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耐久性的海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保护层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耐久性的海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保护层优化设计 出处:《混凝土》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海洋环境 保护层厚度 神经网络
【摘要】:结合大量海工混凝土结构中保护层厚度数据,对保护层厚度与结构种类、结构类型、腐蚀环境及结构部位之间的规律进行较系统统计及研究,并建立海工结构保护层厚度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不仅有服务于既有结构的现实意义,又有指导待建结构进行耐久性设计的理论意义。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基金】:国家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面上研究项目(2013-M3-9) 徐州市科技项目(XZZD1313)
【分类号】:TV33
【正文快照】: 0引言1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保护层厚度优化模型混凝土结构是当今使用最普遍的建筑结构[1],其耐久1.1人工神经网络概述性失效已成为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沿海或目前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有:前馈神经网络、自组织神经网络、反馈神经网络、随机神经网络、视觉神经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峰,吕志涛;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特点[J];工业建筑;2000年11期
2 刘恒;王秀英;张鹏;;从管理上提高隧道耐久性的综合技术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年27期
3 吕志刚;;浅析地铁结构耐久性设计[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年11期
4 蔡长泗;;对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的探讨[J];水运工程;2008年01期
5 马超明;;海水环境下某工程的结构耐久性设计及思考[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6 蔡长泗;;对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的探讨[J];水运工程;2011年01期
7 董海明;;沿海混凝土桥梁的防腐耐久性设计[J];公路;2012年07期
8 屈文俊,车惠民;混凝土桥梁的优化等耐久性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9 石建光;余志勇;林挺宁;李钢;;沿海混凝土桥梁工程的腐蚀环境评价以及耐久性设计要求[J];混凝土;2013年12期
10 杨运泽,田俊峰;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耐久寿命预测及耐久性设计[J];中国港湾建设;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永江;;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及其使用寿命[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2 王仁贵;;杭州湾跨海大桥结构耐久性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闻宝联;肖文凤;;桥梁·混凝土·耐久性——兼谈结构耐久性和系统性[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陈肇元;;土建工程的使用寿命与耐久性设计标准[A];工程科技论坛第70场房屋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大会报告文集[C];2008年
5 鲁航线;张开军;陈兵;夏文辉;;关于给排水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思考[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德峰;吕志涛;;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明华;张蓓;;对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永祥;冷发光;;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耐久性问题及其工艺原因[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燕;邸小坛;唐钷;;建筑结构耐久性评定及其原则[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松;翁丽花;;某沿海一级公路桥梁的耐久性设计[A];浙江公路(2013年第4期总第4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夏虹 李超;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实验室支撑青岛海湾大桥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闻宝联;既有桥梁耐久性现状调研与反思[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确定使用寿命标准将工程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N];科技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刘紫荣 马尚钦;21位专家发现影响桥梁寿命的“基因”[N];三峡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佳丽 安治永;建筑“增寿” 任重道远[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撰稿人 李洪光;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完成对首钢京唐钢铁项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技术课题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锡武;关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海;基于概率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定[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杰;环境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全寿命设计方法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曹蒙;盐渍土条件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耐久性寿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林静;建筑的耐久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志杰;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探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史春亮;混凝土表面耐久性增强剂稳定性和渗透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赵芳;基于可靠度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寿命预测参数分析[D];烟台大学;2013年
7 王春阳;基于劣化模式和结构部位的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武玉涛;侵蚀环境下FRP-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与耐久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海波;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耐久性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10 刘建;天津沿海地区桥梁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2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2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