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消能工内空腔旋流的压强特性
本文关键词:旋流消能工内空腔旋流的压强特性
【摘要】:为了揭示空腔旋流内部的压强特性,以公伯峡水平旋流消能工为例,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组合涡运动规律对起旋室和旋流洞内空腔旋流的压强特性进行了研究.压强分布通过压强等值线和径向压强分布图直观地体现出来,其沿径向分布基本符合组合涡流场的理论压强分布规律.提出了采用组合涡指数n刻画空腔旋流内部微观流动的思想,根据n值大小将起旋室内的空腔旋流分为准强制涡和准自由涡区域.旋流洞0+233.50m和0+238.67m断面上的空腔旋流以准强制涡运动为主,旋流洞0+243.84m和0+249.00m断面上的空腔旋流沿径向呈现由准强制涡向准自由涡转变的趋势,建立并验证了相应的压强表达式.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空腔旋流 压强特性 组合涡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9123;51479164)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6RJZA110)
【分类号】:TV653;TV135.2
【正文快照】: 空腔旋流是一种流体的空间三维运动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流体在轴向运动的同时迭加了切向的旋转运动,具有能量集中、携带能力强等特点,同时旋流增加了水流流程和壁面摩擦力,也具有较高的消能率,因此在工程和工业中应用广泛,如旋流消能[1-2]、旋流分离[3-4]、旋流沉砂[5]等.旋流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军虎;牛争鸣;张东;洪镝;;旋流消能工内空腔旋流的数值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栗帅;张建民;胡小禹;李君宁;何小泷;;淹没型旋流竖井泄洪洞流态过渡的数值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4期
3 牛争鸣;南军虎;洪镝;燕军乐;;水平旋流泄洪洞通风量相似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04期
4 王晓玲;孙蕊蕊;敖雪菲;郎建;周莎莎;;大涡模拟在旋流沉砂池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5 张建民;任成瑶;许唯临;李忠;胡晓禹;;淹没出流型漩流竖井泄洪洞新型连接型式及水力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5期
6 董兴林;杨开林;付辉;王涛;;兼有深水孔的旋流喇叭形竖井泄洪洞设计原理[J];水利学报;2012年08期
7 ;Veloc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in discharge tunnel of rotary-obstruction composite inner energy dissipation[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S1期
8 雷刚;张建民;谢金元;许唯临;陈剑刚;任雨;;一种新型掺气型旋流竖井的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5期
9 洪镝;牛争鸣;南军虎;吴小丽;蔡楠;;水平旋流泄洪洞原型和模型的脉动压力特性对比与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0年06期
10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DISCHARGE TUNNEL WITH VORTEX DROP[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军虎;牛争鸣;张东;洪镝;;旋流消能工内空腔旋流的压强特性[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2 南军虎;牛争鸣;张东;;旋流消能工内空腔旋流的流速特性[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6年02期
3 李奇龙;牛争鸣;王捷;;设置阻塞后旋流洞内的增压特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6年02期
4 冯雪芳;;浅谈600MW机组火电厂循环水管制作安装[J];建材与装饰;2016年06期
5 唐逸豪;高振勋;蒋崇文;李椿萱;;基于LPT近似算法的CFD并行计算网格分配算法[J];工程力学;2015年05期
6 童祯恭;冯治华;童承乾;衷诚;;涡旋澄清池沉淀区结构参数的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7 南军虎;牛争鸣;张东;洪镝;;旋流消能工内空腔旋流的数值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5年01期
8 李奇龙;牛争鸣;王捷;;基于准自由涡分布的阻塞旋流泄洪洞流场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5期
9 刘达;廖华胜;李连侠;黄本胜;蒋胜银;;浅水垫消力池的大涡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5期
10 栗帅;张建民;胡小禹;李君宁;何小泷;;淹没型旋流竖井泄洪洞流态过渡的数值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帅;张建民;胡小禹;李君宁;何小泷;;淹没型旋流竖井泄洪洞流态过渡的数值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4期
2 鲁学蕾;范济神;赵振兴;;泄洪洞旋流阻塞消能的数值模拟[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3 南军虎;牛争鸣;洪镝;朱静;吴小丽;;公伯峡水平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3年03期
4 张建民;任成瑶;许唯临;李忠;胡晓禹;;淹没出流型漩流竖井泄洪洞新型连接型式及水力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2年05期
5 董兴林;杨开林;付辉;王涛;;兼有深水孔的旋流喇叭形竖井泄洪洞设计原理[J];水利学报;2012年08期
6 王晓玲;周莎莎;郎建;李涛;张陆良;陈明曦;;旋流沉砂池除砂废水流场与结构参数优化模拟[J];工程力学;2012年06期
7 ;Velocity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in discharge tunnel of rotary-obstruction composite inner energy dissipation[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S1期
8 雷刚;张建民;谢金元;许唯临;陈剑刚;任雨;;一种新型掺气型旋流竖井的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5期
9 廉玲军;王韦;徐威;田忠;;洞塞泄洪洞的3维数值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余挺;田忠;王韦;许唯临;;收缩式洞塞泄洪洞的消能和空化特性[J];水利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军;刘宪堂;;筛网消能工在东方红排干枢纽桥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2 张艳玲;张国东;;筛网消能工的发展现状及其目前设计与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3 王世荣,赵贵山,曲玉梅;小型水工建筑物的组合式消能工在季节冻土区的应用[J];冰川冻土;1990年01期
4 郭子中,徐祖信,吴建华;消能工的风险及经济分析[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0年02期
5 张婷;田淳;李永业;尤志强;樊盼;;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消能及压力特性[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6 李锦阳;;梨树灌区推广涵闸垂直网消能工的分析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7 李丹;;沙颍河耿楼船闸集中输水系统的消能工设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8 潘光在,田淳;分流齿消能工减冲效果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2年02期
9 尹则高;拾兵;赵林;孙东坡;;洞塞式消能工的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10 金永堂;灌排渠系闸下的新消能工[J];水利学报;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崔莉;徐连军;王庆国;;反坡消能工可行性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郑林平;;国内泄洪隧洞洞内消能工的研究及应用进展[A];2004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黄秋君;吴建华;;收缩式消能工与其他消能工联合运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鲍倩;王月华;包中进;;阶梯式消能工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5 罗秉珠;徐婷兰;盘春军;刘亚辉;刘平昌;;桥巩低坝应用戽底窄缝混合消能工水力学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亚斌;闭多能;阙光英;;柬埔寨王国斯登沃代一级水电站宽尾墩—井式消力池消能工试验研究[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聂境;张建民;栗帅;;阶梯消能工水力特性研究综述[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13年
8 包中进;鲍倩;史斌;;低水头闸坝工程消能工水毁修复技术研究[A];2011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会刊[C];2011年
9 夏庆福;孙双科;柳海涛;王晓松;;大单宽低佛氏数水流的大差动与动水垫消能工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忠;洞塞式内流消能工的水力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消能及压力特性初探[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董建伟;洞塞式和直弯式消能工水力特性的数值和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薛冬;齿墩式内消能工压强和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4 袁伟;低佛氏数消能工的水力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曾敏;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水力特性物理模型试验[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晓娟;齿墩长度对齿墩状内消能工水力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海军;齿墩高度对齿墩内流消能工影响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8 巩兴晖;Y型窄缝消能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唐文超;低水头水利工程消能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泽;面积收缩比对齿墩式内消能工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02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0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