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潮流界对径流、潮差变化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9 22:22
本文关键词:长江潮流界对径流、潮差变化的响应研究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河口径潮相互作用是感潮河段特有的水文现象,是引起河口水动力条件复杂的主要原因之一,潮流界是径潮作用河道的重要界面之一.以数学模型为研究工具,建立了潮流界和涨潮副流顶端与径流、潮差的关系式.研究认为,非极端水文条件下,潮流界在南京八卦洲下游20km至徐六泾站下游10km之间变化,变幅约256km,涨潮副流顶端变化范围远小于潮流界.随着径流量的减小,潮流界与涨潮副流顶端向上游移动速度加快,二者之间的距离随径流、潮差的增大而增大.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509161)
【分类号】:TV121
【正文快照】: 河口潮波上溯过程中,受径流的阻碍和河床的底摩擦等作用,潮波能量逐渐损耗,当涨潮流上溯到一定的距离,涨潮流速为零,该处称为潮流界,潮流界以上河段无涨潮流.潮流界对现实工农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关系河道两岸的防洪建设.研究潮流界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现场水文观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宋兰兰;长江潮流界位置探讨[J];水文;2002年05期
2 李蓓;马来西亚达道河二维潮流数学模型[J];水道港口;2003年01期
3 张洪;JOOP!带来卫浴时尚魅力[J];上海建材;2004年03期
4 夏云峰;闻云呈;梁婷;;长江下游典型代表性潮型选择研究初探[J];水道港口;2010年05期
5 杨云平;李义天;韩剑桥;;长江河口动量系数时空变化规律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单车回潮[J];新世纪周刊;2009年16期
7 杨明远;任杰;;珠江三角洲径潮动力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J];海洋工程;2008年04期
8 ;[J];;年期
,本文编号:1352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5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