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下长江荆南三口径流变化特征检测与归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环境变化下长江荆南三口径流变化特征检测与归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径流变化 降水量 贡献率 人类活动 荆南三口
【摘要】:依据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河系1951—2014年实测原型水文气候资料,在分析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定量分解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以荆南三口及周边地区降水量减小,长江干流来水量逐期减少,水位降低,荆南三口河系断流天数呈波动性增加为标志的环境变化导致了荆南三口河系径流逐期减少;(2)荆南三口河系径流量在长时间序列上呈波动性增减变化,而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却呈逐期减少趋势。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的突变年份均为1958年,1972年和1998年;(3)以1951—1958年为基准年,1959—1972年,1973—1998年,1999—2014年3个时段降水量波动对径流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26.71%,2.9%,7.05%,人类活动(主要是重大水利工程)对各时期径流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73.29%,97.10%,92.95%。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径流变化 降水量 贡献率 人类活动 荆南三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00) 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
【分类号】:P333.1
【正文快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对水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地表径流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实测的径流量尤其是年径流量包含了气候变化、众多的人类活动等信息。因此,目前定量检测水文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区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变化影响的贡献已成为水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随继;闫云霞;颜明;赵晓坤;;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J];地理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随继;李玲;颜明;;气候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区间产流量变化的贡献率[J];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2 王彦君;王随继;苏腾;;1955-2010年松花江流域不同区段径流量变化影响因素定量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3 刘惠英;丁文峰;张平仓;;香溪河流域1965—2010年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4期
4 黄生志;黄强;王义民;陈昱潼;;渭河径流年内分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贡献率分解[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5 刘惠英;程冬兵;张平仓;江辉;;三峡库区龙河流域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关系变化贡献率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03期
6 马龙;刘廷玺;马丽;孙敏;丁涛;辛显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辽河中上游径流变化的贡献[J];冰川冻土;2015年02期
7 陈伏龙;王怡璇;吴泽斌;冯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区内陆河径流量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水文站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5年04期
8 钟一苇;李景保;;荆江三口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4年06期
9 何旭强;张勃;孙力炜;靳生理;赵一飞;安美玲;;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J];生态学杂志;2012年11期
10 赵广举;穆兴民;温仲明;王飞;高鹏;;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定量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泰峰;华北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资源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魏兆珍;海河流域下垫面要素变化及其对洪水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3 王晓燕;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宝月;砒砂岩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何旭强;基于SWAT模型的黑河上游径流模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鹏;近50年极端降水变化对黄河流域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亭亭;北洛河流域植被恢复的径流补偿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宏,陈永勤;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文与地貌特征变异及其成因[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2 刘昌明,张学成;黄河干流实际来水量不断减少的成因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3 许炯心;无定河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4 杨新,延军平,刘宝元;无定河年径流量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5 李岳坦;李小雁;崔步礼;彭海英;伊万娟;;青海湖流域50年来(1956-2007年)河川径流量变化趋势——以布哈河和沙柳河为例[J];湖泊科学;2010年05期
6 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刘翠善;;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7 景可,郑粉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4期
8 王飞;穆兴民;焦菊英;李锐;;不同最小控制时段约束下黄河天然径流量变化阶段性[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3期
9 赵晓坤;王随继;范小黎;;1954-1993年间窟野河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10 汤奇成;近年塔里木盆地河川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沙漠;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锦斌;张小峰;许全喜;;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彭玉明;段文忠;陈永华;;荆江三口变化及治理设想[J];泥沙研究;2007年06期
3 许全喜;胡功宇;袁晶;;近50年来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变化研究[J];泥沙研究;2009年05期
4 李义天;郭小虎;唐金武;孙昭华;;三峡建库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郭小虎;姚仕明;晏黎明;;荆江三口分流分沙及洞庭湖出口水沙输移的变化规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8期
6 李义天;郭小虎;唐金武;孙昭华;;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比估算[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7 谢永宏;李峰;陈心胜;侯志勇;;荆江三口入洞庭湖水沙演变及成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2期
8 方春明;毛继新;陈绪坚;;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分流河道冲淤变化模拟[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毛北平;梅军亚;张金辉;文丽红;向自强;;洞庭湖三口洪道水沙输移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2010年02期
10 武斌;;喷出地面的井水[J];青年科学;2008年Z2期
,本文编号:1005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0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