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水岩相互作用下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8:02

  本文关键词:基于水岩相互作用下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岩作用 嵌岩桩 Weibull分布 本构关系 承载性状 数值模拟


【摘要】:随着三峡水库正常运行以来,全国各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兴起。水利建设对该地区周围的水岩环境以及相应的地质构造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各地区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使得上下游地区的岩土体受到水位变化而呈现出周期性的浸泡和风干。这种周期性的水岩循环作用将对岩/土体的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性质产生不可恢复的影响。常常也是诱发边坡失稳、路基沉降以及港口区域桩基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弄清水位周期性变化对岩石产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及在此情况下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变化规律。本文依托于交通部运用基础项目,采用重庆果园港地区的砂岩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浸泡—风干”实验,以模拟岩石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特征变化。在室内通过测定岩石吸水率、三轴试验和劈裂试验来确定岩石受到水位变化影响下吸水率和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水岩循环作用对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根据研究的成果对实际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设依据。针对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对采集的岩石试件编号和水岩循环处理,再将处理过岩石进行吸水率测定和相关的力学实验。分析实验中获得的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以此建立砂岩在水循环作用下的本构模型关系。将得到的本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水位变动区嵌岩桩在不同情况的受力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本文主要阐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通过水岩循环作用过的砂岩试件进行吸水性测定和三轴、劈裂力学实验。对测试的吸水率、力学参数采用对数函数关系来表述岩石各参数与水循环周期次数的关系。从分析结果可知,随着水循环周期的增大,岩石的内摩擦角φ,粘聚力c、弹性模量E等力学参数都有明显的降低。由此可知砂岩在水循环作用下产生了劣化。(2)通过假定该试验砂岩的微元强度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运用该分布来描述岩石力学强度分布特征。以摩尔库伦强度准则为基础,建立起水岩循环作用下岩石的本构关系,经过验证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试实验结果。(3)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不同桩径、不同嵌岩深度在水循环作用下的嵌岩桩的承载能力,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水循环作用对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Q、桩侧摩阻力τ、桩身轴力FN以及桩端阻力承担比Qb/Q的影响变化规律。(4)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沉渣。将计算结论与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在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的嵌岩桩设计中,应该注重水岩作用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
【关键词】:水岩作用 嵌岩桩 Weibull分布 本构关系 承载性状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2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概述10
  • 1.2 水岩循环作用下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3 水岩作用嵌岩桩承载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1.3.1 水对岩石的物理作用研究现状12-13
  • 1.3.2 水对岩石的化学作用研究现状13-15
  • 1.3.3 水对岩石的力学作用研究现状15-16
  • 1.3.4 嵌岩桩研究现状16-19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9-20
  • 第2章 水岩作用下岩石力学参数分析20-33
  • 2.1 岩石试件特征20
  • 2.2 水岩循环作用周期和作用次数20-21
  • 2.3 砂岩试件力学实验21-28
  • 2.3.1“饱和-风干”岩石吸水性实验21
  • 2.3.2 岩石吸水性实验结果分析21
  • 2.3.3 水岩循环作用次数对砂岩吸水性的影响21-23
  • 2.3.4 岩石抗拉试验与结果分析23-25
  • 2.3.5 岩石试件三轴试验25-27
  • 2.3.6 岩石试件三轴试验应力—应变特征27-28
  • 2.4 砂岩试件强度准则选择28-32
  • 2.4.1 通用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28-29
  • 2.4.2 Mohr-Coulomb强度准则29-31
  • 2.4.3 Rocker强度准则31-32
  • 2.5 小结32-33
  • 第3章 岩石本构关系33-40
  • 3.1 引言33
  • 3.2 损伤变量的确定33-34
  • 3.3 通过Mohr-Coulomb强度准则建立本构关系34-36
  • 3.4 本构模型验证36-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嵌岩桩荷载传递模型分析40-50
  • 4.1 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40
  • 4.2 嵌岩桩Q- S曲线分析40-42
  • 4.3 嵌岩桩侧摩阻力分布特征分析42-43
  • 4.4 影响嵌岩桩侧摩阻力分布因素43-45
  • 4.4.1 嵌岩深径比43-44
  • 4.4.2 岩石弹性模量44
  • 4.4.3 桩岩界面粗糙度44-45
  • 4.5 嵌岩桩荷载传递模型45-49
  • 4.5.1 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45-46
  • 4.5.2 荷载传递折线模型46-47
  • 4.5.3 荷载传递模型参数确立47-49
  • 4.6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ABAQUS有限元模型计算50-68
  • 5.1 ABAQUS软件介绍50
  • 5.2 岩石材料模型特性50-52
  • 5.2.1 ABAQUS中弹塑性模型介绍50-52
  • 5.3 有限元计算模型52-53
  • 5.3.1 建模条件和基本假定52
  • 5.3.2 建模过程设置52-53
  •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3-66
  • 5.4.1 水岩循环作用下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54-55
  • 5.4.2 水循环与嵌岩桩的承载力能力关系55-56
  • 5.4.3 水循环作用下嵌岩桩的轴力特征56-57
  • 5.4.4 水岩循环作用下嵌岩桩的侧摩阻力分布特征57-61
  • 5.4.5 水循环作用下不同嵌岩深度嵌岩桩承载特征61-62
  • 5.4.6 水岩作用下不同深度嵌岩桩的侧摩阻力特征62-63
  • 5.4.7 水岩作用下不同桩径嵌岩桩的侧摩阻力特征63
  • 5.4.8 水岩作用下嵌岩桩嵌岩比对桩端阻力的影响63-65
  • 5.4.9 水岩作用下沉渣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65-66
  • 5.5 本章小结66-6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6.1 结论68-69
  • 6.2 展望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4
  • 攻读重庆交通大学水利工程硕士期间的学习情况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波,张倬元,黄润秋;嵌岩桩优化设计研究的新思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1期

2 路世豹,张建新,左仁剑;现行嵌岩桩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煤炭工程;2003年10期

3 李金和,李华,王慧基;浅谈沙漠嵌岩桩施工中的易发事故与处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2期

4 林淼童;;关于嵌岩桩的几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1期

5 王雁然;庄韦;;嵌岩桩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5期

6 高裕东;;大直径嵌岩桩的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1期

7 赵香为;;浅谈嵌岩桩在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23期

8 田敬淼;剧永立;;嵌岩桩设计方法探讨[J];水泥技术;2009年05期

9 吴春萍;葛立效;;倾斜基岩上的嵌岩桩身稳定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9年06期

10 李洲;;嵌岩桩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远;郑颖人;;影响嵌岩桩嵌岩段特性的特征参数分析[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2 宋桂峰;张朝菊;杨高中;;关于嵌岩桩设计的讨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忠苗;宋仁乾;张功奖;孙翔;;影响嵌岩桩主要因素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董倩;王成;;软土地基中超长嵌岩桩的稳定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杜引光;;特殊条件下的嵌岩桩设计[A];2005年公路交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李伟仪;厉萍;;嵌岩桩设计和施工控制要点探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7 王定武;焦绪学;胡玉岗;;钢管桩斜向嵌岩桩的施工技术[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8 张丽;黄家愉;;嵌岩桩承载力探讨[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与分析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程康;张开广;;大桥嵌岩桩基岩水下控制爆破技术探讨[A];湖北省爆破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赵明华;曹文贵;陈昌富;刘齐建;杨明辉;;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卫平;江苏局三队海上特大口径嵌岩桩工程竣工[N];中煤地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军;砂卵石土覆盖层大直径嵌岩桩及桩筏基础荷载传递机理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革立;岩溶地基嵌岩桩桩基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雷勇;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及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彭柏兴;红层软岩工程特性及其大直径嵌岩桩若干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晖;曲靖地区泥岩嵌岩桩承载力若干问题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王田龙;较破碎岩石地基钻孔灌注嵌岩桩承载性状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D];贵州大学;2016年

3 赵建梅;后注浆嵌岩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4 夏润炎;嵌岩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廖冬;基于水岩相互作用下嵌岩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6 柯学;大直径灌注型嵌岩桩水平受荷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7 高金龙;嵌岩桩的承载性能与沉降分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8 李琨;水平受荷嵌岩桩的静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亮;港口工程嵌岩桩使用性能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钱华伟;大直径嵌岩桩承载能力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0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30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a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