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长江上游中小洪水天气学机理分析及致洪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23 02:28

  本文关键词:长江上游中小洪水天气学机理分析及致洪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上游 致洪暴雨 天气学分型 中小洪水特征


【摘要】:基于1981~2012年长江上游128个中小洪水历史个例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普查及天气学分型方法,建立了纬向型、经向型、偏东气流型以及两高之间型4种致洪降水天气学概念模型,研究了各天气型致洪降水发生机理及相应中小洪水特征。得到以下结论:纬向型中高纬环流相对平直多波动,伴有明显冷平流南下,地面锋面位置略偏北。该类型强降水过程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应中小洪水多为双峰或多峰型,平均洪峰流量、过程增幅最强,洪水过程时间也最长。经向型环流中高纬贝加尔湖和东北地区为深厚低槽,中低层常伴有暖式切变线或低涡发展,中上层急流出口处的辐散以及冷平流四类型中最强。该类型雨带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中小洪水一般以单峰为主,其洪峰流量及过程增幅均较大,造成的洪水涨水较快,过程时间最短。纬向和经向型均为全流域降水型,但在金沙江北部、岷沱江、嘉陵江以及宜宾-宜昌常出现较高频次的60 mm以上较强面雨量。偏东气流型副高与热带气旋外围环流汇合北进,其强降水前后冷暖平流变化不明显,受地形强迫抬升影响,最易产生准静止型、团状、突发性强降水。该类型中小洪水以单峰为主,涨水快,洪峰流量及过程增幅均最小,强降水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和岷沱江两大流域。两高之间型多为"鞍"型场的环流配置,青藏高压与副高在流域上空形成南北向切变线,其动力和水汽条件均较弱。该类型降水强度较弱,稳定少动,累积降水量较大,洪水以单峰为主,双峰偶有发生,其洪峰流量、过程增幅均较大,洪水过程时间较长,强降水多位于岷沱江、嘉陵江和宜宾-重庆中部流域。
【作者单位】: 武汉中心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长江上游 致洪暴雨 天气学分型 中小洪水特征
【基金】: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长江上游流域中小洪水天气特征分析”(2414020008)~~
【分类号】:P333.2
【正文快照】: 长江流域按河道特征及流域地形,长江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自江源至湖北宜昌称为上游,流域面积100×10 km。主要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宜宾-重庆、乌江以及重庆-宜昌6大流域。长江上游洪水主要由汛期暴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和流域分布与暴雨一致[1]。而暴雨预报由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新春;闵要武;冯宝飞;李玉荣;;大型水库中小洪水实时预报调度技术在三峡水库中的应用[J];水文;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井永强;张文强;雷和国;武世峰;汪华;;喜河水库中小洪水优化调度研究及应用[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第十届(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郝明龙;;深圳市城市水文特征与影响因素[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黄穗诚邋通讯员 粤水婷;专家分析今年或有中小洪水发生[N];广东建设报;2008年

2 菏泽安源黄河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黄玉梅;浅谈中小洪水坝岸抢险管理工作[N];菏泽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1081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81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d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