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新集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坝址比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9:09

  本文关键词:新集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坝址比选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库 工程地质 渗漏 稳定性 塌岸 黄土湿陷性 坝址比选


【摘要】:拟建的新集水库工程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境内的达溪河上,位处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河谷沟壑区,区内沟谷发育,黄土大面积覆盖,左右两岸基岩出露,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水库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制约水库正常运行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库区、坝区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水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水库库区渗漏、坝体渗流稳定、水库库岸稳定及塌岸以及坝址区黄土湿陷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从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两方面对上下坝址进行了优化比选,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新集水库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南缘,鄂尔多斯地台的西南缘,主要为河谷山川区和低山沟壑区,坝址区达溪河河谷相对束窄,岸坡左陡右缓,左岸为侵蚀岸,基岩出露,右岸为堆积岸,黄土大面积覆盖,为各种成因的黄土堆积层,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2)研究区内上下坝址均存在坝肩绕坝渗漏和坝基渗漏问题,由压水试验结果可知,从岸坡风化带到基岩面以下透水率在0.15-33.4Lu范围内变化,各岩土层透水率大小不等,在不防渗的情况下,对坝肩的稳定有一定影响,坝基基岩面以下6m范围内透水率q3Lu,6m以下透水率q3Lu。(3)三种不同工况下坝体渗流的分析结果表明,水位的升降会影响坝体的渗流,尤其在校核洪水位工况下,浸润线位置相对坝体较高,上游相对渗透水压力较大,渗流明显,对坝体安全可靠性有影响,正常蓄水位工况和水位降至死水位工况下的浸润线位置与校核洪水位工况下浸润线位置相比,其对坝体的影响程度明显减小。(4)在渗流的基础上考虑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对坝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三种不同工况下,上游坝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2.641、2.472、1.642,下游坝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957、2.023、2.269,上下游坝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值之内,说明坝坡是安全稳定的。(5)水库在蓄水之后,库水位的动态变化会破坏库岸边坡的稳定性,导致库区发生大面积塌岸,其塌岸类型主要有侵蚀剥蚀型、滑移型、坍塌型和崩塌型等破坏模式,对各种塌岸破坏形式通过图解法进行剖面塌岸的预测,结果表明,库区塌岸量规模较大,且下坝库区塌岸量大于上坝库区,会影响水库的库容。(6)对上下坝址左右岸坡土体取样分析,上下坝址左右坝肩黄土湿陷程度都较严重,在建坝之前需要对坝肩土体进行处理,才能作为坝肩使用。(7)通过工程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以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决策评价,新集水库上坝址的条件优于下坝址,确定上坝址为拟建坝址。
【关键词】:水库 工程地质 渗漏 稳定性 塌岸 黄土湿陷性 坝址比选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221.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工程概况11-12
  • 1.3 研究现状12-17
  • 1.3.1 水库渗漏12-13
  • 1.3.2 库岸稳定及塌岸13-15
  • 1.3.3 黄土湿陷性15-16
  • 1.3.4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16-17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9
  • 第二章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19-25
  • 2.1 地形地貌19-20
  • 2.2 地层岩性20-21
  • 2.3 地质构造21-22
  • 2.4 物理地质现象22-23
  • 2.5 水文地质条件23
  • 2.6 区域构造稳定性23-25
  • 第三章 坝区渗漏及坝体渗流稳定25-40
  • 3.1 绕坝渗漏分析25-30
  • 3.1.1 绕坝渗漏量估算25-26
  • 3.1.2 坝肩渗漏分析26-29
  • 3.1.3 绕坝渗漏计算29-30
  • 3.2 坝基渗漏分析30-31
  • 3.2.1 坝基渗漏量估算30
  • 3.2.2 坝基渗漏分析30-31
  • 3.3 坝体渗流稳定性分析31-40
  • 3.3.1 非饱和土体渗流分析基本原理31-32
  • 3.3.2 坝体渗流分析32-35
  • 3.3.3 坝体边坡稳定性分析35-40
  • 第四章 库岸稳定及塌岸预测40-54
  • 4.1 库岸稳定性分析40-42
  • 4.1.1 工程地质条件40
  • 4.1.2 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40-42
  • 4.2 库区塌岸预测42-44
  • 4.2.1 预测方法42-43
  • 4.2.2 预测参数43-44
  • 4.3 上坝库区塌岸预测44-48
  • 4.4 下坝库区塌岸预测48-51
  • 4.5 塌岸预测结果分析51-54
  • 第五章 坝址区黄土湿陷性54-63
  • 5.1 黄土湿陷性的判定54-55
  • 5.2 上坝址黄土湿陷性55-58
  • 5.2.1 坝肩地质条件55-56
  • 5.2.2 坝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56-58
  • 5.2.3 土体湿陷性分析58
  • 5.3 下坝址黄土湿陷性58-63
  • 5.3.1 坝肩地质条件58-59
  • 5.3.2 坝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59-61
  • 5.3.3 土体湿陷性分析61-63
  • 第六章 坝址比选63-74
  • 6.1 工程地质条件比较63-65
  • 6.2 工程地质问题决策分析方法65-66
  • 6.3 评价指标分析66-71
  • 6.3.1 判断权重的方法步骤67-70
  • 6.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70-71
  • 6.4 坝址比选分析71-74
  • 第七章 结论74-75
  • 参考文献75-7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0
  • 附件80-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希雁,陆培毅;黄土湿陷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107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07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