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特性及减淤运用方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特性及减淤运用方式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拦粗排细 调水调沙 泥沙淤积 淤积库容 小浪底水库 黄河
【摘要】:小浪底水库在初期运行管理中采用了调控水位、异重流排沙、调水调沙、相机降低水位排沙、拦粗排细等综合调度运行方式,对减少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16年汛前,水库累计淤积泥沙30.97亿m3,库区泥沙淤积形态及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淤积库容的利用率、尽量延长淤积库容的使用年限,对水库泥沙重点监测内容、淤积形态调整、汛期限制水位、调水调沙清水用量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
【关键词】: 拦粗排细 调水调沙 泥沙淤积 淤积库容 小浪底水库 黄河
【分类号】:TV145
【正文快照】: 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是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该水库控制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和近100%的来沙量,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水库总库容126.5亿m3,其中防洪库容41.0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0亿m3、淤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嗣飞;;水库泥沙淤积问题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6期
2 熊敏;马文琼;;龚嘴水库泥沙淤积现状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S1期
3 吉良八郎 ,玉井佐一 ,王廷俊 ,李纪生;水库泥沙淤积分布的特性线分析法[J];水利水电技术;1964年11期
4 邓志强;;水库泥沙淤积的灰色动态模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5 于永泉,张文斌,沈敬学,马玺;群昌水库泥沙淤积问题的探讨[J];吉林水利;1995年02期
6 浦承松,谢波;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珠江;2002年02期
7 朱苏云,李松,金冶,赵培颖;东港市水库泥沙淤积的初步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1期
8 闫守信,陈刚军,魏宝忠;察尔森水库泥沙淤积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01期
9 万建蓉;宫平;;嘉陵江亭子口水库泥沙淤积研究[J];人民长江;2006年11期
10 李志武;郑乃柏;;罗闸河一级水电站水库泥沙淤积分析[J];小水电;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建;童思陈;;水库泥沙淤积特性的初步研究[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德忠;刘易娜;宋少文;杜占德;贾贞斌;;水库泥沙淤积定量分析研究—水量平衡法[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何录合;;碧口水库泥沙淤积及发展趋势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钟华昌;覃杰;;岩滩水库泥沙淤积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杜向润;;从汾河水库泥沙淤积变化看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成效[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周杰;吴时强;韩昌海;吴修锋;;山区小水库泥沙淤积特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龙;;八盘峡水电站水库泥沙淤积现状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红育;桃汛洪水冲刷降低 潼关高程试验再获成功[N];中国水利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荣;水库泥沙淤积与回水耦合关系初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会让;陕西省水库泥沙淤积状况与蓄水能力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3 杨艳娟;水洞沟水库泥沙淤积测试及数值模拟[D];宁夏大学;2013年
4 左光栋;山区河流引水式电站水库泥沙淤积及电站引水防沙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新军;夏寨水库泥沙淤积分析及合理运用方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帅;POA算法在水沙联合调度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23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2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