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穿越断层破碎带隧洞注浆范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3:36

  本文关键词:穿越断层破碎带隧洞注浆范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断层破碎带 数值模拟 注浆范围 渗流场


【摘要】:以福建龙津溪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隧洞在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在设计注浆条件下,存在着严重掌子面渗水的施工地质灾害。鉴于此,利用FLAC3D、ANSYS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各注浆工况下的渗水机理分析,综合比选获得最佳的施工注浆参数和注浆范围。得出了如下结论:1注浆圈厚度越大,掌子面处最大渗流速度越小;当注浆圈厚度大于3 m时,渗流速度的减幅不明显;2注浆长度越大,掌子面处最大渗流速度越小;当注浆长度大于9 m时,渗流速度的减幅不明显;3隧洞在穿越断层时,掌子面处渗流速度明显增大,施工时应多加注意。研究结论表明:分段高压注浆增强了隧洞掌子面的稳定性,使隧洞的开挖过程更加安全。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学院;
【关键词】断层破碎带 数值模拟 注浆范围 渗流场
【分类号】:TV554
【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龙津溪引水隧洞工程是一个跨地域的引水工程,供水对象为厦门市。隧洞最大引水流量10.0m3/s,拦河闸坝及引水系统组成了枢纽建筑物。隧洞沿线地形态波状起伏,山体雄厚,地表高程为60~670 m。地下水位埋深为0~100 m,隧洞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隧洞长度大,埋深也大,并且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琦,李忠;公伯峡水电站导流隧道上游断层破碎带地质特征及治理措施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2 刘洪光;;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处理技术[J];水运工程;2006年07期

3 赵存明;沈斐敏;张燕清;吴存兴;;一种探测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新技术——瑞利波探测技术[J];公路;2007年09期

4 赵存明;沈斐敏;张燕青;吴存兴;;隧道含水断层破碎带的探测与治理[J];华东公路;2007年04期

5 袁庆利;;某隧道断层破碎带处结构分析与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08年09期

6 钟德军;;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年26期

7 秦镇;;浅谈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2期

8 杨金虎;;慈母山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开挖支护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9 朱伯芳;关于混凝土坝基础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及施工应力问题的商榷[J];水利水电技术;1964年10期

10 毕旭冰;吴孝清;刘胜春;;公路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仿真分析[J];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税明东;成坚;;断层破碎带综合处治措施的研究[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军;唐学军;朱小明;王永刚;王增运;;寒区隧道断层破碎带塌方段支护参数及动态化监测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李建民;章之燕;;采用不同工艺通过不同水文单元断层破碎带的实践[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朱卫东;;秀宁隧道出口段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安全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潘国栋;周书明;赵晋友;;胶州湾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注浆施工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6 周书明;潘国栋;罗小平;;海底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俊;罗永忠;;断层破碎带对宽体公路隧道设计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维武;文桂录;田维金;刘增跃;林振球;;八盘岭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预注浆[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9 杨重存;;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王荣;李树忱;;陆地声纳法探查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喻文杰 赵成新 通讯员  许波;3万多建设者“邵怀”路上建奇功[N];湖南日报;2006年

2 齐中熙 樊曦 于文静;“天路”即将变“坦途”[N];新农村商报;2014年

3 谷文辉 盘县大山镇旧屋基煤矿;论加固注浆支护在断层附近的应用[N];贵州政协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江耀明;靠隧道牌为信誉加分[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5 刘志广;隧道断层破碎带控制爆破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尹登明;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宜万项目部 科技降服六冒隧道[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4年

7 通讯员 高仕红;穿越“地质博物馆”[N];中华建筑报;2012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一“险”一“奇”看高速[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9 王冰炎;寒暑越四载 安稳穿燕山[N];中国交通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林;隧道穿越断裂带地震响应特性及抗震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东;强风化混合花岗岩断层破碎带隧道涌水处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陈星宇;断层破碎带隧道涌水特征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郝亭宇;地下工程典型不良地质水害治理技术[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鑫;雩山隧道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法[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杨拯;断层破碎带影响下山岭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毅;梅大高速公路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风险评估[D];长安大学;2012年

7 薛佃立;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震害机理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 周伟宏;断层破碎带隧道承压水处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刘运微;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史红然;东辛油田典型断层破碎带定量识别与成因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本文编号:1096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096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