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典型危岩形成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岩土工程 危岩 形成机制 治理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危岩是三峡库区分布广、危害大的常见地质灾害类型。研究了典型危岩的基本特征、破坏方式及形成机制,指出其破坏方式有坠落式、滑塌式、倾倒式3种类型,且危岩体破坏模式中有链式反应的影响。砂岩及泥(页)岩的强度和抗风化性能差异大,泥(页)岩因强度低、易软化、易风化而成为软弱基座,且破碎松脱之后形成凹岩腔,上部砂岩即成为危岩。研究表明:在正确分析危岩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在此类地区采取"人工清方+点锚+挂网喷浆+主动防护网"技术对危岩进行工程治理,效果明显。
[Abstract]:Dangerous rock is a common type of geological hazar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failure mod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ypical dangerous rock are studied,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fall type and collapse type.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toppling type, and there is chain reaction in the failure mode of dangerous rock mass. The strength and weathering resistance of sandstone and mudstone are different greatly, and the mudstone is easy to soften because of its low strength. It is easy to be weathered and become a weak base, and the cavities are formed after breaking and loosening, and the upper sandstone becomes dangerous rock.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ased on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angerous rock. In this kind of area, the technology of "artificial clear square point anchor and shotcreting active protective net" is adopted to control the dangerous rock,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基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渝国土房管[2012]355号文批准)
【分类号】:TV221.2;TV697.3
【正文快照】: 0引言危岩是多组岩体结构面组合而构成,在重力、地震、水体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的结构体[1-2]。危岩体一般存在于高陡边坡及陡崖上,其失稳、运动而形成崩塌坠落,对周边建筑物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凯,唐红梅;长江三峡水库区危岩分类及宏观判据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4期
2 吴文雪,刘耕;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许家美;;三峡库区小溪隧道口危岩稳定性评价与防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4 朱祖友;;格八电站危岩稳定性分析及治理[J];岩土工程界;2007年09期
5 董好刚;彭轩明;;用范数灰色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J];人民长江;2009年07期
6 王敬勇;石豫川;王伍洲;程英建;李超;;雅鲁藏布江街需水电站巨型危岩体基本特征及防治措施[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7 陈洪凯,唐红梅,王蓉;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苟海军;袁继国;何伟;范永贵;代世伟;;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年08期
9 胡亚东;;坪头水电站库区危岩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陕西水利;2010年03期
10 陈洪凯,欧阳仲春,廖世荣;三峡库区危岩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丁访强;杨根兰;贺太红;吕庆;;四川省南江县石坝子危岩带破坏模式及成因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洪凯;唐红梅;;三峡库区危岩发育规律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陈少平;冯吉东;;三峡库区聚集坊危岩体特征及治理方法[A];西部水利水电开发与岩溶水文地质论文选集[C];2004年
4 陈洪凯;唐红梅;叶四桥;易朋莹;胡明;;三峡库区危岩发育链式机理及失稳运动路径研究[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波;;典型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叶四桥;唐红梅;祝辉;;危岩落石威胁区域预测[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朱永清;王钦权;;索风营水电站 Dr2号危岩体破坏模式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保军;焦发解;;大型水电工程在施工中的危岩体处理与监测[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郭新涛;;鸡冠山危岩一期爆破处理效果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曾强红;尽快清除危岩以防汛期水灾[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卫华;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恒;杨房沟水电站坝址区危岩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彩婷;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陈友生;鲁甸“8.3”地震红石岩堰塞湖治理工程危岩体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叶四桥;危岩损伤—断裂联合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5 卢黎;重庆洪崖洞危岩边坡破坏和加固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张伟锋;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韩春雨;沙坪二级电站Ⅲ号危岩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超;西藏街需水电站侵入岩高边坡危岩体危险度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杨照国;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头道河危岩体成因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姜克春;缓倾角层状岩体边坡破坏规律的力学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6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