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泄洪消能技术在向家坝水电站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新型泄洪消能技术在向家坝水电站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泄洪消能 高低跌坎式消力池 双层多股三元淹没射流 向家坝水电站
【摘要】:介绍了向家坝水电站新型泄洪消能技术,该技术利用高低跌坎式消力池双层多孔口三元淹没射流消刹下泄高速水流的巨大能量,让高速主流脱离消力池底板。相对于常规底流消能,消力池临底流速和底板脉动压强大幅降低,提高了工程枢纽运行安全性;消能率显著提高,流态稳定,有利于下游航运和江岸安全;有效控制了泄洪雾化对环境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TV65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雷霓;俞洪明;代慧涛;;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概况及度汛检修技术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2年05期
2 李华;戴凌全;陈小燕;;泄洪消能新技术在向家坝工程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李华;戴会超;戴凌全;陈小燕;;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新型消能技术发展与应用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戴会超;许唯临;;高水头大流量泄洪建筑物的泄洪安全研究[J];水力发电;2009年01期
5 张永涛;;向家坝水电站泄洪建筑物设计[J];中国三峡建设;2008年05期
6 孙永娟,孙双科;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底流消能技术研究成果综述[J];水力发电;2005年08期
7 曾雄辉,程浩,李延农;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方案构思与初步研究[J];水力发电;2004年04期
8 冯树荣;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总体布置[J];水力发电;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江洋;冯树荣;李延农;戴晓兵;张金婉;张永涛;张傼萃;;新型泄洪消能技术在向家坝水电站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2016年07期
2 赵津霆;;溢洪道消能问题及水工模型试验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年04期
3 张宇;刘晓平;苏天宇;罗鹏飞;叶玉康;;低水头枢纽消力墩位置对消能效果的影响[J];水运工程;2016年05期
4 李树宁;张文静;张庆华;;跌坎消力池体型优化数值模拟[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年03期
5 王立杰;牛争鸣;张傼萃;安丰勇;李延农;;新型射流消能的流态演变与极限临底流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6年S1期
6 范晏岗;;泄洪隧洞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6年02期
7 毛栋平;张法星;钟晓凤;吕鸣聪;;黄登水电站燕尾型挑坎挑流消能适用性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6年03期
8 董天松;杨敏;张延乐;李会平;;高导墙动力响应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6年01期
9 张慧;杨敏;李会平;;跌坎对消力池水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10 丁旭;;赤道几内亚吉布洛上游调蓄水库泄洪建筑物流态三维模拟计算[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雨;张建民;;某水电站多股多层淹没射流水力特性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02期
2 邓军;许唯临;张建民;曲景学;杨永全;;一种新型消力池布置形式——多股水平淹没射流[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1期
3 ;A new type of plunge pool Multi-horizontal submerged jet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8年12期
4 黄秋君;冯树荣;李延农;吴建华;;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年06期
5 张永涛;;向家坝水电站泄洪建筑物设计[J];中国三峡建设;2008年05期
6 焦爱萍;刘沛清;刘宪亮;;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不同流量比两股射流水垫塘的消能特性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7 焦爱萍;刘沛清;刘宪亮;邢广彦;;多层水股射流入射水垫塘流场特性的优化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8年01期
8 谢祥明;石爱军;余青山;胡磊;;南沙水电站抗冲耐磨混凝土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7年08期
9 张四平;;水工抗冲磨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07年03期
10 焦爱萍;张春满;刘沛清;;多层水股射流在水垫塘内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侠;贺威;丁新潮;李跃涛;;麒麟寺水电站泄洪消能设计研究[J];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7年07期
2 许新民;;大坝泄洪消能与环境保护[J];能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3 陈艳;崔忠;石育铭;;某工程泄洪消能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13期
4 李华;戴凌全;陈小燕;;泄洪消能新技术在向家坝工程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林健勇;王毅鸣;李贺林;;天花板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J];水力发电;2011年06期
6 吴时强;;高坝泄洪消能防护和雾化安全技术与应用——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7 王铁生;;分流齿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消能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1984年04期
8 胡柳明;;“概率统计与可靠度理论在泄洪消能中的应用”获能源部科技进步成果奖[J];河海科技进展;1991年04期
9 阮莉;南腊河水电站泄洪消能布置的试验研究[J];云南水力发电;1996年04期
10 赫兰波;;试析我国高坝泄洪消能研究的新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新民;;大坝泄洪消能与环境保护[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刘之平;李桂芬;;水力发电工程中的泄洪消能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杨永全;;泄洪消能与环境保护[A];第二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杜俊慧;胡进华;向友国;刘玉;;乌江银盘水电站泄洪消能设计与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许唯临;;高坝水库泄洪消能研究——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6 曾玉红;李海涛;槐文信;李进;;龙桥水电站泄洪消能建筑物模型试验研究[A];热烈庆祝龙桥水电站提前发电论文集[C];2007年
7 游湘;曾勇;;锦屏一级水电站泄洪消能布置设计[A];第二届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及抗冲磨新材料开发新技术应用论文集[C];2010年
8 王立杰;李延农;张雄;吴沛涛;梁晖;;中低水头拱坝泄洪消能技术探讨[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9 肖富仁;;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泄洪消能设计思路探讨[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10 石教豪;王罗斌;李莉;;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试验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衣德民;白山厂红石站大坝泄洪消能改造工程开工[N];东北电力报;2007年
2 记者 杨君;我国高坝泄洪消能技术国际领先[N];人民长江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刁明军;高坝大流量泄洪消能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美丽;水牛家水电站泄洪消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齐元田;高拱坝的泄洪消能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吕欣欣;低水头大流量厂坝联合泄洪消能流场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4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24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