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渗流-应力耦合下深埋引水隧洞变形稳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3 19:17

  本文关键词:渗流-应力耦合下深埋引水隧洞变形稳定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引水隧洞 开挖 渗流-应力耦合 孔隙水压力 位移


【摘要】:隧洞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渗流作用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依托日照市沭水东调引水隧洞工程,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有无渗流作用下隧洞的开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孔隙水压力分布及围岩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开挖使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孔隙水压力降低,并导致围岩内孔隙水压力呈环形带状分布;渗流-应力耦合下围岩位移空间分布规律与未考虑孔隙水压力时相似,耦合作用对拱顶的竖向位移影响最大.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日照市供水工程管理处;
【基金】: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sklhse-2014-C-02)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基金资助项目(2012C21105)
【分类号】:TV554
【正文快照】: 水在岩体中流动会改变岩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同时,岩体应力状态的变化又会影响岩体中水的流动特性,两者相互作用产生渗流-应力耦合现象[1-2].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主要体现在隧道开挖后应力重分布所引起的原始应力场及渗流场的改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隧道岩体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军;热—水—应力耦合弹塑性二维有限元程序的研制[J];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张玉军;;不同场热—水—应力耦合过程二维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3 贺玉龙;杨立中;;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分类[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4 赵士文;卢廷浩;刘仲秋;;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的基坑变形与稳定分析[J];江苏建筑;2010年06期

5 张玉军;;模拟冻-融过程的热-水-应力耦合模型及数值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李燕,杨林德;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研究综述[J];红水河;2005年02期

7 杨林德;李燕;李鹏;;各向异性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8 何翔;冯夏庭;张东晓;;岩体渗流 应力耦合有限元计算的精细积分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9 张玉军;;尤卡山坑道规模试验热-气-应力耦合过程的离散元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10 左建平;周宏伟;谢和平;鞠杨;;温度和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破坏的细观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学;杨林德;李鹏;;渗流-应力耦合问题的多参数优化反演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杨天鸿;李连崇;朱万成;唐春安;李夕兵;刘继山;;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岩石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初探[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媛;;裂隙发育方向对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的影响[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于冰;陈兴华;;岩体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王俊光;梁冰;李平;;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的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先珊;林耀生;孔建;;考虑卸荷作用的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粤琳;沈振中;吴越健;;岩体裂缝扩展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顾元宪;赵红兵;陈飚松;亢战;;结构的热-应力耦合优化设计[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纪佑军;刘建军;薛强;;基坑开挖中渗流-应力耦合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先珊;;基于DDA的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天鸿;岩石破裂过程渗透性质及其与应力耦合作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1年

2 于洪丹;Boom Clay渗流—应力耦合长期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朋;化学-温度-应力耦合作用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影响[D];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兴宏;裂隙茅口灰岩渗流—应力耦合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鹏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热—应力耦合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鹏;软岩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参数反演的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5 郭玉龙;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孙f,

本文编号:1182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82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