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蓝水绿水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蓝水绿水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农业灌溉 蓝水绿水 渭河流域
【摘要】: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980~2009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蓝绿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蓝水流、绿水流和绿水储量分别下降了23.56 mm/a、39.41 mm/a和17.98 mm/a,中北部的蓝水流和绿水储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流域上游地区的绿水流呈现下降趋势。2归因分析表明,蓝水流、绿水流和绿水储量在气候变化驱动下分别下降了13.17 mm/a、44.99 mm/a和22.79 mm/a;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则导致蓝水流和绿水流分别减少0.42 mm/a和0.37 mm/a,绿水储量增加了0.79 mm/a;而农业灌溉使蓝水流减少了9.97 mm/a,绿水流和绿水储量分别增加了5.95 mm/a和4.02 mm/a。3气候变化导致研究区东南部绿水系数呈现增加趋势,而泾河流域绿水系数呈现减小趋势。同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使得东南部的一些子流域绿水系数呈减小的趋势,而在加入农业灌溉情景后,平原地区灌区绿水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 河北工程大学博士专项基金(20120157)资助~~
【分类号】:P333
【正文快照】: 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气候变化是影响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几十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干旱等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由此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日益突出[1]。气候变化通过改变降水模式,进而改变地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中,王文远;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2 张称意;罗勇;刘洪滨;王长科;张海东;巢清尘;王邦中;;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4期
3 李明;迟秀丽;;减缓气候变化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4 赵宗慈;;全球气候变化预估最新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5 苗秋菊;沈永平;;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气候行动议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6 林而达;;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J];中国减灾;2006年02期
7 齐晔;马丽;;走向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简本)[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7期
9 符淙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J];科技导报;2007年14期
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节选三)[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春;白冰;魏宁;方志明;;应对气候变化的岩土工程:挑战、机遇与应对[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张立峰;;杭州气候变化与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措施浅述[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百战;许良银;朱萍;贾红;;气候变化对秋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程鹏;;关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途径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5 陶生才;马姗姗;杨荣国;杨红龙;刘珂;肖晶晶;;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丁海芳;潘正林;;试论气候变化引发的标准化工作新课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孙磊石;申延美;;关于齐齐哈尔市气候变化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郭媛;王艳君;;气候变化与淮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9 刘骊光;;探索城市气候变化治理模式:以美国迈阿密戴德县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姜姝;;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博弈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俊杰;中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吕守奇邋丁灵红 桑剑;四川:面向党政领导宣讲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尤志宇;宁夏: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新途径[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黄卫华;应对气候变化财税扶持政策正在落实中[N];中国税务报;2007年
5 高建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吕蓁;我国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我代表阐述应对气候变化主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晨光;联合国发布最新气候变化报告[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何鹏;科技风投将引入气候变化领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胡芳;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的原则[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峰;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宁;理念、利益与制度:美国气候变化政治动力研究(1992年-2009年3月)[D];外交学院;2009年
3 王静;从巴厘岛路线图看美国的气候变化外交决策[D];外交学院;2009年
4 党修伍;淮北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李建伟;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气候变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6 柯妍;人口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吕红桥;三种模式气候变化及安全影响解析[D];外交学院;2010年
8 李英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许光达;气候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及其合作应对[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燕方;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之适应性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18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