔店组二段细粒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厘米级岩心观察描述、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地球化学测试、岩石力学及压裂模拟实验等方法明确了细粒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划分了岩相类型、对储层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发育多种岩相类型,不同凹陷岩相类型存在差异,储层孔隙和裂缝类型多样,可压裂性较好.结果表明: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普遍小于30%,碳酸盐质量分数大于30%.纹层状(粉砂质、云灰质)细粒混合沉积岩最为发育,东营凹陷典型岩相类型为纹层状灰岩相、页状黏土岩相,沧东凹陷典型岩相类型为纹层状白云岩相、块状白云岩相.层间缝、构造缝、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岩石力学特征方面表现出较高杨氏模量(平均为20GPa)、较低泊松比(平均为0.242)、较低断裂韧性(平均为0.26 MPa·m(1/2))、脆性指数整体较高(集中在40~60)等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油大港油田研究院;中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岩相 储集空间 脆性指数 可压裂性 东营凹陷 沧东凹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07)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3.中石油大港油田研究院,天津300280;4.中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细粒沉积物(fine-grained sediments)是指粒径小于62μm的黏土级和粉砂级沉积物,由细粒沉积物组成的沉积岩称为细粒沉积岩.细粒沉积岩并不仅仅是粒级上的概念,而是包括了矿物成分、沉积构造、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慧缇,张义纲,徐翔,陆美芝,高国平;碳酸盐岩生烃机制的新认识[J];石油实验地质;1991年03期
2 李德生;;渤海湾盆地复合油气田的开发前景[J];石油学报;1986年01期
3 李志文;;沧东凹陷带的结构及勘探前景[J];石油学报;1989年03期
4 陈世悦,鄢继华,袁文芳;滨南、利津地区古近系沉积相演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3期
5 朱光有,金强,周建林,张林晔;渤海湾盆地东营断陷湖盆充填模式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02期
6 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1期
7 郭海萱;郭天魁;;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页岩储层可压性实验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3期
8 邹才能;朱如凯;吴松涛;杨智;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杨华;徐春春;李登华;白斌;王岚;;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石油学报;2012年02期
9 王永诗;李政;巩建强;朱家俊;郝运轻;郝雪峰;王勇;;济阳坳陷页岩油气评价方法——以沾化凹陷罗家地区为例[J];石油学报;2013年01期
10 黄振凯;陈建平;王义军;薛海涛;邓春萍;王民;;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岩微观孔隙特征[J];石油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景达;渤海湾盆地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辽河西部、廊固和东濮三个凹陷为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2 高锡兴;黄骅坳陷风化店构造复式油气藏形成条件[J];石油实验地质;1990年03期
3 宋子堂;临清拗陷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西界的恢复及其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1994年01期
4 张景廉;;地质催化反应在成烃作用过程中的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2年02期
5 房玄;雷怀彦;;粘土矿物对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有机质热解影响的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年06期
6 李术元,刘洛夫;烃源岩催化生烃机制的研究进展[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6年05期
7 安作相;中国油气地质特点[J];新疆石油地质;1997年03期
8 高岗,郝石生;干酪根在不同生油岩中的生烃动力学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1998年05期
9 张景廉,张平中;黄铁矿对有机质成烃的催化作用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03期
10 雷怀彦,师育新,关平,房玄;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对形成过渡带气的催化作用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金星;;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年03期
2 胡见义;徐树宝;童晓光;;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和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1期
3 杨剑萍,姜在兴,陈发亮,操应长,吴明荣;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密集段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叶军,曹慧缇;碳酸盐岩中酸解气态烃的成因及地化意义解析[J];石油实验地质;1987年02期
5 胡朝元;;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中国东部陆相盆地进行区域勘探的有效理论[J];石油学报;1982年02期
6 李德生;;渤海湾盆地复合油气田的开发前景[J];石油学报;1986年01期
7 许化政;;东濮凹陷致密砂岩气藏特征的研究[J];石油学报;1991年01期
8 王慧中,梅洪明;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油页岩中古湖泊学信息[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9 武法东,陈建渝,刘从印,张树林,王寿海,毕义泉;东营凹陷第三纪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类型[J];现代地质;1998年04期
10 李耀华;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陆相有机质演化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海;从鄂东南二叠系的岩相分布对淮阳古陆的质疑[J];中国煤田地质;1992年01期
2 胡明毅,龚文平,,肖传桃,朱忠德;湖北宜昌黄花场早奥陶世岩相和沉积环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年04期
3 郑毅,张庆云;降水设计与岩相[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撒利明,王天琦,师永民,鲁明春,杜文博;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J];沉积学报;2002年04期
5 岳信东;邹孝成;;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岩相识别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00年04期
6 付金华;邓秀芹;楚美娟;张海峰;李士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岩相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13年05期
7 张祥忠,熊琦华,蔡毅;应用多级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6期
8 张晋言;;泥页岩岩相测井识别及评价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4期
9 潘国强;;古火山构造岩相图及综合地质事件表的编制[J];中国区域地质;1982年02期
10 陆凤根;岩相标志及其指相意义[J];测井技术;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红英;黄国骞;;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单井岩相及沉积微相的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允白;;扬子陆块中奥陶世早期鹦鹉螺多样性与岩相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刘振峰;郝天珧;戴明刚;;Markov链模型在储层岩相模拟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允白;;扬子陆块中奥陶世早期鹦鹉螺多样性与岩相的关系[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吕古贤;舒斌;郭涛;夏林;刘杜娟;邓军;鲁安怀;张成江;修淑芝;丁益民;;胶东阜山金矿床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大比例尺填图[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蒙启安;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岩相及储层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爽;储层岩相的分形识别[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2 徐建强;多点统计在岩相预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3 李云广;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岩相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4 张新;徐州地区馒头组米级旋回层序和碳酸盐岩岩相—微相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杨忠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岩相特征精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3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60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