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河干流主城区段防洪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拉萨河干流主城区段防洪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要】:我国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范围广,损失重,南方尤为严重。防洪及其管理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同时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少省份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机构级别由正县级升格为副厅级机构,人员编制及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形成了积极主动的防汛抗旱局面。当前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也已经由单纯的洪水防御转入防洪、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和城市水环境建设等相结合的新阶段,已由单纯的工程性控制洪水转入工程措施与灾前准备、水雨情监测预警预报、洪水避让转移、洪灾保险、洪水风险转移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洪水现代化管理,为拉萨的防洪体系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理论基础。拉萨河造就了两岸文明,造就了土蕃王朝灿烂文化历史,造就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世界文化遗产。但历史上拉萨河也曾泛滥成灾。西藏解放以来,尤其“十五”以来国家加大对拉萨河防洪及治理的投入,重点建设了主城区段两岸堤防工程,开工建设了兼顾防洪的旁多水库,切实提高了城区段防洪标准,保障了近年来拉萨河两岸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稳定。拉萨市是西藏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1300年的历史。拉萨市年平均降雨量虽只有500毫米左右,但在拉萨市城区不断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多端、社会稳定要求更高等形势下,拉萨市城区段防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形势也日趋严峻。基于这样一个背景,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对拉萨河城区段防洪体系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工程体系不完善、水雨情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维护管理不规范、人员经费投入不足、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不足、洪水调度管理不规范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对防洪体系建设和管理对今后的防洪体系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可行的措施,从上游水库洪水调度、洪水风险图应用、洪水风险管理、法规体系完善等方面做了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拉萨河 城区段 防洪 管理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8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2 国内外城市河流防洪发展概述8-10
- 1.2.1 国外防洪体系概述8-9
- 1.2.2 国内城市防洪概述9-10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0-12
- 第2章 拉萨河流域概况12-18
- 2.1 水系概况12-15
- 2.2 流域气候15
- 2.3 地形地貌15-16
- 2.4 洪水特性16-17
- 2.5 社会经济17-18
- 第3章 防洪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8-27
- 3.1 堤防工程18-19
- 3.1.1 堤防建设现状18-19
- 3.1.2 存在的主要问题19
- 3.2 水库工程19-23
- 3.2.1 直孔水库19-20
- 3.2.2 旁多水库20-23
- 3.2.3 存在的问题23
- 3.3 水雨情监测措施及存在的问题23-25
- 3.3.1 气象站23
- 3.3.2 水文站23-24
- 3.3.3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站点24-25
- 3.3.4 存在的主要问题25
- 3.4 组织和管理及存在的问题25-27
- 3.4.1 日常管理25-26
- 3.4.2 应急管理26
- 3.4.3 存在的主要问题26-27
- 第4章 防洪体系建设27-42
- 4.1 堤防工程27-29
- 4.2 水库洪水的调度29-37
- 4.2.1 水库库容曲线29
- 4.2.2 水库泄流能力29-32
- 4.2.3 水库洪水调节和调度32-37
- 4.3 非工程措施37-42
- 4.3.1 水雨情监测、洪水预警预报37-38
- 4.3.2 洪水灾害防御预案38
- 4.3.3 洪水风险管理38-39
- 4.3.4 洪水风险图的编制与应用39-40
- 4.3.5 洪灾保险40-4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2-44
- 5.1 结论42-43
- 5.2 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8
- 个人简历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沛丰;;拉萨河[J];中国水利;1987年04期
2 史海匀;傅旭东;王远见;王光谦;巩同梁;;拉萨河流域蒸发力估算:改进道尔顿模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3 林摘;拉萨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启动[J];中国水土保持;2000年11期
4 肖长伟;王静;赵军祥;;拉萨河流域生态胁迫典型要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9年21期
5 吴滔,袁鹏,戴露,丁义,谢珊;西藏拉萨河径流预测方法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年02期
6 宗永臣;;基于模糊评价的拉萨河水环境现状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04期
7 宁爱凤,尹观,刘天仇;拉萨河地区的大气降水同位素分布特征[J];矿物岩石;2000年03期
8 ;驻藏部队建成西藏最大的绿色生态林木基地[J];吉林水利;2002年10期
9 周丹;黄川友;;拉萨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J];四川水利;2007年02期
10 一夫;;我骑着自行车跨过了金沙江(四)[J];中国自行车;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凤;李梅;崔益斌;张荣飞;;拉萨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评价[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王川;;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生态思考——以拉萨河流域为例[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常春平;邹学勇;张春来;黄永梅;程宏;赵延治;全占军;邱玉郡;房志玲;王升堂;;拉萨河下游河谷风沙源分布特征的遥感解析[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秀启;陈毅峰;何德奎;;西藏拉萨河双须叶须鱼的繁殖策略[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珠平措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开发利用拉萨河加强流域综合规划[N];工人日报;2007年
2 记者 裴聪;拉萨河流域防洪工程“升级”越来越快[N];西藏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正林;珍爱拉萨河[N];西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米玛;拉萨河畔竞风流[N];西藏日报;2003年
5 西藏拉萨八一学校五年级 王湃 黄鑫;拉萨河的“白色污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巩同梁 高级工程师、博士;把拉萨河建设成环境友好型河流[N];中国水利报;2007年
7 记者 曾飞;拉萨河“两岛”蓄水控制工程复工[N];拉萨晚报;2010年
8 唐二春;拉萨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应注重生态建设[N];西藏日报;2004年
9 记者 达娃;听取拉萨河沿岸景观设计方案情况汇报[N];拉萨晚报;2012年
10 杨正林;气势恢宏的壮丽诗篇[N];西藏日报(汉);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达瓦次仁;基于SWAT模型的拉萨河流域水文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龚晨;西藏拉萨河流域水化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徐文杰;拉萨河水景观工程规划设计与河道整治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次仁卓玛;拉萨河干流主城区段防洪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王瑾;西藏拉萨河流域积雪变化与气象因子分析[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056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5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