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TP的光纤传输系统在广州蓄能水电厂的设计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 多业务传输平台 电力通信 光纤接口 通信容量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电力运行环境日趋复杂,通信业务量与日俱增。广州蓄能水电厂通信网络目前是基于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以及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体系)的光纤传输网,其组成结构多样分散,无法建立简明有效的通信光纤传输网,由于电力通信快速发展,通信网上业务类别与业务数量持续扩展,急需构建高度标准化,稳定可靠,大容量的光传输网络。本文编制了基于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的电力光传输网设计方案,并完成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PCM(Pulse Code Modulation,中文称脉冲编码调制)等多业务接入、处理和传输,并按照MSTP技术就广蓄电厂通信网现有情况设计传输网网络结构、多业务接入方案、网络保护方案和统一的网络管理。本文系统分析了广州蓄能水电厂的生产业务及生活业务需求,把通信网分成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网络管理四个层面。电厂通信设备承载了电力继电保护通道,安全稳定装置通道、数据网通道等。大部分设备不具备网管三遥功能,告警信息无法实时反馈,给维护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通过研究MSTP关键技术在相应层面中的应用,按照电厂实况,根据网络架构分层的规则把电厂光纤传输网分成核心层与接入层,把网络架构、网络保护和复归理等进行分析,制定建设方案;根据当前电厂业务需求情况,由于目前电厂接入系统是脉冲编码调制设备,主要有远动业务、电能计量业务、调度电话业务等业务,另外还有各站点的电话业务。PCM设备没有监控功能。电厂也有众多以太网业务,他们分别是办公网、语音广播、门禁系统、环境监视系统、水工观测等,分布于电厂每个角落,导致光电转换器泛滥,占用大量光纤资源,效率十分低下,不能有效集中管理。本系统采用网络带宽共享的概念对网元设备进行带宽预测配置设计,并按照业务量分析带宽推算配置是否合理,配置满足要求的光纤传输设备,组成光纤传输网络,通过对光缆选型以及光纤性能参数和电厂实况制定光纤传输网的光缆实施方案。通过建立本系统,可以提高电厂通信安全系数,大大扩大了电厂的传输容量,每个站点的同步传输容量为STM-4(622080kbit/s),可实现交叉能力达2016×2016,有利于电厂生产实时控制业务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网元设备之间采用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保护方式,有效减少厂内传输危险点,提高业务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业务中断风险。建立电厂最广泛的通信网络,彻底消除传输覆盖盲点。建立完整的、可监控、智能化的传输网系统,网元设备之间是由ECC(Embedded Control Channel,嵌入式控制通道)协议或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通信协议进行网管数据传递,通过网管实现E1业务、PCM业务和以太网业务实时告警监控。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 multi - service access scheme , network protection scheme and unified network management in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Guangzhou Pumped - storage Power Plant .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wer plant , the network element equipment is divided into the core layer and the access layer according to the rules layered by the network structure , the network structure , the network protec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and the like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is established .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V743;TN92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连生;;光纤传输系统在雷达中的应用[J];现代雷达;1991年03期
2 李菊艳;;光纤传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3期
3 郑纪锋;;光纤传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4期
4 朴慧京;;声频信号的光纤传输系统[J];家电检修技术;2013年10期
5 管喜康;光纤传输系统的构成和部件[J];高压电器;1988年04期
6 林福昌,姚宗干,杨永华;宽频带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J];高电压技术;1994年04期
7 张树军,肖扬,裘正定;一种综合光纤传输系统的解决方案与应用[J];铁道学报;2001年01期
8 管喜康;光纤传输系统的信号调制[J];高压电器;1985年06期
9 乔炜;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光纤传输系统方案比较[J];地铁与轻轨;2002年03期
10 信振华,刘志堂,孟克;单路视频双向数据光纤传输系统设计[J];应用科技;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以国;高成;李炎新;周璧华;;一种宽带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于娟;叶家骏;;微波副载波光纤传输系统及其应用[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云鹏;田书林;;一种链型超高速视频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一)[C];2009年
4 徐蓉艳;缪德俊;;“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研究与开发[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铸;杨名;丁勇;;16×10Gb/s SDH WDM系统及400km G.652光纤传输实验[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唐义兵;徐国萍;董天临;;微波信号光纤传输的实验研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7 梁佳沂;;80Gbits/s WDM高速光纤传输系统(英文)[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e,
本文编号:1467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6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