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台造波模拟实验的地震涌浪频谱与共振现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振动台造波模拟实验的地震涌浪频谱与共振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涌浪 频谱分析 振动台模拟实验 小型库湖 共振
【摘要】:有关地震涌浪频率、以及共振引发的涌浪效应是甚少有人研究的问题.按地震作用时间,将地震涌浪划分为强制波动段与自由波动段.基于大型振动台造波模拟实验,利用小波分析与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提出强制波动段地震涌浪频谱成分包含地震波频谱与水体固有频率频谱,自由波动段频谱仅为水体固有频率;基于输入为白噪声的振动台实验,提出水体前四阶固有频率中,只要有一个在地震波的主要频段内时,地震涌浪就会由于共振效应而放大;设计了共振条件下的振动台实验,建立了地震涌浪最大高度的计算公式,并用实震资料进行了检验.论文研究丰富了对小型库湖地震涌浪的认识.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道路与铁道工程抗震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项目(2016YFC0802206)联合资助
【分类号】:TV139.2
【正文快照】: 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0312.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3.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道路与铁道工程抗震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2.MOE Key Laboratory o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志;袁晓铭;孙锐;;大型振动离心机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1年02期
2 董莹;;全国最大地震模拟振动台收效良好[J];世界地震工程;1990年02期
3 徐洋;华宏星;韩俊伟;;结构主动控制中液压振动台的控制器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12期
4 徐梓斌;方应国;李胜;阮健;;电液振动台研究综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黄浩华;;地震模拟振动台发展情况介绍[J];世界地震工程;1985年01期
6 丁媛媛;;多阀同步振动台解耦控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2期
7 董龙雷,闫桂荣,余建军,杜彦亭,牛宝良,李荣林;离心机振动台复合环境实验系统的隔振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2年01期
8 陈若珠;张波;;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参量控制技术的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3年02期
9 卢振恒;;“守护地球”计划[J];防灾博览;2009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考;陶俊勇;陈循;;单锤激励下气动式振动台的响应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考;陶俊勇;陈循;;单锤激励下气动式振动台的响应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旗;;地震模拟三台阵振动台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控温抗裂施工技术[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4 孙俊磊;高英杰;管晴晴;;高频电液振动台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沈润杰;何闻;陈子辰;;离心力场下振动台运动部件动态特性分析[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6 王军;王yN玮;王彩霞;;DV-300-3振动台的自动化改造[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珏;牛宝良;胡绍全;宋琼;严侠;;离心场中二维地震模拟振动台建模与仿真[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董书伟;吴邦达;应怀樵;王亚涛;谭静;;某振动台基础地基阻尼比测试与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林劲;温仲元;Jeffrey Dosch;;磁悬浮—空气轴承振动台——用于高精度,宽频振动加速度计标定[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 黄艾娇 记者 王春;同济大学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开建[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燕冰 通讯员 耿铭;苏州造振动台全球“劲儿”最大[N];苏州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司建楠;苏试试验 谱写我国振动台事业发展历史[N];中国工业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秋华 黄翊华;让欧美同行惊呼狼来了[N];苏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巍;冗余多轴振动台耦合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伟荣;高频单轴电液振动台振动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佘天莉;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杰;并联三自由度振动台优化设计与动态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郭园园;基于虚拟样机的造型振动台振动过程仿真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3 廖世佳;气动式振动台性能仿真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邹荣;单向水平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设计与施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高良;两轴离心机振动台激振系统设计及伺服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孙明;科研教育用振动台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许哲;多轴振动台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马军辉;吊篮刚度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建政;六维并联冗余振动台控制规划与实验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高世卿;紧凑型六自由度振动台结构分析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6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6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