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深覆盖层上土石坝心墙与防渗墙连接型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30 13:53

  本文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封闭式防渗墙 连接型式 非线性有限元法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深厚覆盖层上建造的土石坝常采用封闭式防渗系统。当心墙坝防渗系统坝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心墙混凝土基座、防渗墙与相邻土体之间将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引起基座混凝土断裂和坝壳及覆盖层土体剪切破坏。针对心墙坝坝体心墙与坝基防渗墙合理的连接型式问题,结合某水库工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心墙基座与防渗墙不同连接型式下坝体与坝基的变形和应力。通过坝体和坝基的变形协调分析以及心墙基座和防渗墙的应力分析,推荐了合理的连接型式,即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宜采用心墙基座与防渗墙间预留空隙的连接型式,其空隙大小与坝基覆盖层厚度及其力学特性以及防渗墙弹性模量有关,需经计算分析确定。
[Abstract]:Closed seepage control system is often used in earth-rock dams built on deep overburden. Asphalt concrete core wall is used in dam body of seepage prevention system of caution wall and concrete base of core wall is used when closed impervious wall is adopted in dam foundation. There will be uneven settlement between the impermeable wall and adjacent soil, which will easily lead to the breakage of foundation concrete and shear failure of dam shell and overburden soil, aiming at the reasonable connection type between the core wall of the core dam and the impervious wall of the dam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a reservoir project,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of the dam body and the dam foundation under different connection types of the core wall base and the impervious wall are analyzed.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core wall base and the impervious wall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coordinated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dam body and the dam foundation as well as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core wall base and the impervious wall. The reasonable connection type is recommended, that is, when the closed impervious wall is adopted in the bituminous concrete core dam foundation on the deep overburden, the connection type between the core wall base and the impervious wall should be reserved for the gap between the core wall base and the impervious wall. The size of the voids is related to the thick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overburden of the dam foundation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impervious wall, which needs to be determined by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06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2410)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2014B11914) 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1545)
【分类号】:TV223.4;TV641
【正文快照】: 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土石坝,防渗系统通常由心墙与混凝土防渗墙组成。由于混凝土防渗墙的弹性模量与覆盖层相差较大且覆盖层深度大,因此在坝体自重作用下,覆盖层与防渗墙之间的变位不协调,两者之间产生较大的沉降差,易引起防渗墙裂缝及覆盖层土体破坏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封闭式防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介玉新;周厚德;;防渗墙的弯矩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2 王辉雄;;振动沉模超薄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年Z1期

3 王辉雄;;振动沉模超薄防渗墙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J];小水电;2010年01期

4 姜永兴;瞿忠烈;;蓄水过程对防渗墙应力应变的影响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张波;;防渗墙墙体材料研究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6 仇延林;王宁;;坝体防渗墙设计之浅见[J];内蒙古水利;2012年03期

7 郑海圣;周嵩;刘武;车富强;张璇;;防渗墙深度对闸坝深厚透水层渗流特性的影响[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9期

8 赵坚,盛金昌,刘庆;关于堤防搅拌桩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00年04期

9 王立权,宁少予,罗莹;振动切槽防渗墙技术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0年02期

10 周伟程;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及实际应用[J];中国水利;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永梅;姚成林;;境主庙水库防渗墙检测[A];第八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熊进;刘百兴;李思慎;;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薄防渗墙技术检验标准简介[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3 任冶;卢家勇;;在卵石地层中建造连续防渗墙[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熊进;刘百兴;李思慎;;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薄防渗墙技术检验标准简介[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吴梦喜;胡小红;伍小玉;;坝基两道防渗墙水头分担情况有限元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王娟;王冬珍;刘汉中;;青草沙水库北围堤防渗墙结构对渗流场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韩伟;张聚生;刘勇;;漂卵石地层中薄防渗墙快速施工技术[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朱云江;谢蒙;李伟;;某水利枢纽防渗墙查漏及堵漏经验总结[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论文集[C];2009年

9 程瑶;张美霞;唐朝晖;;水泥土薄型防渗墙最优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向永忠;;冶勒水电站大坝基础防渗墙墙体材料研究[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许广智 石建成;水利防渗墙的施工及灌浆技术[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王彦荣;高聚物防渗墙可有效破解堤坝渗漏瓶颈[N];科技日报;2011年

3 马智博;西泉眼水库防渗墙建设启动[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志杰 通讯员 王金生;招标“招”来“金凤凰”[N];中国水利报;2001年

5 廖树材;科学把握加固与防渗[N];中国水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大宇;管涌发展与悬挂式防渗墙作用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张伟;渗流场及其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和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伟锋;高土石坝加固防渗墙刚塑性组合方式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6年

2 陈浩;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法的深基坑防渗墙实测位移反馈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3 刘娜;土石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防渗墙应力状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韩文涛;浑水渗流理论与坝基防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贺国平;黄河影响带地下水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本文编号:1476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76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