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2012年洪水后黄河宁夏段河道的计算水面线
本文关键词:考虑2012年洪水后黄河宁夏段河道的计算水面线 出处:《泥沙研究》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安宁渡水文站1934-2010年系列资料,增加黄河宁夏段2012年实测洪水资料,综合河道地形地貌、河床组成、滩内植物等确定各河段的综合糙率,其中卫宁段为0.020~0.034,青石段为0.018~0.034,以此为基础兼顾跨河建筑物对洪水位的影响,结合相关泥沙预测结果,由下至上逐段推出不同频率洪水的设计水面线、2020年设计水面线、施工期水面线。研究结果表明:考虑2012年洪水的水面线更符合现状河道情况,成果更为合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series of data from 1934 to 2010, the flood data of Ningxia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on 2012 were increased, the river channel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river bed was formed. The comprehensive roughness of each reach is determined by the plants in the beach, of which the Weining section is 0.020 ~ 0.034, and the Qingshi section is 0.018 ~ 0.034. Based on this, the influence of the buildings across the river on the flood level is taken into account.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sediment prediction results, the design surface line of different frequency flood was deduced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and the design surface line was designed in 202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surface line considering the flood on 2012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river condition and the results are more reasonable.
【作者单位】: 宁夏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79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403300)
【分类号】:TV122
【正文快照】: 黄河宁夏段全长397km,属黄河上游下段[1]。宁夏段设有下河沿、青铜峡、石嘴山3座水文站,其中下河沿水文站上游192.5km设有安宁渡水文站。2012年汛期,受黄河上游持续降雨及水库下泄等影响,黄河宁夏段发生了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洪水过程,最大洪峰流量3 520m3/s,洪水持续71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思远;杜正礼;毕顺华;岳志春;;黄河宁夏河段河道水沙变化特性及冲淤量预测[J];人民黄河;2014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丽艳;崔振华;罗秋实;;黄河宁蒙河道水沙变化及冲淤特性[J];人民黄河;2012年01期
2 范小黎;王随继;冉立山;;黄河宁夏河段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吉国,黄平;交错格点法在网河水面线计算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刘宝琨,张宝权;河渠水面线计算方法的简化[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1期
3 郭世兴;;水面线计算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J];陕西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1期
4 王世明;王凤;张杰;;受工程影响的洪水水面线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07期
5 胡宇;李援农;;渥奇段水面线计算[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祁雷;;应用差分算法进行陡槽水面线的计算[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年01期
7 刘曾美;吴俊校;陈明;肖素芬;;河渠底坡陡缓对水面线计算的影响分析[J];人民珠江;2010年02期
8 王瑞玲;胡淑云;;“数模”、“物模”与常规水面线推算方法比较[J];河北水利;2010年07期
9 刘曾美;吴俊校;陈明;;河渠水面线推求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翠翠;伊亮;;浅谈沉沙条渠水面线的推求[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健;吕梁;;洪水期河道水面线和决堤泄量计算[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王凯;柴洁;冯金鹏;殷丹;;支流多角度入汇的水面线动量方程法研究[A];水与水技术(第4辑)[C];2014年
3 方良田;;弄另水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分布形态及建库后水面线计算[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洪;丁坝水力学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林劲松;水电站水力学问题仿真计算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6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7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