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特征
本文关键词:南海—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 大浪频率 主导月份
【摘要】:为了深入分析南海—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利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统计了南海—北印度洋海域1979-2014年每月的大浪频率,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计算了大浪频率在不同月份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大浪频率变化趋势的主导月份。计算结果表明:阿拉伯海的年大浪频率为10%~40%,明显高于孟加拉湾和南海;南海—北印度洋一半以上区域的大浪频率显著递增,趋势为0.03%~0.33%/a;一些零星海域的大浪频率显著递减,其余海域无显著变化;每年大浪频率发生变化的主导月份,南海为1,3,9月,孟加拉湾为7,9,10月,阿拉伯海为6,7,9月。
【作者单位】: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CB956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90642)
【分类号】:P731.22
【正文快照】: 恶劣海况往往具有惊人的破坏力,甚至造成严重灾害。航海、波浪能的开发与利用、海洋工程设计等都非常关注大浪频率[1]。同时,大浪的长期变化趋势更是密切关系到波浪能的开发利用与防灾减灾的中长期计划[2-3]。文献[4]对中国近海的大浪频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展开研究,发现南海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崇伟;李崇银;;中国南海岛礁建设:重点岛礁的风候、波候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9期
2 郑崇伟;李崇银;;中国南海岛礁建设:风力发电、海浪发电[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9期
3 郑崇伟;;海浪综合应用与集约化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09期
4 郑崇伟;潘静;黄刚;;利用WW3模式实现中国海击水概率数值预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郑崇伟;游小宝;潘静;陈晓斌;;钓鱼岛、黄岩岛海域风能及波浪能开发环境分析[J];海洋预报;2014年01期
6 郑崇伟;林刚;邵龙潭;;孟加拉湾一次热带气旋过程的海浪场模拟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3年04期
7 郑崇伟;林刚;邵龙潭;;1988—2010年中国海大浪频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8 郑崇伟;李训强;潘静;;1957~2002年南海—北印度洋海浪场波候特征分析[J];台湾海峡;2012年03期
9 郑友华;郑崇伟;李训强;刘志宏;;近45年北印度洋海表风、浪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12年08期
10 闻斌;赵艳玲;陈振杰;王骥鹏;;应用波浪数值模式对北印度洋海浪场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J];海洋通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鸿;李训强;朱首贤;唐建;聂屿;;近岸波浪数值计算中两种动边界处理的比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年09期
2 李荣波;陈晓斌;陈璇;李柄更;;南海海表风速、波高的变化趋势[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年08期
3 芮震峰;宫鹏涛;徐轩彬;陈璇;;南太平洋的海表风场气候特征分析[J];科技资讯;2016年07期
4 高占胜;陈璇;刘文鹏;;一次冷空气恶劣海况的模拟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5 郑崇伟;李崇银;;全球海域波浪能资源评估的研究进展[J];海洋预报;2016年03期
6 郑崇伟;陈璇;李崇银;;台湾岛周边海域的波候观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7 郑崇伟;李崇银;李训强;;印度洋的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时空特征[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8 陈璇;郑崇伟;李训强;孙威;;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之海洋环境特征:海流特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年04期
9 高占胜;郑崇伟;李训强;刘文鹏;;南海-北印度洋波高的长期变化:Ⅱ.趋势的区域性、季节性差异[J];海洋预报;2016年02期
10 郑崇伟;夏淋淋;罗霞;黎鑫;;南海—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特征[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崇伟;;利用WW3模式实现中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数值预报——以2次冷空气过程为例[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2 郑崇伟;周林;宋帅;潘静;;1307号台风“苏力”台风浪数值模拟[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郑崇伟;刘铁军;钱粤海;;中国海海表风场、海浪场与ElNino的相关性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郑崇伟;潘静;黄刚;;利用WW3模式实现中国海击水概率数值预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ZHENG Chongwei;ZHOU Lin;HUANG Chaofan;SHI Yinglong;LI Jiaxun;LI Jing;;The long-term trend of the sea surface wind speed and the wave height (wind wave, swell, mixed wave) in global ocean during the last 44 a[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3年10期
6 郑崇伟;庄卉;贾本凯;郭随平;;基于WW3模式的一次台风浪过程中掠海飞行器的击水概率分析[J];海洋学研究;2013年03期
7 郑崇伟;潘静;;台风浪对掠海飞行器击水概率的影响[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8 郑崇伟;林刚;邵龙潭;;1988—2010年中国海大浪频率及其长期变化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郑崇伟;苏勤;刘铁军;;1988—2010年中国海域波浪能资源模拟及优势区域划分[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3期
10 袁俊鹏;曹杰;;印度洋偶极子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郑崇伟;李庆红;;1988-2009年北印度洋海域风候统计分析[J];海洋通报;2012年05期
2 刘铁军;郑崇伟;李训强;张文静;;近44年北印度洋海表风速变化趋势分析[J];海洋预报;2013年04期
3 郑友华;郑崇伟;李训强;刘志宏;;近45年北印度洋海表风、浪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12年08期
4 吴方华;李薇;刘海龙;张学洪;;一个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北印度洋经向环流及其热输送[J];大气科学;2008年01期
5 闻斌;赵艳玲;陈振杰;王骥鹏;;应用波浪数值模式对北印度洋海浪场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J];海洋通报;2010年05期
6 庄丽;北印度洋气候对冬夏季航线选择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04期
7 刘金芳,俞慕耕,张学宏,赵海青;北印度洋风浪场特点及最佳航线分析[J];热带海洋;1998年01期
8 胡瑞金,刘秦玉,孟祥凤;北印度洋的经向热输送与热收支的季节与年际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周林;梅勇;王慧娟;郑崇伟;;北印度洋—南海海面风速和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崔开付;孙即霖;薛锋;;北印度洋海平面风场的时空特征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栖筠;高超;;北印度洋航行船舶对西南季风的预报[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2 李栖筠;高超;;北印度洋航行船舶对西南季风的预报[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1997年
3 李志华;;横渡北印度洋气导个例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天气与航海安全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朱达 通讯员 余晶俊;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顺利穿越大浪区[N];解放军报;2009年
2 苏玉君邋林琳 郭战峰;是什么让缅甸遭遇重创[N];中国气象报;2008年
,本文编号:1219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21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