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邢台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18:35

  本文关键词:邢台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防洪排涝 雨水径流控制 资源化利用 低影响开发(LID)


【摘要】: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都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浪费等诸多雨水问题,特别是北方许多水资源匮乏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已经对整个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水安全风险局面,传统的城市雨洪利用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2013年6月,住建部发布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用于指导全国各地方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大纲》中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排水理念,增加了内涝风险评估、径流控制、防涝系统规划等新内容[1]。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雨洪利用理论的研究,结合邢台市现状排水情况的调查研究、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的雨洪管理经验基础上,运用低影响开发等先进建设理念,完善《邢台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洪综合规划(2014—2020年)》,并针对邢台市水环境实际情况提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与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建议及措施。以求达到降低城市地表径流量,保障城市水安全的目的。本文分为四章,分别对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提出传统城市雨洪利用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通过对邢台市中心城区暴雨分布特征分析与比较,明确了邢台市雨水资源分布情况。并结合邢台市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对其进行分析及重要特性归纳,总结了邢台市雨洪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对周边地区造成排水不畅影响的具体原因分析。基于相关规范标准和理论以及实际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邢台市当地实际的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操作办法。
【关键词】:防洪排涝 雨水径流控制 资源化利用 低影响开发(LID)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92;TV21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课题研究内容10-12
  • 1.2.1 研究对象10
  • 1.2.2 研究技术路线10-12
  • 1.2.3 研究内容12
  • 1.3 国内外雨洪利用研究概况12-13
  • 1.4 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提出13-14
  • 1.4.1 极端天气明显增多,暴雨强度频度增加13
  • 1.4.2 下垫面硬覆盖增加,,雨水径流量加大13
  • 1.4.3 建设标准不高,雨洪利用理念落后13-14
  • 1.5 本章小结14-15
  • 第2章 雨水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15-23
  • 2.1 邢台市气候概况15
  • 2.2 暴雨强度公式评估15-19
  • 2.2.1 暴雨强度公式15-17
  • 2.2.2 新旧暴雨强度公式比较分析17-19
  • 2.3 降雨规律与特征分析19-21
  • 2.3.1 主城区气象台站概况19-20
  • 2.3.2 降雨特征分析20-21
  • 2.4 下垫面解析21-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23-33
  • 3.1 雨水径流量控制23-26
  • 3.1.1 雨水径流控制模式23-24
  • 3.1.2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24
  • 3.1.3 雨水径流控制内容24-26
  • 3.2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26-28
  • 3.2.1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内容26-27
  • 3.2.2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方法27-28
  • 3.3 雨水资源化利用28-32
  • 3.3.1 雨水资源化利用内容28-30
  • 3.3.2 LID技术对暴雨径流控制与雨水资源化中的应用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邢台市低影响开发建设情况调研及改进措施33-53
  • 4.1 调研目的33
  • 4.2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33
  • 4.3 邢台市排水防涝现状情况33-42
  • 4.3.1 排水防涝管理情况33-35
  • 4.3.2 城市水系35-36
  • 4.3.3 排水体制及排水设施36-41
  • 4.3.4 竖向分析41
  • 4.3.5 低影响开发设施41-42
  • 4.4 LID低影响开发措施42-49
  • 4.4.1 源头削减管理42-47
  • 4.4.2 过程控制管理47-48
  • 4.4.3 末端蓄排管理48-49
  • 4.5 低影响开发措施实证案例分析49-51
  • 4.5.1 概况49
  • 4.5.2 规划措施49-50
  • 4.5.3 指标分解—以核心区为例50-51
  • 4.6 低影响开发措施评价51-52
  • 4.7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邯郸市街道雨水径流污染物变化规律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14期

2 岑国平;城市雨水径流计算模型[J];水利学报;1990年10期

3 刘根;易利芳;;湖州雨水径流污染的初期弃流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29期

4 V.V.Dhruva Narayana;朱庭云;;印度低洼地稻作对降雨的有效利用[J];北方水稻;1982年01期

5 鲁鑫;钟江;;浅谈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J];价值工程;2014年19期

6 王晨婉;李笑晋;张会;高丹;;基于MIKE11的城市河网雨水径流污染模拟的研究[J];天津科技;2013年02期

7 王晨婉;李笑晋;张会;高丹;;基于MIKE11的城市河网雨水径流污染模拟研究[J];天津科技;2013年04期

8 魏飒;郭永辰;王军;;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监测及影响因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汉京超;王红武;马鲁铭;刘燕;胡坚;;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总量核算[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刘廷宏,张志道,王丽,林性粹;雨水径流截集试验与集水量计算模式的分析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晓昕;马洪涛;;美国城市雨水径流管理概况与借鉴[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2012年

2 丁年;胡爱兵;任心欣;;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中雨水径流控制目标及方法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3 安延涛;;城市雨水径流减量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工程防灾规划)[C];2013年

4 夏远芬;万玉秋;;南京市地面停车场透水铺装使用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童国庆;澳大利亚的城市水敏感设计[N];中国水利报;2012年

2 广东建设报记者 纪辛;深圳低冲击开发助力绿色市政[N];广东建设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庄郑悦;透水材料驱散“热岛效应”[N];中国建材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宝山;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输移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干里里;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排水管道缺损状况量化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3 杨栩;城市绿地对降雨径流及其污染物削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忠成;不同类型绿地对雨水径流中COD和氮的削减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张映鹏;大连城区雨水径流规律及污染负荷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贾玉强;邢台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陈双;宜兴市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特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5 徐雪;两段式混合渗滤介质系统处理雨水径流污染物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于姗姗;校园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利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健;住宅小区雨水生态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金苗;城市雨水径流及合流制下水道溢流的污染解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周勇华;城市居住小区雨水径流污染的模拟与控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尼玛次仁;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削减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7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07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